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1074发布日期:2020-04-14 19:2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



背景技术:

内开内倒窗窗型开启方便,用起来更是好用,尤其是内倒的功能,即能通风,又抗风,即节省室内空间,方便挂窗帘,又能很好的延长五金件的使用寿命。内开内倒窗是通过操作窗扇的执手手柄,带动五金件传动器的相应移动,使窗扇能向室内平开或向室内倾倒开启一定角度通风换气。

内开内倒窗一般由边框、中梃和窗扇构成,但是目前使用的窗挺和窗框,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导致窗扇等难以安装或者安装后的密封、隔热性能难以保证,节能效果差。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部依次设置有双层玻璃、内开窗挺和内开窗扇,所述内开窗挺和所述窗框互相连接构成窗户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开窗扇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所述内开窗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所述窗框上;

所述窗框包括上窗框和下窗框,所述内开窗挺包括上内开窗挺和下内开窗挺,所述内开窗扇包括上内开窗扇和下内开窗扇;

所述上窗框与所述下窗框之间、所述上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挺之间、所述上内开窗扇和所述下内开窗扇之间均通过一组隔热条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隔热条之间设置有间隔橡胶条;

所述上窗框、所述上内开窗挺和所述上内开窗扇均通过一框型压条连接所述内侧玻璃,所述内侧玻璃和所述框型压条之间均设置有与所述框型压条连接的第一隔热玻璃密封胶条;

所述下窗框、所述下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扇均通过一组第二隔热玻璃密封胶条与所述外侧玻璃相接触。

基于上述,所述下窗框、所述下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扇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

基于上述,所述隔热条为i型。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在安装后具有防渗水、降噪、保温的特点,适合在严寒、炎热、雨水充沛、噪音大的地区使用,使用范围广泛,而且设计合理又美观大方、结构强度高,安装密封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中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中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窗框;2、隔热条;3、下窗框;4、框型压条;5、第一隔热玻璃密封胶条;6、第二隔热玻璃密封胶条;7、外侧玻璃;8、内侧玻璃;9、窗扇卡条;10、上内开窗扇;11、间隔橡胶条;12、合页;13、下内开窗扇;14、下内开窗挺;15、上内开窗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部依次设置有双层玻璃、内开窗挺和内开窗扇,所述内开窗挺和所述窗框互相连接构成窗户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开窗扇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内侧玻璃8和外侧玻璃7;所述内开窗扇通过合页12转动连接在所述窗框上。

双层玻璃与窗框嵌装,一致性更高,密封性更好,加强了窗户的保温性能,采用这种组合形式的结构设计,安装上更容易配合,精度更高。

所述窗框包括上窗框1和下窗框3,所述内开窗挺包括上内开窗挺15和下内开窗挺14,所述内开窗扇包括上内开窗扇10和下内开窗扇13;

所述上窗框1与所述下窗框3之间、所述上内开窗挺15和所述下内开窗挺14之间、所述上内开窗扇10和所述下内开窗扇13之间均通过一组隔热条2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隔热条2之间设置有间隔橡胶条11,隔热条的作用是在双层玻璃的末端弥补隔热性能,双层玻璃本身具备一定的隔热能力,但是延伸到窗框后,隔热性能不连续,因此,增加隔热条2,避免外部热量从两侧进入内部,起到窗框的隔热效果。

所述上窗框1、所述上内开窗挺15和所述上内开窗扇10均通过一框型压条4连接所述内侧玻璃8,所述内侧玻璃8和所述框型压条4之间均设置有与所述框型压条4连接的第一隔热玻璃密封胶条5。

所述下窗框3、所述下内开窗挺14和所述下内开窗扇13均通过一组第二隔热玻璃密封胶条6与所述外侧玻璃8相接触。

采用机械密封的方式密封住双层玻璃和窗框,而非胶粘方式,其好处是避免长久使用后粘胶变形龟裂导致的漏气情况,且不易维护,而机械密封采用压力密封,即便有轻微变形,外部力量的加持能够抵消该变形,持续时间更久,而且,机械密封的结构也更容易拆装和更换,方便维修。

其中,所述下窗框3、所述下内开窗挺14和所述下内开窗扇13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目的是在开合窗扇的过程中,避免硬性碰撞导致损坏。优选地,所述隔热条为i型,两端较宽,能够与卡槽对接,便于安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部依次设置有双层玻璃、内开窗挺和内开窗扇,所述内开窗挺和所述窗框互相连接构成窗户的框架结构,所述内开窗扇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内侧玻璃和外侧玻璃;所述内开窗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所述窗框上;

所述窗框包括上窗框和下窗框,所述内开窗挺包括上内开窗挺和下内开窗挺,所述内开窗扇包括上内开窗扇和下内开窗扇;

所述上窗框与所述下窗框之间、所述上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挺之间、所述上内开窗扇和所述下内开窗扇之间均通过一组隔热条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隔热条之间设置有间隔橡胶条;

所述上窗框、所述上内开窗挺和所述上内开窗扇均通过一框型压条连接所述内侧玻璃,所述内侧玻璃和所述框型压条之间均设置有与所述框型压条连接的第一隔热玻璃密封胶条;

所述下窗框、所述下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扇均通过一组第二隔热玻璃密封胶条与所述外侧玻璃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窗框、所述下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扇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条为i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开式单扇窗户型材,包括窗框、双层玻璃、内开窗挺和内开窗扇,所述窗框包括上窗框和下窗框,所述内开窗挺包括上内开窗挺和下内开窗挺,所述内开窗扇包括上内开窗扇和下内开窗扇;所述窗框、所述窗挺、所述内开窗扇之间均通过一组隔热条相连接;所述上窗框、所述上内开窗挺和所述上内开窗扇均通过一框型压条连接所述内侧玻璃,所述内侧玻璃和所述框型压条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隔热玻璃密封胶条;所述下窗框、所述下内开窗挺和所述下内开窗扇均通过一组第二隔热玻璃密封胶条与所述外侧玻璃相接触。该型材具有防渗水、降噪、保温的特点,适合在严寒、炎热、雨水充沛、噪音大的地区使用,使用范围广泛、安装密封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程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阳天一窗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30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