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3195发布日期:2020-05-12 17:2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尘纱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纱窗多为单层织物辅以固定框架制成,通风透气的同时仅能起到防止蚊虫的功能,几乎没有防尘效果,在风沙较大的城市及部分山区,灰尘极易通过纱窗进入室内,危害人体健康,且不易打扫,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而紧闭门窗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但是也使得室内通风条件差,空气质量下降,也是不可接受的做法,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亟需一种既可通风换气、防止蚊虫进入,又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的防尘纱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可通风换气、防止蚊虫进入,又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的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并列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层叠框,层叠框内侧设有呈人字形错位排列等距对称布置的多对倾斜设置的燕尾槽,隔条主体为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设有与层叠框内侧燕尾槽相配的燕尾形结构,多组隔条通过其两端的燕尾形结构插接于层叠框内侧相对的燕尾槽内,上下相邻的隔条之间形成折流风道,左右相对的隔板之间形成灰尘沉降通道,层叠框前端面设有用于防止蚊虫进入的纱网,层叠框的内侧底部设有导尘板,该导尘板为长条形结构且导尘板上部弧面朝向纱网方向,层叠框外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阶梯形凸起,多层并列设置的层叠框通过与阶梯形凸起相配的卡扣卡接固定,层叠框底部通过u形连接板卡接固定实现多层并列设置层叠框的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层叠框的层数为2~4层。

优选的,所述卡扣上设有与相邻层叠框外侧阶梯形凸起间距一致的卡槽,卡槽宽度大于阶梯形凸起小径,卡槽宽度小于阶梯形凸起大径,用于实现卡槽与阶梯形凸起压紧配合。

优选的,所述纱网由窗纱和矩形框组成,窗纱通过胶粘或压条平展固定于矩形框上,纱网通过胶粘或铆接方式固定于层叠框前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内侧宽度与层叠框外侧宽度相配,连接板两侧立板上设有与层叠框底部安装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多层并列设置的层叠框连接以实现多层层叠框紧密贴合成为一整体。

优选的,所述导尘板横截面近似为斜边为曲线的三角形,该导尘板设置于层叠框内侧底部,导尘板上部弧面朝向纱网方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由于各隔条构成的通道并非直道,导致风阻较大,风速在各级隔条处逐渐降低,使夹杂在空气中的灰尘开始沉降,并通过各隔条间的间隙下落,最终落至位于层叠框内侧底部的导尘板上,导尘板的特殊弧面可使吹向其表面的空气改变方向,借助改变方向的空气可带走部分落在导尘板上的灰尘起到自清洁作用,防止灰尘堆积在该防尘纱窗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层叠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层叠框,2-隔条,3-卡扣,4-纱网,5-连接板,6-导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包括两层并列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层叠框1,层叠框1内侧设有呈人字形错位排列等距对称布置的多对倾斜设置的燕尾槽,隔条2主体为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设有与层叠框1内侧燕尾槽相配的燕尾形结构,多组隔条2通过其两端的燕尾形结构插接于层叠框1内侧相对的燕尾槽内,上下相邻的隔条2之间形成折流风道,左右相对的隔板2之间形成灰尘沉降通道,层叠框1前端面设有用于防止蚊虫进入的纱网4,层叠框1的内侧底部设有导尘板6,该导尘板6为长条形结构且导尘板6上部弧面朝向纱网4方向,层叠框1外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阶梯形凸起,多层并列设置的层叠框1通过与阶梯形凸起相配的卡扣3卡接固定,层叠框1底部通过u形连接板5卡接固定实现多层并列设置层叠框1的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整体近似为长方体形状;层叠框1为矩形框结构,层叠框1内侧设有呈人字形错位排列等距对称布置的多对倾斜一定角度的燕尾槽,层叠框1外侧有对称分布的若干用于卡扣3卡接的阶梯形凸起,层叠框1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板5安装的安装孔;隔条2主体为板条状,其两端设有可与层叠框1内侧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结构,将各隔条2两端燕尾形结构分别插入相对的燕尾槽,从侧面看每对隔条2构成一倒“人”字形,每对隔条2下端留有缝隙,灰尘可通过该缝隙沉降下落;卡扣3整体呈“m”形,卡扣3上设有两开口朝下的卡槽,两卡槽之间距离与两相邻层叠框1外侧阶梯形凸起间距相等,卡槽宽度略大于阶梯形凸起小径,卡槽宽度小于阶梯形凸起大径,以防止卡扣3意外脱离阶梯形凸起;纱网4由窗纱和矩形框组成,窗纱用尼龙或其他材料织成并用胶粘或其他固结方式平展固定在矩形框上,纱网4通过胶粘或铆接等方式固定在与其等大的层叠框1前端面上,用以防止蚊虫进入;连接板5整体呈“u”形,其内侧宽度等于或略大于层叠框1外侧宽度,连接板5两侧立板上分别设有与层叠框1底部安装孔对应的连接孔,通过螺栓可将连接板5与两相邻层叠框1连接,使两层叠框1紧密贴合成为一整体;导尘板6为长条形结构,其横断面近似为斜边为曲线的三角形,导尘板6设置于两层叠框1内侧底部,该导尘板6弧面朝向纱网4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该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可代替传统纱窗安装在窗户上,当室内需要通风时,打开玻璃窗,室外空气可通过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进入室内,具体防尘原理如下:层叠框内每对隔条构成倒“人”字形,上下相邻隔条构成空气可通过的风道,在空气通过纱网及多级“人”字形通道时,由于各隔条构成的通道并非直道,导致风阻较大,风速在各级隔条处逐渐降低,使夹杂在空气中的灰尘开始沉降,并通过各隔条间的间隙下落,最终落至位于层叠框内侧底部的导尘板上,导尘板的特殊弧面可使吹向其表面的空气改变方向,借助改变方向的空气可带走部分落在导尘板上的灰尘,进而起到自清洁作用,防止灰尘堆积在该多级人字形风路式防尘纱窗底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并列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层叠框,层叠框内侧设有呈人字形错位排列等距对称布置的多对倾斜设置的燕尾槽,隔条主体为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设有与层叠框内侧燕尾槽相配的燕尾形结构,多组隔条通过其两端的燕尾形结构插接于层叠框内侧相对的燕尾槽内,上下相邻的隔条之间形成折流风道,左右相对的隔板之间形成灰尘沉降通道,层叠框前端面设有用于防止蚊虫进入的纱网,层叠框的内侧底部设有导尘板,该导尘板为长条形结构且导尘板上部弧面朝向纱网方向,层叠框外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多个阶梯形凸起,多层并列设置的层叠框通过与阶梯形凸起相配的卡扣卡接固定,层叠框底部通过u形连接板卡接固定实现多层并列设置层叠框的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框的层数为2~4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上设有与相邻层叠框外侧阶梯形凸起间距一致的卡槽,卡槽宽度大于阶梯形凸起小径,卡槽宽度小于阶梯形凸起大径,用于实现卡槽与阶梯形凸起压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由窗纱和矩形框组成,窗纱通过胶粘或压条平展固定于矩形框上,纱网通过胶粘或铆接方式固定于层叠框前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内侧宽度与层叠框外侧宽度相配,连接板两侧立板上设有与层叠框底部安装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多层并列设置的层叠框连接以实现多层层叠框紧密贴合成为一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尘板横截面近似为斜边为曲线的三角形,该导尘板设置于层叠框内侧底部,导尘板上部弧面朝向纱网方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人字风路式防尘纱窗,包括多层并列设置且呈矩形结构的层叠框,层叠框内侧设有呈人字形错位排列等距对称布置的多对倾斜设置的燕尾槽,隔条主体为板条状且其两端分别设有与层叠框内侧燕尾槽相配的燕尾形结构,多组隔条通过其两端的燕尾形结构插接于层叠框内侧相对的燕尾槽内,上下相邻的隔条之间形成折流风道,左右相对的隔板之间形成灰尘沉降通道,层叠框前端面设有纱网,多层并列设置的层叠框通过与阶梯形凸起相配的卡扣卡接固定,层叠框底部通过U形连接板卡接固定实现多层并列设置层叠框的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既可通风换气、防止蚊虫进入,又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室内。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蒙;陈智娟;赵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