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9897发布日期:2020-05-06 22:5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床。



背景技术:

户外休闲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人们外出时,如何携带便携的休息床是比较普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的采用折叠技术,但其所占用的空间仍然较大,而且也只能是单层床,给人们的外出休息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床,通过组件组装即可实现单层或双层床的搭建,搭建迅速,携带方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床,包括:第一圆管支架、第一圆轮、横杆、床布;

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下凹圆托,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任一剖面相同;

所述第一圆轮的外径设置为内凹弧形且与所述第一下凹圆托相配合设置;

所述横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圆轮中间;

所述床布的两侧设置有圆孔,所述横杆穿入圆孔;

将两个所述的横杆分别穿入所述床布两侧设置的圆孔,并将所述第一圆轮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圆轮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圆管支架予以支撑,形成单层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底部设置为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圆管支架,所述第二圆管支架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第二下凹圆托,两端的所述第二下凹圆托分别支撑第二圆轮和第三圆轮,形成第二层床,所述第二圆管支架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凹圆托,所述上凹圆托压在所述第一圆轮之上。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圆轮放置在所述第一圆管支架顶端时,所述第二层床变为所述单层床的靠背。

通过在第一圆管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下凹圆托,与带有内凹弧形的所述第一圆轮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地搭建一个单层床,且因为是第一圆轮的外经内凹圆弧与所述第一下凹圆托能够实现紧密配合,且因圆管为铁质,所述第一圆轮为橡胶材质,两者软硬配合,更加紧密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床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圆轮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层床床面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床面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床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层床靠背侧视示意图。

其中,1、第一圆管支架;2、第一下凹圆托;3、第一圆轮;4、横杆;5、床布;6、圆孔;7、第二圆管支架;8、上凹圆托;9、第二下凹圆托;10、第二圆轮;11、第三圆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床,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第一圆管支架1、第一圆轮3、横杆4、床布5;

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下凹圆托2,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任一剖面相同;

所述第一圆轮3的外径设置为内凹弧形且与所述第一下凹圆托2相配合设置;

所述横杆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圆轮3中间;

所述床布5的两侧设置有圆孔6,所述横杆4穿入圆孔6;

将两个所述的横杆4分别穿入所述床布5两侧设置的圆孔6,并将所述第一圆轮3安装于所述横杆4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圆轮3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予以支撑,形成单层床。

通过上述设计,通过在第一圆管支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下凹圆托2,与带有内凹弧形的所述第一圆轮3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地搭建一个单层床,且因为是第一圆轮3的外经内凹圆弧与所述第一下凹圆托2能够实现紧密配合,且因圆管为铁质,所述第一圆轮为橡胶材质,两者软硬配合,更加紧密牢靠。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的底部设置为圆弧状,这种设计美观,且将搭建好的床放置在地面时,更加稳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圆管支架7,所述第二圆管支架7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第二下凹圆托9,两端的所述第二下凹圆托9分别支撑第二圆轮10和第三圆轮11,形成第二层床,所述第二圆管支架2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凹圆托8,所述上凹圆托8压在所述第一圆轮3之上。

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第二层床的快速搭建,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圆轮3、第二圆轮10、第三圆轮11三者结构相同,所述单层床与所述第二层床床面结构也是一样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当所述第三圆轮11放置在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顶端时,所述第二层床变为所述单层床的靠背,通过此设计,使得组合床变为类似沙发的功能,适应性更好。

实施例2

一种组合床,如图3所示,所述单层床、第二层床的床面均包括了两个横杆4、四个第一圆轮3和一张床布5,如图5所示,从组合床侧面来看,所述单层床通过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支撑,其支撑的关键是通过所述第一下凹圆托2与所述第一圆轮3的配合而实现,所述第二层床支撑于所述单层床之上,其支撑的关键是通过所述第二圆管支架7下端的上凹圆托与所述第一圆轮3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二层床床面的支撑是通过所述第二下凹圆托9、第二圆轮10、第三圆轮11的配合来实现的,当所述第三圆轮11放置在所述第一圆管支架1顶端时,所述第二层床变为所述单层床的靠背。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快速实现双层床的搭建,其搭建主要依靠圆轮和圆管之间的装配结构配合,以及其材质之间的刚柔配合,稳定可靠。

另外,通过此设计,使得双层床还可以变为类似沙发的功能,适应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管支架、第一圆轮、横杆、床布;

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下凹圆托,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任一剖面相同;

所述第一圆轮的外径设置为内凹弧形且与所述第一下凹圆托相配合设置;

所述横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圆轮中间;

所述床布的两侧设置有圆孔,所述横杆穿入圆孔;

将两个所述的横杆分别穿入所述床布两侧设置的圆孔,并将所述第一圆轮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圆轮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圆管支架予以支撑,形成单层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底部设置为圆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圆管支架,所述第二圆管支架的上方两端分别设置第二下凹圆托,两端的所述第二下凹圆托分别支撑第二圆轮和第三圆轮,形成第二层床,所述第二圆管支架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凹圆托,所述上凹圆托压在所述第一圆轮之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圆轮放置在所述第一圆管支架顶端时,所述第二层床变为所述单层床的靠背。


技术总结
一种组合床,包括:第一圆管支架、第一圆轮、横杆、床布;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下凹圆托,所述第一圆管支架的任一剖面相同;所述第一圆轮的外径设置为内凹弧形且与所述第一下凹圆托相配合设置;所述横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圆轮中间;所述床布的两侧设置有圆孔,所述横杆穿入圆孔;将两个所述的横杆分别穿入所述床布两侧设置的圆孔,并将所述第一圆轮安装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将所述第一圆轮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圆管支架予以支撑,形成单层床。

技术研发人员:谢醒东;姚磊;张亮;仲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峻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4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