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转式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0665发布日期:2020-11-03 23:4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转式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转式泡茶杯,属于饮品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杯子按用途可以分为多种,例如水杯、咖啡杯、热饮杯、保温杯等。以保温杯为例,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不锈钢或钛合金等材质制成的杯体设置有真空层的容器,顶部有密封盖,真空层能使装在容器内部的水或其他液体与外界隔热,以达到保温或保冷的目的。人们使用保温杯进行泡茶,携带饮用,会较长时间对茶叶进行浸泡,这就导致了茶水过浓,饮用时非常苦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水与茶进行隔离的扭转式泡茶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转式泡茶杯,包括杯身以及杯盖,所述杯身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以及位于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上连接筒、位于上连接筒底部的上横板、下连接筒以及位于下连接筒顶部的下横板,在所述上横板上设置有上过水口,下横板上设置有下过水口,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能够相对旋转从而使上过水口与下过水口相互错开或者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与卡块,所述卡槽为弧形槽,卡块卡在所述卡槽内并且能够随着上横板与下横板的相对旋转而沿着所述卡槽的移动。

所述上横板包括可拆分的上中间板部,所述上过水口设置于所述上中间板部上,在所述上横板的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上中间板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槽内;所述下横板包括可拆分的下中间板部,所述下过水口设置于所述下中间板部上,在所述下横板的上设置有下安装槽,所述下中间板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槽内。

在所述上安装槽与下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块,在所述上中间板部与下中间板部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凹槽。

在所述上中间板部与下中间板部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密封环。

在所述卡槽上方设置有密封垫。

在所述上过水口上方还罩设有过滤网罩。

在所述上横板上端设置有内筒部,所述内筒部将所述卡槽与所述上过水口分隔在内外两侧,所述过滤网罩套在所述内筒部外侧。

所述过滤网罩的下端设置有檐部,一卡环压在所述檐部上。

所述上杯体螺接于所述上连接筒,所述下杯体螺接于所述下连接筒。

所述卡块包括帽部以及颈部,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所述帽部穿过的窗孔部以及宽度小于所述帽部的槽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式泡茶杯,使用时在上杯体内放入茶叶,在下杯体内倒入热水,连接部上的上过水口和下过水口相互错开,从而使热水无法进入上杯体内,这样在携带过程中热水不会对茶叶进行浸泡;当需要饮茶时,转动连接部上的上连接筒与下连接筒,使上过水口和下过水口至少部分重叠,倾斜杯身将位于下方的热水从下杯体中通过导入上杯体内,然后反向转动连接部上的上连接筒与下连接筒,使上过水口和下过水口相互错开,将杯身摆正,热水和茶叶混合,可以饮用茶水。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式泡茶杯,能够实现热水与茶叶在杯中独立存放,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3为上连接筒、上中间板、下连接筒、下中间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上横板与下横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帽部位于窗孔部内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扭转式泡茶杯,包括杯身100以及杯盖200,所述杯身100包括上杯体1、下杯体2以及位于上杯体1和下杯体2之间的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包括上连接筒31、位于上连接筒31底部的上横板32、下连接筒33以及位于下连接筒33顶部的下横板34。所述上杯体1螺接于所述上连接筒31,所述下杯体2螺接于所述下连接筒33。所述杯盖200螺接于所述上杯体1上。

在所述上横板32上设置有上过水口321,下横板34上设置有下过水口341,所述上横板32与下横板34能够相对旋转从而使上过水口321与下过水口341相互错开或者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所述上横板32与下横板34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322与卡块342,所述卡槽322为弧形槽,卡块342卡在所述卡槽322内并且能够随着上横板32与下横板34的相对旋转而沿着所述卡槽322的移动。

所述上横板32包括可拆分的上中间板部323,所述上过水口321设置于所述上中间板部323上,在所述上横板32的上设置有上安装槽324,所述上中间板部323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槽324内;所述下横板34包括可拆分的下中间板部343,所述下过水口341设置于所述下中间板部343上,在所述下横板34的上设置有下安装槽344,所述下中间板部343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槽344内。

在所述上安装槽324与下安装槽344内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块320,在所述上中间板部323与下中间板部343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凹槽340。

在所述上中间板部323与下中间板部34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密封环350。

在所述卡槽322上方设置有密封垫360。

在所述上过水口321上方还罩设有过滤网罩370。

在所述上横板32上端设置有内筒部325,所述内筒部325将所述卡槽322与所述上过水口321分隔在内外两侧,所述过滤网罩370套在所述内筒部325外侧。

所述过滤网罩370的下端设置有檐部371,一卡环380压在所述檐部上。

所述卡块342包括帽部342a以及颈部342b,所述卡槽322包括用于所述帽部342a穿过的窗孔部322a以及宽度小于所述帽部342a的槽部322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式泡茶杯,使用时在上杯体1内放入茶叶,在下杯体2内倒入热水,连接部3上的上过水口321和下过水口341相互错开,从而使热水无法进入上杯体1内,这样在携带过程中热水不会对茶叶进行浸泡;当需要饮茶时,转动连接部3上的上连接筒31与下连接筒33,使上过水口321和下过水口341至少部分重叠,倾斜杯身100将位于下方的热水从下杯体2中通过导入上杯体1内,然后反向转动连接部3上的上连接筒31与下连接筒33,使上过水口321和下过水口341相互错开,将杯身100摆正,热水和茶叶混合,可以饮用茶水。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式泡茶杯,能够实现热水与茶叶在杯中独立存放,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以及杯盖,所述杯身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以及位于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上连接筒、位于上连接筒底部的上横板、下连接筒以及位于下连接筒顶部的下横板,在所述上横板上设置有上过水口,下横板上设置有下过水口,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能够相对旋转从而使上过水口与下过水口相互错开或者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与卡块,所述卡槽为弧形槽,卡块卡在所述卡槽内并且能够随着上横板与下横板的相对旋转而沿着所述卡槽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包括可拆分的上中间板部,所述上过水口设置于所述上中间板部上,在所述上横板的上设置有上安装槽,所述上中间板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槽内;所述下横板包括可拆分的下中间板部,所述下过水口设置于所述下中间板部上,在所述下横板的上设置有下安装槽,所述下中间板部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安装槽与下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块,在所述上中间板部与下中间板部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中间板部与下中间板部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密封环。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过水口上方还罩设有过滤网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板上端设置有内筒部,所述内筒部将所述卡槽与所述上过水口分隔在内外两侧,所述过滤网罩套在所述内筒部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罩的下端设置有檐部,一卡环压在所述檐部上。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槽上方设置有密封垫。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螺接于所述上连接筒,所述下杯体螺接于所述下连接筒。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式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包括帽部以及颈部,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所述帽部穿过的窗孔部以及宽度小于所述帽部的槽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转式泡茶杯,包括杯身以及杯盖,所述杯身包括上杯体、下杯体以及位于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上连接筒、位于上连接筒底部的上横板、下连接筒以及位于下连接筒顶部的下横板,在所述上横板上设置有上过水口,下横板上设置有下过水口,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能够相对旋转从而使上过水口与下过水口相互错开或者至少部分相互重叠;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卡槽与卡块,所述卡槽为弧形槽,卡块卡在所述卡槽内并且能够随着上横板与下横板的相对旋转而沿着所述卡槽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式泡茶杯,能够实现热水与茶叶在杯中独立存放,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

技术研发人员:程金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亿诺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