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4193发布日期:2020-07-04 01:0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



背景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各种规模的医院一般都部署了医院信息系统,使得医院对各类信息的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使医院整体运营更加有序高效。

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和事务处理,减轻医务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和领导层决策,提高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像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都属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范围。

但目前医院药房的药品,一般患者保管一部分,医护人员保管一部分,由于药品种类繁多,很容易出现摆放乱、保管不严和数目信息无法实时跟踪等问题,在病患集中的时候,很难做到药品及时有效的到达病人手中,无形中增加了药房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得用药安全、药品清点方便、医嘱信息明了且药品保存更完好的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包括设置有储药单元的柜体,所述储药单元均匀设置在柜体的上部,所述储药单元包括玻璃门,以及设置在玻璃门里侧的常温室和冷藏室;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分别控制常温室和冷藏室内部温度的温控器。

进一步的,所述常温室设置在冷藏室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门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设置在柜体下部的操作平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门上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抽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全用药:为每个患者设置两个储药室,一个常温室,用于存放外用药,另一个是冷藏室,用于放口服药;将每个病人的常温药和冷藏药全部集中管理,病人那里不存药,不会出现滥用错用药品的情况;

2.药品清点方便:医护人员便于知道哪个患者的药即将用完,且需要领药;

3.医嘱信息明了:显示屏与医嘱配对,不用反复转抄医嘱,不易出错;

4.药品在温控系统储存条件下,药品保存更完好;

5.口服药条码可直接悬挂在挂钩上,医护人员可直观地看到哪些病人已发药。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柜体,11、储药单元,111、玻璃门,1111、显示屏1112、挂钩,112、常温室,1121、药框,113、冷藏室,12、操作平台,13、抽屉,14、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的实施例,包括设置有储药单元11的柜体1,储药单元11均匀设置在柜体1的上部,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抽屉13,储药单元11包括玻璃门111,以及设置在玻璃门111里侧的常温室112和冷藏室113,常温室112设置在冷藏室113的上方;柜体1的一侧设置有分别控制常温室112和冷藏室113内部温度的温控器14。

玻璃门111上设置有显示屏1111,显示屏1111与设置在柜体1下部的操作平台12相连接,玻璃门111上设置有挂钩1112;

说明书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储药单元的柜体,所述储药单元均匀设置在柜体的上部,所述储药单元包括玻璃门,以及设置在玻璃门里侧的常温室和冷藏室;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分别控制常温室和冷藏室内部温度的温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室设置在冷藏室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门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设置在柜体下部的操作平台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门上设置有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抽屉。


技术总结
一种常温和冷藏一体化的药柜,包括设置有储药单元的柜体,储药单元均匀设置在柜体的上部,储药单元包括玻璃门,以及设置在玻璃门里侧的常温室和冷藏室;柜体的一侧设置有分别控制常温室和冷藏室内部温度的温控器。本实用新型使得用药安全、药品清点方便、医嘱信息明了且药品保存更完好。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月;杜昱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月月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