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1944发布日期:2020-08-05 00:5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背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部靠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背靠。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相关背靠的弹性件结构都是通过直弹簧或c型弹簧片来实现,缓冲效果较差,力量变化悬殊,使用者的坐姿不适时,可能导致背靠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向不同方向作小角度摆动的背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包括靠垫和支撑架;该支撑架与所述靠垫通过扭簧连接;该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垫上和支撑架上;该扭簧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的方向设置;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时,靠垫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通过在靠垫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扭簧,扭簧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的方向设置,从而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并往靠垫方向靠下时,靠垫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背靠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背靠爆炸图;

图3为图1中连接件与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背靠优选实施例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靠垫11安装通孔20支撑架

30扭簧40连接件50加热板

51弹性卡扣52卡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背靠,包括靠垫10和支撑架20;该支撑架20与所述靠垫10通过扭簧30连接;该扭簧3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垫10上和支撑架上;该扭簧30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10的方向设置;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10时,靠垫10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背靠包括支撑架20和靠垫10,当弹性背靠放置于靠椅、驾驶座等的靠背时,支撑架20紧靠于靠背上,使用者坐于靠椅、驾驶座上时,使用者的背部靠于弹性背靠的靠垫10上;支撑架20和靠垫10之间设有扭簧30,扭簧30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10的方向设置,扭簧30的两端伸出部固定于靠垫10和支撑架20上,当使用者的背部靠于弹性背靠上,使用者的背部小幅度摆动时,由于扭簧30的特性,靠垫10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背靠,通过在靠垫10和支撑架20之间设置扭簧30,扭簧30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10的方向设置,从而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10并往靠垫方向靠下时,靠垫10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背靠不容易损坏。

优选地,该支撑架20与所述靠垫10之间设有两个扭簧30;两个所述扭簧30串接相连;两个所述扭簧30的串接部分可固定于该支撑架10上。

具体实施时,如图2和图3所示:采用两个扭簧30串接相连,使得支撑架20与靠垫10之间的弹性更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舒适感。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支撑架20与该靠垫10之间设有连接件40,该支撑架20与该连接件40之间设有扭簧30,该扭簧3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垫10上和连接件40上;该连接件40可拆卸设置于该支撑架20上。在支撑架20与靠垫10之间设置连接件40,连接件40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架20上,支撑架20与连接件40通过扭簧连接,从而靠垫10可拆卸设置于支撑架20上,以使支撑架20、靠垫10便于拆卸安装连接。

优选地,如图1所示:该靠垫10设有两个,两个靠垫10左右设置于该支撑架20上。

具体实施时,靠垫10大致呈长方形状,靠垫10的长度方向沿使用者背部的竖直方向设置;该靠垫10设有两个,两个靠垫10左右设置于支架上。优选地,该扭簧30沿竖直方向设置。

优选地,该靠垫10表面设有加热板50,该加热板50可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加热。

优选地,该靠垫10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11;该加热板50与靠垫10相接触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安装通孔11相对应的弹性卡扣51;所述弹性卡扣51与所安装通孔11相适配以将该加热板50固定于该靠垫10上。

具体实施时,在靠垫10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11,加热板50上与靠垫10相接触的一面设有与靠垫10上安装通孔11相对应的弹性卡扣51;弹性卡扣1优选为由两卡扣组件52相对设置而成,卡扣组件52与加热板50连接的一端为半圆柱状结构,卡扣组件52远离加热板的一端为半圆锥状结构,半圆锥状结构的底部与半圆柱状结构连接,且半圆锥状结构的底部的直径大于半圆柱状结构的直径,两卡扣组件52间隔一定距离;从而通过弹性卡扣51可将加热板50可拆卸安装于靠垫10上。

优选地,该加热板50内部设有加热丝(附图中没体现),该加热板50通过加热丝加热,在加热板50内设置加热丝的技术方案属于领域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在次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背靠,包括靠垫和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与所述靠垫通过扭簧连接;该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垫上和支撑架上;该扭簧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的方向设置;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时,靠垫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与所述靠垫之间设有两个扭簧;两个所述扭簧串接相连;两个所述扭簧的串接部分可固定于该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与该靠垫之间设有连接件,该支撑架与该连接件之间设有扭簧,该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垫上和连接件上;该连接件可拆卸设置于该支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靠垫设有两个,两个靠垫左右设置于该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扭簧沿竖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靠垫表面设有加热板,该加热板可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靠垫上设有多个安装通孔;该加热板与靠垫相接触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安装通孔相对应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与所安装通孔相适配以将该加热板固定于该靠垫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靠,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板内部设有加热丝,该加热板通过加热丝加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包括靠垫和支撑架;该支撑架与所述靠垫通过扭簧连接;该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靠垫上和支撑架上;该扭簧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的方向设置;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时,靠垫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通过在靠垫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扭簧,扭簧的柱状方向沿平行于靠垫的方向设置,从而当使用者的背部紧贴靠垫并往靠垫方向靠下时,靠垫可沿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小幅度摆动,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背靠不容易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魏罡;董晓武;董志高;江武华;洪小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康城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