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申请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传统的人防门采用水泥门,具有体积较大、关闭操作不方便的特点,同时在其关闭时空气不流通,不利于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可以实现空气流通,保障空气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包括门头、设置在门头上的卷帘,还包括设置在门头内的自动喷雾装置,自动喷雾装置包括设置在门头内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喷雾开关、连接在喷雾开关两端的进水管和喷头、与进水管连接的储水槽,储水槽设置在底座上,喷头为t字型形喷头,喷头上设有若干喷孔,门头外部与喷孔对应处设有开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储水槽上设有防尘盖,进水管穿过该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尘盖为丝网防尘盖,喷孔为圆形、椭圆形或长腰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卷帘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钢丝网、橡胶层、海绵层和内钢丝网,外钢丝网的强度大于内钢丝网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外钢丝网、橡胶层、海绵层和内钢丝网为一体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自动喷雾功能,有效降低扬尘造成的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固定板,3、喷雾开关,4、进水管,5、喷头,6、储水槽,7、门头,8、卷帘,9、底座,10、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包括门头7、设置在门头7上的卷帘8,还包括设置在门头7内的自动喷雾装置,自动喷雾装置包括设置在门头7内的底座9、设置在底座9上的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固定板2、设置在固定板2上的喷雾开关3、连接在喷雾开关3两端的进水管4和喷头5、与进水管4连接的储水槽6,储水槽6设置在底座9上,喷头5为t字型形喷头,喷头5上设有若干喷孔,门头7外部与喷孔对应处设有开孔。
储水槽6上设有防尘盖10,进水管4穿过该防尘盖10。
防尘盖10为丝网防尘盖,喷孔为圆形、椭圆形或长腰型。
卷帘8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钢丝网81、橡胶层82、海绵层83和内钢丝网84,外钢丝网81的强度大于内钢丝网84的强度。
外钢丝网81、橡胶层82、海绵层83和内钢丝网84为一体成型。
使用时,喷头5转动调整好并将喷孔与门头7外部的开孔对齐,喷雾开关3的控制,进行自动喷雾,储水槽6按时添加水。
1.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包括门头(7)、设置在门头(7)上的卷帘(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门头(7)内的自动喷雾装置,自动喷雾装置包括设置在门头(7)内的底座(9)、设置在底座(9)上的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固定板(2)、设置在固定板(2)上的喷雾开关(3)、连接在喷雾开关(3)两端的进水管(4)和喷头(5)、与进水管(4)连接的储水槽(6),储水槽(6)设置在底座(9)上,喷头(5)为t字型形喷头,喷头(5)上设有若干喷孔,门头(7)外部与喷孔对应处设有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其特征在于:储水槽(6)上设有防尘盖(10),进水管(4)穿过该防尘盖(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其特征在于:防尘盖(10)为丝网防尘盖,喷孔为圆形、椭圆形或长腰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其特征在于:卷帘(8)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钢丝网(81)、橡胶层(82)、海绵层(83)和内钢丝网(84),外钢丝网(81)的强度大于内钢丝网(84)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隔离门,其特征在于:外钢丝网(81)、橡胶层(82)、海绵层(83)和内钢丝网(84)为一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