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6193发布日期:2020-08-18 19:2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喷水清洗式洗碗机的工作原理为:洗涤泵抽取经过过滤后的水送至喷臂,水流从转动中喷臂的喷嘴喷出对放置在内胆的碗筷篮上的餐具进行清洗,且水在内胆中不断循环。因此,洗碗机设置过滤结构尤为重要,不仅要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而且还要保证水在循环过程中不能出现堵塞,致使水的流速下降甚至无法喷水清洗。

现有技术的洗碗机过滤结构,柱形过滤器的滤网结构和过滤器是分开成型的,并且排水出口设置在过滤器的下方。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当洗碗机工作时水往过滤器下方的排水出口流动过程中,清洗过后的食物残渣容易积累在柱形过滤器的底部从而致使排水出口发生堵塞,造成清洗过程中喷出水量减小甚至无水喷出导致清洗效果较差,而在洗碗结束时因排水出口发生堵塞导致内胆中的洗涤污水无法有效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洗碗机清洗和排水时出水口容易会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该过滤系统包括进水区、排水区和设在进水区与排水区之间的过滤区,过滤区设设有平面过滤器和柱形过滤器,排水区;

过滤区包括位于进水区下方的上过滤区以及位于上过滤区下方的下过滤区;

下过滤区的侧壁设有相互独立的循环水出口和排水出口,循环水出口通过排水区与洗碗机的供水系统相连通,而排水出口与洗碗机的排水系统相连通排水区;

平面过滤器包括平面过滤本体和设在平面过滤本体一端的通槽,通槽位于下过滤区的正上方;

柱形过滤器从通槽插入安装在下过滤区。

优选的,下过滤区的另一侧设有发热区,发热区与下过滤区之间由水流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发热区、水流通道和下过滤区的底部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柱形过滤器包括内过滤部、外过滤部和提手,内过滤部设在外过滤部的内部,而提手固定在外过滤部的上末端;

外过滤部为圆筒状,外过滤部的周侧设有滤网,滤网包括开孔尺寸较大的粗过滤器和开孔尺寸较小的细过滤器,当柱形过滤器安装在下过滤区时,粗过滤器设在排水出口的前端而细过滤器设在循环水出口的前端。

优选的,粗过滤器设在外过滤部周侧的部分圆周上,而外过滤部设在外过滤部周侧的剩余圆周上,且在细过滤器与粗过滤器的两侧交界位置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

优选的,过滤区的侧壁上设有位于排水出口两侧的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通槽22的内侧面设有两个限位槽;当柱形过滤器安装在下过滤区时,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分别从其中一个限位槽插入通槽内,第一限位柱的内端面与第一限位端贴合,第二限位柱的内端面与第二限位端面贴合。

优选的,在内过滤部的底部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的侧面具有一个圆形凸起的第二固定端面,下过滤区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固定端;

当柱形过滤器安装在下过滤区时,细过滤器的底端面与下过滤区的底部接触相连,且每个第二固定端面分别与一个第一固定端的侧面活动卡扣式配合相连。

优选的,内过滤部为倒宝塔形的网状结构,内过滤部从上到下的半径尺寸逐渐减小。

优选的,提手设在外过滤部的上末端,提手包括顶部支撑端、位于顶部支撑端上方的提手端以及设在顶部支撑端与提手端之间的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具有环形网状结构。

优选的,顶部支撑端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支撑板和向内倾斜的阻挡板,平面支撑板的末端延伸外过滤部的外侧面,阻挡板朝向内过滤部倾斜设置;

当柱形过滤器从通槽插入安装在下过滤区时,平面支撑板的末端压在通槽的周缘使将平面过滤器限位固定在上过滤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系统包括平面过滤器和柱形过滤器,其中柱形过滤器采用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减少了生产成本,且柱形过滤器的外过滤结构又可分为粗过滤器和细过滤器,当洗碗机洗涤时让水会从细过滤器的滤网经过后提供给洗涤系统,当洗碗机排水时让水会直接从粗过滤器经过提供给排水系统。由于排水出口设置在柱形过滤器的侧边,同时在柱形过滤器的上面设置了阻挡板,从而降低了排水出口被堵住的风险,通过过滤系统能够提高了排水效率,且工作可靠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洗碗机的过滤系统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过滤区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柱形过滤器的底部朝上而顶端朝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柱形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柱形过滤器在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洗碗机的过滤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先对洗碗机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做简单的描述。

一般而言,喷水清洗式洗碗机至少包括洗涤系统、用于为洗涤系统供水的供水系统、用于将洗涤系统内的洗涤废水排走的排水系统、用于对洗涤系统内的水进行过滤处理的过滤系统。洗涤系统至少包括内胆、洗涤泵及喷臂,在洗涤泵的作用下,水被送至喷臂向内胆喷出以对餐具进行清洗。排水系统至少包括排水泵,在排水泵作用下将洗涤废水排出。而过滤系统设在内胆上,既对水送入喷臂之前进行过滤处理,也对洗涤废水被抽送至排水泵之前进行过滤处理。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碗机的过滤系统,该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区12、平面过滤器2和柱形过滤器3;内胆1的底部具有与洗碗机的供水系统相连通的循环水通道11,过滤区12设在循环水通道11之中,从而过滤区12将循环水通道11分割从进水区和排水区;平面过滤器2和柱形过滤器3均可拆卸的安装在过滤区12以对流经循环水通道11的进水区流出的水进行过滤。

过滤区12包括上过滤区121和位于上过滤区121下方的下过滤区124。下过滤区124的一侧设有发热区122而另一端设有下过滤区124,且发热区122与下过滤区124之间由水流通道123相连通。上过滤区121位于下方方以便从进水区流出的水能够流到上过滤区121。在上过滤区121的周沿均匀分布有若干长板状的固定支柱1211,平面过滤器2可拆卸的安装在上过滤区121,并通过各个固定支柱1211对平面过滤器2的底部提供支撑。其中,发热区122的底部设有发热组件(例如电热丝或电热膜或发热盘),由发热组件对流经发热区122的水进行加热以洗碗机利用热水对餐具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

平面过滤器2包括平面过滤本体21,平面过滤本体21的一侧设在循环水通道11的进水区下方使进水区流出的水能够直接流经平面过滤本体21,而平面过滤本体21的一端设有通槽22,通槽22位于下过滤区124的正上方;柱形过滤器3从通槽22插入下过滤区124。其中,平面过滤本体21为网状平面结构,是对循环水通道11的水进行过滤的重要部件。

下过滤区124的侧壁设有相互独立的循环水出口1241和排水出口1242。循环水出口1241通过循环水通道11的排水区与洗碗机的供水系统相连通,而排水口1242与洗碗机的排水系统相连通。例如,供水系统包括设在内胆1上的水箱,进水区与水箱的出水口相连通,而排水区与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从而水箱内的水从循环水通道11的进水区流到过滤区12,经过过滤区12过滤后,根据洗碗机的工作状态,在洗碗机处于清洗工作时选择从从循环水出口1241经循环水通道11的排水区回流到水箱进行循环使用,在洗碗机处于清洗工作完毕时选择从排水出口1242流到洗碗机的排水系统排走洗涤废水。其中,排水出口1242与排水系统中排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排水出口1242的主要作用是将洗涤完成后的洗涤污水经过排水出口1242送入排水泵排出。

如图2和图3所示,下过滤区124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端1243、第二限位端1244,下过滤区124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一固定端1245;第一限位端1243和第二限位端1244分别位于排水出口124的两侧以对柱形过滤器3提供限位使柱形过滤器3能够准确安装至下过滤区124;而第一固定端1245设在下过滤区124的底部中央,例如两个第一固定端1245对称分布在下过滤区124的底部中央,第一固定端1245的外形为小圆弧支柱,第一固定端1245的的一侧面设有圆弧凸起,通过圆弧凸起与柱形过滤器3接触相连以对柱形过滤器3提供限位,防止柱形过滤器3安装在下过滤区124时发生松动而起不到过滤作用。

其中,发热区122的主要作用是为循环水进行加热。在洗涤泵的作用下驱动水从循环水通道11的进水区流到上过滤区121后,再次循环水出口1241进入排水区回流至洗碗机的供水系统以循环使用,当流经上过滤区121中的水部分掉落至发热区122时,在发热区122被加热后通过水流通道123流向下过滤区124,最终经过循环水出口1241进入循环水通道11的排水区后提供给洗涤系统,从洗涤系统的喷臂中喷出热水。其中,发热区122、水流通道123和下过滤区124的底部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既避免出现因发热区122位置太高而循环水太少时导致无法对循环水充分加热或者导致发热组件发生干烧的现象,又能避免因发热区122的位置太低而导致排水系统无法将下过滤区124及发热区122内的水全部排出时容易滋生细菌的现象。

如图4至图6所示。柱形过滤器3包括内过滤部31、外过滤部32和提手33,内过滤部31设在外过滤部32的内部,而提手33固定在外过滤部32的上末端。其中内过滤部31为倒宝塔形,从上到下半径尺寸逐渐减小,内过滤部31网状结构,其孔的开口尺寸较大,主要是过滤那些体积较大的菜叶等食物残渣;外过滤部32为圆筒状,外过滤部32的周侧设有于过滤剩余的相对体积较小的食物残渣的滤网,滤网包括开孔尺寸较大的粗过滤器322和开孔尺寸较小的细过滤器321,例如,粗过滤器322分布区域占外过滤部32周侧1/4-1/2的圆周,而外过滤部32周侧的剩余部分则设置细过滤器321。而提手部分33的主要作用是便于使用者将该过滤器从洗碗机中取出清洗和安放。

在细过滤器321与粗过滤器322的两侧交界位置分别设有均为细长柱的第一限位柱323和第二限位柱324;当柱形过滤器3安装在下过滤区124时,第一限位柱323的内端面与第一限位端1243贴合,第二限位柱324的内端面与第二限位端1244贴合,可防止柱形过滤器3不能正确安装,从而使得柱形过滤器3的粗过滤器322的侧面对准设置在排水出口1242的前端以通过粗过滤器322对进入排水出口1242的水提供过滤,而细过滤器321的侧面对准设置在循环水出口1241的前端以通过细过滤器321对流到循环水出口1241的水提供过滤。同时,细过滤器321的底端面为底支撑端面3201,底支撑端面3201与下过滤区124的底部接触相连,防止食物残渣从底部间隙进入到洗涤水泵中。

再次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通槽22的内侧面设为支撑端面221,用于对柱形过滤器3起到限位支撑作用,在支撑端面221上有两个小长条形的限位槽222。当柱形过滤器3安装在下过滤区124时,第一限位柱323、第二限位柱324与分别与其中一个限位槽222对齐使柱形过滤器3能够从通槽22插入到下过滤区124完成装配,通过两个限位槽222对第一限位柱323、第二限位柱324进行导向使柱形过滤器3能够正确安装在下过滤区124,确保粗过滤器322的侧面对准排水出口1242而细过滤器321的侧面对准循环水出口1241。

在内过滤部31的底部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板状支柱作为第二固定端311,第二固定端311的侧面具有一个圆形凸起的第二固定端面3111;当柱形过滤器3安装在下过滤区124时,内过滤部31底部的第二固定端面3111与下过滤区124底部的两个第一固定端1245一侧面的圆弧凸起之间活动卡扣式配合相连,起到固定柱形过滤器3以防止内过滤部31发生松动导致失去过滤作用。

提手33设在外过滤部32的上末端,提手33包括顶部支撑端331、位于顶部支撑端331上方的提手端333以及设在顶部支撑端331与提手端333之间的进水通道332。提手端333是由一个大圆弧并且在上面分布有均匀的小圆弧3331构成的,在小圆弧上分布有竖直的小长条为防滑结构3332以增加提手端333的强度并防止拿起和安放时发生滑动。在提手端333的下部具有一环形网状结构的进水通道332,其开口的面积较大便于水流的通过,同时能阻挡较大尺寸的食物残渣。在进水通道322的下方具有一平面圆环的顶部支撑端331,其顶部支撑端331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支撑板3311和向内倾斜的阻挡板3312(如图5所示),平面支撑板3311的末端延伸外过滤部32的外侧面,平面支撑板3311便于平面过滤器2对柱形过滤器3支撑提供支撑;同时,阻挡板3312朝向内过滤部31倾斜设置,其作用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水能更快地流入到柱形过滤器3的内部,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地阻挡大颗粒的食物残渣,防止食物残渣进入到过滤器3的底部而影响洗碗机的水流速度和出水量,从而影响洗碗机的清洗效率,同时避免排水时发生堵塞。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将平面过滤器2和柱形过滤器3安装至过滤区12的操作如下:先将平面过滤器2放在固定支柱1211上,然后调整柱形过滤器3的角度,使得第一限位柱323、第二限位柱324与通槽22内侧面的两个限位槽222对齐,然后将柱形过滤器3的下末端从通槽22至下过滤区124,使得第一限位柱323的内端面与第一限位端1243贴合、第二限位柱324的内端面与第二限位端1244贴合,且让内过滤部31底部的第二固定端面3111与下过滤区124底部的两个第一固定端1245一侧面的圆弧凸起之间活动卡扣式配合相连,就完成了安装,使柱形过滤器3可拆卸的固定在下过滤区124而不会发生松动。此时,平面支撑板3311的末端压设在通槽22的周缘从而由柱形过滤器3将平面过滤器2限位固定在上过滤区12,由固定支柱1211提供对平面过滤器2提供纵向支撑。因此,当洗碗机工作完成时,用户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向上拔柱形过滤器3,即可将柱形过滤器3和平面过滤器2从内胆1的过滤区12中取出,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

利用洗碗机进行清洗餐具时,餐具放置在内胆1内在碗碟架上。在洗涤泵的作用下,内胆1中的水会从循环水通道11的进水区进流入到过滤区12,一部分经过平面过滤器2的细过滤后掉落进入到发热区122和水流通道123,然后经过水流通道123流到循环水出口1241中;另一部分水从柱形过滤器3的进水通道332进入,经过过滤通道332的第一次过滤以将部分大颗粒的食物残渣将会停留在柱形过滤器3的外部,而进入到柱形过滤器3内部的水流将会再次在阻挡板3312的第二次过滤以进一步阻止食物残渣;水经过两次过滤后,流入到柱形过滤器3内部的水流将会经过被内过滤部31进行第三次过滤再次阻止大颗粒的食物残渣通过;经过三次过滤后的水流最后经过外部过滤部分的细过滤器321进行第四次过滤,水中含有剩余较小的食物残渣会被过滤掉,经过4次过滤后的水从循环水出口1241进入循环水通道11的排水区,由循环水通道11的排水区经过供水系统再次提供给洗碗机的洗涤系统。如此,经过这两种过滤后的水,使得流经循环水出口1241变得更加纯净,并且不容易堵塞洗涤系统的喷臂,同时能够获得效果更佳的清洗效果。

当洗碗机需要排出洗涤污水时,在排水系统的排水泵的作用下,一部分水流会通过平面过滤器2沿着水流通道123进入到下过滤区124,然后经过柱形过滤器的外过滤部32进行过滤后进入到排水出口1242排出,经过过滤使得排水能够更加顺畅;另一方面,剩余部分的水流会从进水通道332进入到柱形过滤器3中,然后经过阻挡板3312和内过滤部31过滤,最后经过柱形过滤器3侧面的粗过滤器322流到排水出口1242,再经过排水系统排出。并且,由于排水出口1242设在下过滤区124的侧壁使排水出口1242位于柱形过滤器3的侧方,从而排水出口1242不容易被积累在柱形过滤器3底部的食物残渣造成堵塞,让经过多重过滤的洗涤污水能够更快地从排水出口1242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