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罐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8482发布日期:2020-12-11 15: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罐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罐夹持器。



背景技术:

厨具是厨房用具的统称。厨房用具主要包括以下5大类,第一类是储藏用具;第二类是洗涤用具;第三类是调理用具;第四类是烹调用具;第五类是进餐用具。市场上的厨房用具,从面层材料材质分析,主要有以下8种组合:不锈钢台面、三聚氢氨阻燃板柜橱门扇;不锈钢台面、防火板圆弧门扇;不锈钢台面、门扇及桶身;防火板台面、三聚氢氨板门扇;防火板台面、门扇;国产人造大理石台面、防火板门扇;进口人造结晶石台面、防火板门扇;进口实体面材台面、防火板门扇等。

现在的锅罐厨具大多采用不锈钢和陶瓷制作,而锅罐在烹饪食物后需要将其从锅炉上端走,而大多端走锅罐是通过手部隔着毛巾握持锅罐边缘,这样锅罐在移动过程中产生震荡而其内的汤汁溅射烫伤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罐夹持器,以解决端起锅罐容易烫伤手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罐夹持器,包括安装盘体和手提杆,安装盘体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端铰接于安装盘体底壁的夹杆和设置在夹杆底部的夹板,所述安装盘体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凸柱,固定凸柱上套设有在其上滑动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底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底壁上固定有多个与夹持组件相对应的连接吊杆,所述连接吊杆底端贯穿安装盘体并铰接有推拉杆,每个推拉杆分别与其对应的夹杆杆壁铰接,所述手提杆安装固定于套筒体顶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夹板呈弧形结构且其外侧套设有增磨套,所述增磨套外壁上设置有多条凸条。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至少为四个。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套筒体上还设置有限定组件,所述限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套筒体外壁上的侧条形端口和设置在固定凸柱杆壁上的限定柱,所述限定柱贯穿侧条形端口并与之滑动配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套筒体顶壁上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连接短杆,所述手提杆两端部通过转动套分别与两个的端部铰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夹持器置于锅罐上方并使得夹持组件底部罩在锅罐外侧,通过握持手提杆并上提可使得套筒体向上移动而使得连接吊杆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推拉杆使得夹杆向中部收拢,从而夹板可贴附于锅罐外壁上并且夹板会置于锅罐端口的颈口处,从而在锅罐重力的作用下,套筒体与固定凸柱会产错移而使提高夹杆的夹持力,进一步提高夹持力度,而安装盘体的设置可避免蒸汽直接上浮而烫伤手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提起锅罐且避免烫伤手部,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凸柱与套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安装盘体1、手提杆2、夹杆3、夹板4、增磨套5、连接吊杆6、推拉杆7、固定板8、固定凸柱9、套筒体10、连接短杆11、侧条形端口12、限定柱13、凸条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锅罐夹持器,包括安装盘体1和手提杆2,安装盘体1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端铰接于安装盘体1底壁的夹杆3和设置在夹杆3底部的夹板4,所述夹板4呈弧形结构且其外侧套设有增磨套5,所述安装盘体1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凸柱9,固定凸柱9上套设有在其上滑动的套筒体10,所述套筒体10底部固定有固定板8,固定板8底壁上固定有多个与夹持组件相对应的连接吊杆6,所述连接吊杆6底端贯穿安装盘体1并铰接有推拉杆7,每个推拉杆7分别与其对应的夹杆3杆壁铰接,所述手提杆2安装固定于套筒体10顶端,所述夹持组件至少为四个,所述增磨套5外壁上设置有多条凸条14;

使用时,将该夹持器置于锅罐上方并使得夹持组件底部罩在锅罐外侧,通过握持手提杆2并上提可使得套筒体10向上移动而使得连接吊杆6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推拉杆7使得夹杆3向中部收拢,从而夹板4可贴附于锅罐外壁上并且夹板4会置于锅罐端口的颈口处,从而在锅罐重力的作用下,套筒体10与固定凸柱9会产错移而使提高夹杆3的夹持力,进一步提高夹持力度,而安装盘体1的设置可避免蒸汽直接上浮而烫伤手部;

所述套筒体10上还设置有限定组件,所述限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套筒体10外壁上的侧条形端口12和设置在固定凸柱9杆壁上的限定柱13,所述限定柱13贯穿侧条形端口12并与之滑动配合,从而可保证套筒体10平稳移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筒体10顶壁上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连接短杆11,所述手提杆2两端部通过转动套分别与两个连接短杆11的端部铰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罐夹持器,包括安装盘体(1)和手提杆(2),安装盘体(1)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端铰接于安装盘体(1)底壁的夹杆(3)和设置在夹杆(3)底部的夹板(4),所述安装盘体(1)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凸柱(9),固定凸柱(9)上套设有在其上滑动的套筒体(10),所述套筒体(10)底部固定有固定板(8),固定板(8)底壁上固定有多个与夹持组件相对应的连接吊杆(6),所述连接吊杆(6)底端贯穿安装盘体(1)并铰接有推拉杆(7),每个推拉杆(7)分别与其对应的夹杆(3)杆壁铰接,所述手提杆(2)安装固定于套筒体(10)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罐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呈弧形结构且其外侧套设有增磨套(5),所述增磨套(5)外壁上设置有多条凸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罐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至少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罐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体(10)上还设置有限定组件,所述限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套筒体(10)外壁上的侧条形端口(12)和设置在固定凸柱(9)杆壁上的限定柱(13),所述限定柱(13)贯穿侧条形端口(12)并与之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锅罐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体(10)顶壁上设置有两个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连接短杆(11),所述手提杆(2)两端部通过转动套分别与两个连接短杆(11)的端部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罐夹持器,包括安装盘体和手提杆,安装盘体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端铰接于安装盘体底壁的夹杆和设置在夹杆底部的夹板,所述安装盘体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凸柱,固定凸柱上套设有在其上滑动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底部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底壁上固定有多个与夹持组件相对应的连接吊杆,所述连接吊杆底端贯穿安装盘体并铰接有推拉杆,每个推拉杆分别与其对应的夹杆杆壁铰接,所述手提杆安装固定于套筒体顶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提起锅罐且避免烫伤手部,实用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继云
技术研发日:2020.02.18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