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支撑腰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1498发布日期:2020-09-23 01: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支撑腰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靠技术领域,具体为可调节支撑腰靠。



背景技术:

腰靠的靠枕的一种,能够贴合人体腰部,给予人体良好的支撑,可以缓解腰部劳累和疲倦,对腰椎疼痛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不同的椅子,不同的身形,对软硬程度的不同感知需求,所需的腰靠支撑力也不同。

现有的腰靠不便于调节形状和内部饱满度,使用灵活性不足,不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椅子和身形,并且透气性较差,长久使用倚靠背部容易出现闷热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可调节支撑腰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支撑腰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腰靠不便于调节形状和内部饱满度,使用灵活性不足,不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椅子和身形,并且透气性较差,长久使用倚靠背部容易出现闷热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节支撑腰靠,包括腰靠主体、折叠线和软管,所述腰靠主体的上侧设置有上腰背支撑区,且上腰背支撑区的下侧设置有下腰背支撑区,所述腰靠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包裹区,且腰靠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右侧包裹区,所述折叠线设置于左侧包裹区、右侧包裹区与上腰背支撑区、下腰背支撑区之间,且折叠线的两侧安装有隐形拉链,所述软管填充于腰靠主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腰背支撑区、下腰背支撑区、左侧包裹区、右侧包裹区与腰靠主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腰靠主体的整体呈矩形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腰背支撑区、下腰背支撑区、左侧包裹区、右侧包裹区通过折叠线构成可折叠结构,且折叠线呈“h”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侧包裹区和右侧包裹区之间关于腰靠主体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左侧包裹区和右侧包裹区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软管之间为平行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支撑腰靠分为上腰背支撑区、下腰背支撑区、左侧包裹区、右侧包裹区的四个区域,是符合人体工学的h型四分腰靠,两侧区域包裹、托住后腰、向内聚拢分散压力,上下区域增加支撑力度,能够使得腰背部在落座时能够得到有效支撑,缓解久坐不动的腰背酸痛感;

通过折叠线还能够对四个分区进行折叠使用,折叠成卷装时可方便趴睡使用,还能够任意调节腰靠位置,实现舒适倚靠,并可以可以将两侧相对称的腰靠左右收拢,实现集中有力承托,通过隐形拉链的开口便于随时增加腰靠主体内部中空的软管填充物,进行饱满度调整,时刻调节使其更贴近背部,从而给予背部更适合的支撑力;

中空的软管较一般的纤维填充物而言具有高抗压性和高韧性,受到挤压后能够迅速回弹,如小弹簧般具有强韧的支撑力,能够使腰背更放松,并且具有棉质填充物所不具备的高透气性,能够促进腰靠主体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倚靠闷热,在夏季可对该腰靠主体进行整体水洗,保证腰靠主体的长久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侧腰靠收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腰靠主体;2、上腰背支撑区;3、下腰背支撑区;4、左侧包裹区;5、右侧包裹区;6、折叠线;7、隐形拉链;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可调节支撑腰靠,包括腰靠主体1、折叠线6和软管8,其特征在于:腰靠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上腰背支撑区2,且上腰背支撑区2的下侧设置有下腰背支撑区3,腰靠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侧包裹区4,且腰靠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右侧包裹区5,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与腰靠主体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腰靠主体1的整体呈矩形状结构,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通过折叠线6构成可折叠结构,且折叠线6呈“h”形结构,该腰靠主体1分为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的四个区域,是符合人体工学的h型四分腰靠,两侧区域包裹、托住后腰、向内聚拢分散压力,上下区域增加支撑力度,能够使得腰背部在落座时能够得到有效支撑,缓解久坐不动的腰背酸痛感,通过折叠线6还能够对四个分区进行折叠使用,折叠成卷装时可方便趴睡使用,还能够任意调节腰靠位置,实现舒适倚靠;

折叠线6设置于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与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之间,且折叠线6的两侧安装有隐形拉链7,左侧包裹区4和右侧包裹区5之间关于腰靠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左侧包裹区4和右侧包裹区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软管8,可以将两侧相对称的腰靠左右收拢,实现集中有力承托,软管8填充于腰靠主体1的内部,软管8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软管8之间为平行分布,中空的软管8较一般的纤维填充物而言具有高抗压性和高韧性,受到挤压后能够迅速回弹,如小弹簧般具有强韧的支撑力,能够使腰背更放松,并且具有棉质填充物所不具备的高透气性,能够促进腰靠主体1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倚靠闷热。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可调节支撑腰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需求对腰靠主体1进行调整,通过折叠线6还能够对四个分区进行折叠使用,折叠成卷装时可方便趴睡使用,还能够任意调节腰靠位置,实现舒适倚靠,并可以可以将两侧相对称的腰靠左右收拢,实现集中有力承托,缓解腰部酸痛感,并且可根据需要通过隐形拉链7的开口来随时增加腰靠主体1内部中空的软管8填充物,进行饱满度调整,时刻调节使其更贴近背部,从而给予背部更适合的支撑力,在夏季可对该腰靠主体1进行整体水洗,保证腰靠主体1的长久卫生,就这样完成整个可调节支撑腰靠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可调节支撑腰靠,包括腰靠主体(1)、折叠线(6)和软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上腰背支撑区(2),且上腰背支撑区(2)的下侧设置有下腰背支撑区(3),所述腰靠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侧包裹区(4),且腰靠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右侧包裹区(5),所述折叠线(6)设置于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与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之间,且折叠线(6)的两侧安装有隐形拉链(7),所述软管(8)填充于腰靠主体(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与腰靠主体(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腰靠主体(1)的整体呈矩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腰背支撑区(2)、下腰背支撑区(3)、左侧包裹区(4)、右侧包裹区(5)通过折叠线(6)构成可折叠结构,且折叠线(6)呈“h”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包裹区(4)和右侧包裹区(5)之间关于腰靠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左侧包裹区(4)和右侧包裹区(5)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软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撑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8)的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软管(8)之间为平行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节支撑腰靠,包括腰靠主体、折叠线和软管,所述腰靠主体的上侧设置有上腰背支撑区,且上腰背支撑区的下侧设置有下腰背支撑区,所述腰靠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包裹区,且腰靠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右侧包裹区,所述折叠线设置于左侧包裹区、右侧包裹区与上腰背支撑区、下腰背支撑区之间,且折叠线的两侧安装有隐形拉链,所述软管填充于腰靠主体的内部。该可调节支撑腰靠分为上腰背支撑区、下腰背支撑区、左侧包裹区、右侧包裹区的四个区域,是符合人体工学的H型四分腰靠,两侧区域包裹、托住后腰、向内聚拢分散压力,上下区域增加支撑力度,能够使得腰背部在落座时能够得到有效支撑,缓解久坐不动的腰背酸痛感。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银;李勇;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1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