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3993发布日期:2021-05-11 14:4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饮食中经常用到塑料餐盒,尤其是快餐店或者外卖中都需要用到餐盒,但与快速发展的外送餐饮服务不匹配的是,现有市场中环保的塑料餐具大多结构单一简单,只有一层结构,不但不稳定牢固,容易变形,而且如果用该快餐盒来盛装温度较高如90-100℃的汤汁,则极易造成一次性餐具本体发烫,导致在盛装汤液的过程中小心翼翼,避免烫伤自身或液体外溅烫伤他人,甚至在使用者自身本能保护的反应下,将餐具本体连通高温烫液一起掉落在地,从而给餐饮者来较大的使用安全隐患。

此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日常用到的塑料餐具也需具有环保性,以方便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餐具本体,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在其开口处周向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餐具端缘,其结构特点在于:

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包括位于一次性餐具本体内侧的内侧本体层,以及与内侧本体层外侧相对设置的外侧本体层,其中所述内侧本体层的高度小于外侧本体层的高度,且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从而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在所述餐具端缘连接为一体结构,并在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底部与外侧本体层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底部隔热空腔。

优选地,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等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的内侧面嵌合连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小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在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侧面隔热空腔,所述侧面隔热空腔与底部隔热空腔连通而成隔热空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侧本体层与所述外侧本体层之间通过卡扣件进行侧面插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面插扣连接为设置在内侧本体层外侧面的母扣和设置在外侧本体层内侧面的子扣,或置在内侧本体层外侧面的子扣和设置在外侧本体层内侧面的母扣。

优选地,所述内侧本体层、外侧本体层均为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

优选地,所述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包括位于顶层的pbat和位于底层的pcl层,以及位于所述pbat、pcl层之间的pla层。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次性餐具本体的底部或/和侧面设置隔热空腔结构,使得一次性餐具本体具有可隔热的效果,隔热防烫伤效果好,避免了如普通餐具盛装高温汤液或菜品时发烫而导致烫伤或餐具掉落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性餐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针对图1沿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针对图1沿b-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针对图3沿c-c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的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附图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餐具本体100,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100在其开口处周向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餐具端缘,其结构特点在于:

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100包括位于一次性餐具本体内侧的内侧本体层11,以及与内侧本体层11外侧相对设置的外侧本体层12,其中所述内侧本体层11的高度小于外侧本体层12的高度,且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从而将所述内侧本体层11嵌入外侧本体层12内后在所述餐具端缘连接为一体结构,并在所述内侧本体层11的底部与外侧本体层12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底部隔热空腔13。

具体地,内侧本体层11、外侧本体层12通过以下的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连接:

其一,所述内侧本体层11的外径等于外侧本体层12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11嵌入外侧本体层12内后,所述内侧本体层11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12的内侧面嵌合连接为一体结构。其中,内侧本体层11、外侧本体层12的侧面可热合连接为一体结构,也可通过胶粘剂层(如淀粉胶粘剂)连接为一体结构。

其二,所述内侧本体层11的外径小于外侧本体层12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11嵌入外侧本体层12内后,在所述内侧本体层11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1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侧面隔热空腔14,所述侧面隔热空腔14与底部隔热空腔13连通而成隔热空腔结构。

为了使得内侧本体层11、外侧本体层12能够进行紧固来凝结,在所述内侧本体层11与所述外侧本体层12之间通过卡扣件进行侧面插扣连接15,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所述侧面插扣连接15为设置在内侧本体层外侧面的母扣和设置在外侧本体层内侧面的子扣,或置在内侧本体层外侧面的子扣和设置在外侧本体层内侧面的母扣。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日常用到的塑料餐具也需具有环保性,以方便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地,所述内侧本体层11、外侧本体层12均为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所述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包括位于顶层的pbat102和位于底层的pcl层103,以及位于所述pbat、pcl层之间的pla层101。本实用新型全生物降解,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餐具本体,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在其开口处周向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餐具端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包括位于一次性餐具本体内侧的内侧本体层,以及与内侧本体层外侧相对设置的外侧本体层,其中所述内侧本体层的高度小于外侧本体层的高度,且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从而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在所述餐具端缘连接为一体结构,并在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底部与外侧本体层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底部隔热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等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的内侧面嵌合连接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径小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在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侧面隔热空腔,所述侧面隔热空腔与底部隔热空腔连通而成隔热空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本体层与所述外侧本体层之间通过卡扣件进行侧面插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插扣连接为设置在内侧本体层外侧面的母扣和设置在外侧本体层内侧面的子扣,或置在内侧本体层外侧面的子扣和设置在外侧本体层内侧面的母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本体层、外侧本体层均为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隔热可生物降解片材包括位于顶层的pbat和位于底层的pcl层,以及位于所述pbat、pcl层之间的pla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所述的可隔热可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餐具本体,所述一次性餐具本体包括内侧本体层与外侧本体层,其中内侧本体层的高度小于外侧本体层的高度,且内侧本体层的外径等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连接外侧本体层内后,在内侧本体层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的内侧面嵌合连接为一体结构,并在内侧本体层的底部与外侧本体层的底部之间形成一底部隔热空腔,或者内侧本体层的外径小于外侧本体层的内径,通过设置卡扣件进行侧面插扣连接,将所述内侧本体层嵌入外侧本体层内后,在所述内侧本体层的外侧面与外侧本体层的内侧面之间插扣连接而形成一侧面隔热空腔,所述侧面隔热空腔与底部隔热空腔连通而成隔热空腔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孟东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市新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