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地垫

文档序号:29759219发布日期:2022-04-22 10:1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地垫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垫,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脚踏地垫。


背景技术:

2.为了清洁,人们常在日常家居住房入口处使用脚踏地垫,当进入房间时,通过鞋底与地垫的摩擦来除掉鞋底的泥土,从而保持房间的卫生。目前常见的清洁用脚踏地垫的垫体一般呈网眼状或细密的隔栅状,有些还在垫体表面设置一些刷毛状的凸起等,被刮掉的泥土等污物透过垫体直接落在地面上,这种地垫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盛接功能,打扫卫生不方便,垫体表面凸起太短,入户地垫清洁效果一般;并且入户地垫使用周期短,不节约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地垫,适用于日常家居住房领域,制造工艺简单、去污效果好,克服传统入户地垫黏附物不好清理,改进传统入户地垫的清洁效果。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踏地垫,包括底板以及覆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本体,所述本体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为承载面;所述本体为半包围的矩形边框,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内部平行于侧边均匀设置有若干倒置的矩形凸台,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的一端与矩形边框内侧边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双向倒钩;所述底板为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相适应大小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倒置的矩形凸台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与矩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挡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可拼合成一个矩形框;所述凹槽的另一端开口;装配状态下,所述矩形凸台置于凹槽内部,形成了凸起的矩形齿状,所述围挡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围合成一个矩形框,相邻矩形凸台的间隙与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形成落灰的沟槽。
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矩形凸台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与倒置的矩形凸台一体成型。
7.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脚踏地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脚踏地垫装配时形成的矩形齿状能有效地与行人的鞋子地面接触并摩擦沙土等脏污物质并使脏污物脱离鞋底掉落到地垫的沟槽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方便清理,可循环使用,使用周期长;所述矩形凸台22设置的双向倒钩23能有效祛除鞋底脏污,有很好的去污效果。同时本脚踏地垫的本体与底板可拆卸,方便清理。
8.再有,本脚踏地垫的本体2采用塑胶一次注塑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除日常家居住房入户时使用,还可推广到交通车辆入口处等,推广范围广。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脚踏地垫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侧视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俯视图;
17.图8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9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侧视图;
1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俯视图。
20.图中:
21.1-底板、11-凹槽、12-围挡;2-本体、21-矩形边框、22-矩形凸台、23-双向倒钩;3-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图3所示: 一种脚踏地垫,包括底板1以及覆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本体2,所述本体2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为承载面。
23.所述本体2为半包围的矩形边框21(参见图4-图7),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21内部平行于侧边均匀设置有若干倒置的矩形凸台22,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22的一端与矩形边框内侧边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22的顶部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双向倒钩23。
24.所述底板1为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21相适应大小的矩形板(参见图4-图10);所述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倒置的矩形凸台22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作为矩形凸台的滑槽,用于拼装。所述凹槽11的一端设置有围挡12,所述围挡12与矩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挡12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21可拼合成一个矩形框;所述围挡12一是用于提示矩形凸台22安装到位,二是为了保证地垫周边的平整外观美观。所述凹槽11的另一端开口,可作为地垫拼装时的入口。所述底板1的底面是一个平整光滑的表面,粗糙度小,能与地面紧密贴合,在使用中保持地垫的固定。
25.装配状态下,所述矩形凸台22置于凹槽11内部,形成了凸起的矩形齿状,所述围挡12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21围合成一个完整的矩形框,相邻矩形凸台22的间隙与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形成落灰的沟槽3。
26.所述矩形凸台22的高度大于凹槽11的深度,装配状态下,一般矩形凸台22高于矩形板的顶部表面5-10毫米,使形成的矩形齿状能有效地与行人的鞋子地面接触并摩擦沙土等脏污物质并使脏污物脱离鞋底掉落到地垫的沟槽中,方便清理。
27.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21与倒置的矩形凸台22一体成型,可采用塑胶一次注塑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
28.安装使用时,本脚踏地垫的矩形凸台22通过其侧面安装固定在底板1的围挡上,矩形凸台22的底端较长,可镶嵌在底板的矩形凹槽内,实现组装;同时在需要清理时,只需向
左侧把矩形凸台22拉出围挡即可。
29.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记载,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脚踏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覆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本体,所述本体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为承载面;所述本体为半包围的矩形边框,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内部平行于侧边均匀设置有若干倒置的矩形凸台,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的一端与矩形边框内侧边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双向倒钩;所述底板为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相适应大小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倒置的矩形凸台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与矩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挡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可拼合成一个矩形框;所述凹槽的另一端开口;装配状态下,所述矩形凸台置于凹槽内部,形成了凸起的矩形齿状,所述围挡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围合成一个矩形框,相邻矩形凸台的间隙与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形成落灰的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凸台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踏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与倒置的矩形凸台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一种脚踏地垫,包括底板以及覆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本体;所述本体为半包围的矩形边框,所述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内部平行于侧边均匀设置有若干倒置的矩形凸台,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的一端与矩形边框内侧边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作为自由端;所述倒置的矩形凸台的顶部设置方向相反的双向倒钩;所述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倒置的矩形凸台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围挡;装配状态下,所述矩形凸台置于凹槽内部形成凸起的矩形齿状,所述围挡与半包围的矩形边框围合成一个矩形框,相邻矩形凸台的间隙与矩形板的顶部表面形成落灰的沟槽。本脚踏地垫制造工艺简单、去污效果好,克服传统入户地垫黏附物不好清理,改进传统入户地垫的清洁效果。清洁效果。清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