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2.锅具作为厨房中重要的厨具用品,目前市面上的锅具侧壁厚度均相同,有些锅具为薄锅,薄锅具有导热快的优点,但较为考验使用者的能力,容易糊锅,在饭店大厨中使用较多,另一部分为常见的厚锅,目前多数家庭中使用的为这类锅具,厚锅具有存储热量和导热均匀的优点,但厚锅导热较慢。
3.在申请号为cn20122021513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中涉及了一种烹饪锅,该烹饪锅锅体由靠近锅口部分的薄壁区和远离锅口部分的厚壁区组成,导致位于锅口部分的薄壁区存储热量较差,易影响锅体的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薄厚锅分布导致锅体储热和导热性能较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锅具。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厚壁区和薄壁区,所述厚壁区的厚度大于薄壁区的厚度,所述厚壁区和薄壁区间隔设置。
6.采用上述方案,锅体在工作状态时,薄壁区可快速传导热量但受热不均匀,加快食物的烹饪,设置的厚壁区可防止锅体内的食材因为过快的导热,导致糊锅,厚壁区具有存储热和导热均匀的优势,避免了薄壁区加热过快。
7.作为优选,所述厚壁区和薄壁区以锅底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并朝向锅口方向延伸。
8.采用上述方案,厚壁区和薄壁区呈放射状分布的好处在于,便于生产加工。
9.作为优选,所述厚壁区和薄壁区从锅底延伸至锅口。
10.采用上述方案,厚壁区和薄壁区从锅底延伸至锅口,使得锅体整体受热更加均匀,锅底采用现有技术,适用于电磁炉等非明火炉灶。
11.作为优选,所述厚壁区和薄壁区均从锅底圆心处延伸至锅体开口处。
12.采用上述方案,厚壁区和薄壁区从锅底圆心延伸至锅口,使得锅体整体受热更加均匀,适用于明火炉灶。
13.作为优选,所述厚壁区包括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沿厚壁区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厚壁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壁的厚度。
14.采用上述方案,将厚壁区设置由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使得第一厚壁的导热速度慢于第二厚壁,使得第二厚壁的导热速度慢于薄壁区。
15.作为优选,所述厚壁区与厚壁区呈弧形过渡设置,第一厚壁与第二厚壁呈弧形过渡设置。
16.采用上述方案,弧形过渡设置的好处在于,没有直角,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
17.作为优选,第一厚壁的厚度为3.5~5mm,第二厚壁的厚度为3~4mm。
18.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在该厚度范围区间内时,厚壁区即有储热又保证导热均匀。
19.作为优选,第一厚壁的厚度为4mm,第二厚壁的厚度为3mm。
20.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为该厚度时,厚壁区储热和导热效果最为均衡。
21.作为优选,薄壁区的厚度为1.5~2.5mm。
22.采用上述方案,薄壁区在该厚度范围区间内时导热效果较好。
23.作为优选,薄壁区的厚度为2mm。
24.采用上述方案,薄壁区导热效果最佳。
2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锅体在工作状态时,薄壁区可快速传导热量但受热不均匀,加快食物的烹饪,设置的厚壁区可防止锅体内的食材因为过快的导热,导致糊锅,厚壁区具有存储热和导热均匀的优势,避免了薄壁区加热过快,将厚壁区设置由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使得第一厚壁的导热速度慢于第二厚壁,使得第二厚壁的导热速度慢于薄壁区,厚壁区和薄壁区间隔设置即保证了锅体的储热和导热,使得锅体导热均匀,使得烹饪的食物整体效果更加。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一中一种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二中一种锅具的仰视图。
28.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锅体;2、厚壁区;3、薄壁区;201、第一厚壁;202、第二厚壁。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实施例一:
31.一种锅具,参见图1,包括锅体1,锅体1外侧壁包括厚壁区2和薄壁区3,厚壁区2的厚度大于薄壁区3的厚度,厚壁区2和薄壁区3两者互相间隔设置,厚壁区2和薄壁区3均以锅底为中心,厚壁区2和薄壁区3以锅底边缘为起点呈放射状朝向锅口方向延伸设置,厚壁区2和薄壁区3均延伸至锅体1开口,厚壁区2与薄壁区3呈均匀分布设置。
32.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锅体1底部未设置有厚壁区2和薄壁区3,锅体1底部为传统的覆底片形状,厚壁区2和薄壁区3互相间隔设置形成锅体1外侧壁,厚壁区2与薄壁区3呈弧形过渡设置,弧形过渡设置的好处在于,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
33.锅体1在工作状态时,薄壁区3可快速传导热量但受热不均匀,加快食物的烹饪,设置的厚壁区2可防止锅体1内的食材因为过快的导热,导致糊锅,厚壁区2具有存储热和导热均匀的优势,避免了薄壁区3加热过快,厚壁区2 包括第一厚壁201和第二厚壁202,第一厚壁201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壁202的厚度,第二厚壁202和第二厚壁202沿厚壁区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厚壁 201和第二厚壁202也呈弧形过渡,便于清洗,将厚壁区2设置由第一厚
壁201 和第二厚壁202,使得第一厚壁201的导热速度慢于第二厚壁202,使得第二厚壁202的导热速度慢于薄壁区3。
34.第一厚壁201的厚度为3.5~5mm,第二厚壁202的厚度为3~4mm,当第一厚壁201的厚度为4mm,第二厚壁202的厚度为3mm,使得厚壁区2既有较好的存储热效果和导热均匀效果最佳。
35.薄壁区3的厚度为1.5~2.5mm,当薄壁区3的厚度为2mm,时,薄壁区3导热效果最佳。
36.厚壁区2和薄壁区3间隔设置即保证了锅体1的储热和导热,使得锅体1 导热均匀,使得烹饪的食物整体效果更加。
37.实施例二:
3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厚壁区2和薄壁区3 以锅底圆心为起点呈放射状朝向锅体1开口方向延伸设置,厚壁区2和薄壁区3 均延伸至锅体1开口,厚壁区2与薄壁区3呈均匀分布设置,实施例一锅底未设有厚壁区2和薄壁区3其主要适用于电磁炉,也可适用于明火炉灶,本实施例中锅底和侧壁均设有厚壁区2和薄壁区3,仅可适用于明火,在使用明火时,本实施例的方案保温和导热效果更加。
技术特征:1.一种锅具,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厚壁区(2)和薄壁区(3),所述厚壁区(2)的厚度大于薄壁区(3)的厚度,所述厚壁区(2)和薄壁区(3)间隔设置,所述厚壁区(2)和薄壁区(3)以锅底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并朝向锅口方向延伸,所述厚壁区(2)和薄壁区(3)从锅底延伸至锅体(1)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区(2)和薄壁区(3)均从锅底圆心处延伸至锅体(1)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区(2)包括第一厚壁(201)和第二厚壁(202),第一厚壁(201)和第二厚壁(202)沿厚壁区(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厚壁(201)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壁(202)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区(2)与厚壁区(2)呈弧形过渡设置,第一厚壁(201)与第二厚壁(202)呈弧形过渡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厚壁(201)的厚度为3.5~5mm,第二厚壁(202)的厚度为3~4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厚壁(201)的厚度为4mm,第二厚壁(202)的厚度为3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薄壁区(3)的厚度为1.5~2.5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薄壁区(3)的厚度为2mm。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公开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厚壁区和薄壁区,所述厚壁区的厚度大于薄壁区的厚度,所述厚壁区和薄壁区间隔设置,所述厚壁区和薄壁区以锅底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并朝向锅口方向延伸,所述厚壁区包括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第一厚壁和第二厚壁沿厚壁区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厚壁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壁的厚度。壁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壁的厚度。壁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壁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程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信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