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8526发布日期:2022-06-21 22: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食物烹饪设备如多功能料理机、集成灶、电饭煲、压力锅等,对锅体的加热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锅体底部设置厚膜加热元件,厚膜加热元件利用耦合结构实现锅体和机体的电气连接,这种结构的料理机,其锅体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厚膜加热元件成本高,工工艺成本也较高,并且锅体组件重量大,取放时操作不便;还有一种方式,将发热组件和锅体进行分离,机体内设置有发热盘等发热装置,将锅体放置在发热装置上实现热传导加热,这种方式较普遍,但锅体组件适用的灵活性低,即锅体底部必须设置与发盘盘配合的盘面,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锅体组件取放方便、成本低、加热效率高的烹饪设备。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该锅体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烹饪容腔的锅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锅内胆外表面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将锅内胆的底部和部分外侧壁包裹在内。
5.作为优选,所述发热元件呈碗状,碗状发热元件从锅内胆的底部开始向上将锅内胆包裹在内。
6.所述发热元件为可以电发热管,电发热管焊接在锅内胆的外表面。
7.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包裹在锅内胆及电发热管件外的锅内胆壳体,锅内胆壳体内部设有与电发热管件适配的限位卡槽。
8.所述锅内胆顶部设有开口,该开口外沿设有翻边,所述锅内胆壳体顶部也设有开口,所述翻边与锅内胆壳体的顶部开口之间设有密封衬垫。
9.所述发热元件也可以为电发热盘或电磁发热盘,电发热盘或电磁发热盘焊接在锅内胆的外表面。
10.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的电接端子。
11.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锅体组件的机体,机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接端子配合的电接插件。
12.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锅内胆内部的搅拌刀组,搅拌刀组的转轴密封连接在锅内胆的底部,所述机体内设有与搅拌刀组的转轴连接的、用于驱动搅拌刀组旋转的驱动电机。
13.所述机体上设有锅体放置槽,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设置于锅体放置槽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发热元件与锅内胆固定在一起,可采用
成本低的加热元件,且烹饪速度快,锅体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烹饪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烹饪设备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烹饪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18.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锅体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锅体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2、3所示的烹饪设备,包括机体1和锅体组件,机体1上设有锅体放置槽11,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设置于锅体放置槽11内。锅体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烹饪容腔的锅内胆2,固定设置在锅内胆2外表面的发热元件3,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将锅内胆的底部和部分外侧壁包裹在内。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3为电发热管,其呈碗状,碗状电发热管从锅内胆的底部开始向上将锅内胆包裹在内。电发热管通过点焊的方式焊接在锅内胆的外表面,与锅内胆固定成一体,锅内胆及电发热管外包裹有锅内胆壳体4,锅内胆壳体4可以起到隔热和美观的作用,锅内胆壳体4内设计有与发热管适配的限位卡槽,便于焊接有发热管的锅内胆的装配;锅内胆2顶部设有开口,该开口外沿设有翻边,锅内胆壳体4顶部也设有开口,所述翻边与锅内胆壳体的顶部开口之间设有密封衬垫5;锅体组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发热元件3电连接的电接端子6,机体1上设有与所述电接端子6配合的电接插件8。锅内胆2内部的搅拌刀组9,搅拌刀组9的转轴密封连接在锅内胆的底部,搅拌刀组9的转轴下端连接有上耦合件7,所述机体1内设有与搅拌刀组的转轴连接的、用于驱动搅拌刀组旋转的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上连接有下耦合件12,上耦合件7能与下耦合件12耦合连接。
24.上述实施例中,碗式发热管的材质和加工工艺以及管径参数可通用小家电领域内的普通发热管,功率可根据主锅容积设计在800w-1300w,具体的,如锅内胆容积为6.0l,功率可设计1200w。这种结构的锅体组件,锅内胆可以采用铝合金材质,锅内胆和发热管成本低,锅体组件轻便易取放,碗式发热管发热面积大,铝合金锅内胆导热速度快,可缩短烹饪时间;锅体组件适用性广,不受机体上的热源限制,可匹配不同机体平台。
25.实施例二
26.与实施例一不大是,发热元件3为电发热盘,电发热盘呈碗状,整体贴合在锅内胆的底部及下侧外表面,并通过焊接工艺与锅内胆2固定成一体,锅内胆2的外侧没有设置锅内胆壳体,参见图4所示。
27.实施例三
28.与与实施例二不大是,发热元件3为电磁发热盘,电磁发热盘呈碗状,整体贴合在锅内胆的底部及下侧外表面,并通过焊接工艺与锅内胆2固定成一体,参见图5所示。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该锅体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烹饪容腔的锅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锅内胆外表面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将锅内胆的底部和部分外侧壁包裹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呈碗状,碗状发热元件从锅内胆的底部开始向上将锅内胆包裹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电发热管,电发热管焊接在锅内胆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包裹在锅内胆及电发热管件外的锅内胆壳体,锅内胆壳体内部设有与电发热管件适配的限位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内胆顶部设有开口,该开口外沿设有翻边,所述锅内胆壳体顶部也设有开口,所述翻边与锅内胆壳体的顶部开口之间设有密封衬垫。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电发热盘或电磁发热盘,电发热盘或电磁发热盘焊接在锅内胆的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发热元件电连接的电接端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锅体组件的机体,机体上设有与所述电接端子配合的电接插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锅内胆内部的搅拌刀组,搅拌刀组的转轴密封连接在锅内胆的底部,所述机体内设有与搅拌刀组的转轴连接的、用于驱动搅拌刀组旋转的驱动电机。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锅体放置槽,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设置于锅体放置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该锅体组件包括内部形成有烹饪容腔的锅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锅内胆外表面的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至少将锅内胆的底部和部分外侧壁包裹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发热元件与锅内胆固定在一起,可采用成本低的加热元件,且烹饪速度快,锅体适用性广。锅体适用性广。锅体适用性广。


技术研发人员:姚青 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6/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