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油盘

文档序号:30255347发布日期:2022-06-02 02:1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油盘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盘体结构设计领域,其具体为一种漏油盘。


背景技术:

2.不仅食堂或者饭店里有含有油量较大的菜品,人们家里做饭时也经常有含有油较多的食物,比如说油焖茄子、地三鲜、蛋炒饭等,在使用普通餐具盛放这类油量比较大的食物时,油会在盘子中大量积聚,特别是在盘子的底部。在吃饭时,盘底的油会逐渐显露出来,给人感觉食物中的油越来越多,影响食物的美观程度和食物的口感,进而影响食欲,人们在此时常常会选择倒掉剩下的食物,造成食物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漏油盘,对于此漏油盘,在盛食物前,使用者可以先调整好漏油塞的安装位置,从而将食物中的油从盘子底部漏出,不再会因为食物中的油而降低食物的美观程度和食物的口感,最终达到减少对食物的浪费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油盘,包括盘沿、盘底、盘底立板、漏油塞和盛油盒,所述的盘底中间部分设有一个3号盘底漏油孔,所述的3号盘底漏油孔为通孔,所述的漏油塞安装在该3号盘底漏油孔中,所述盛油盒安装在所述盘底立板内部。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通过上下调节漏油塞的安装位置,来实现漏油或者不漏油。当漏油塞安装至最上端时,漏油塞上的2号漏油孔会高于盘底上部,盘中的油汤可以进入漏油塞上的2号漏油孔中,顺着1号漏油孔可以流到盛油盒中。当漏油塞顶部的安装位置不高于盘底最低处时,漏油塞上的2号漏油孔处于盘底的3号盘底漏油孔中,所以油不会漏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漏油塞上设有1号漏油孔和2号漏油孔,2号漏油孔为通孔,1号漏油孔贯穿到2号漏油孔中,油能够通过2号漏油孔流入1号漏油孔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漏油塞的材料为可用于食品中的橡胶,所述盘底上部为斜面,所述盘底中间位置设有3号盘底漏油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漏油塞从所述盘底的下方安装,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是否需要漏油,对漏油塞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漏油塞上设置有拉环,拉环属于漏油塞的一部分,便于漏油塞的安装与拆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盛油盒为圆形,其侧面设有盛油盒限位条,盛油盒限位条在圆周上对称布置,共两段,每段盛油盒限位条的长度略小于此圆周周长的四分之一,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旋转就可以完成盛油盒的安装与拆卸。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盘底立板的内侧装有盘底立板限位条,盘底立板限位条在圆周上对称布置,共两段,每段盘底立板限位条的长度略小于此圆周周长的四分之一。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漏油盘的整体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漏油塞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盛油盒的三维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盘底立板、盘沿和盘底的装配体的剖视图;
17.附图标记:
18.1-盘沿;2-漏油塞;3-盘底;4-盛油盒;5-盘底立板;
19.9-2号漏油孔;10-1号漏油孔;11-拉环;25-盛油盒限位条;30-盘底立板限位条;31-3号盘底漏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油盘,其包括盘沿1、漏油塞2、盘底3、盛油盒4和盘底立板5,所述的漏油塞2安装在所述盘底3的3号盘底漏油孔31上,所述盛油盒4安装在所述盘底立板5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盛食物前,先安装漏油塞2,当漏油塞2的2号漏油孔9安装位置高于3号盘底漏油孔31的顶部时,油会流入盛油盒4内,当漏油塞的2号漏油孔9安装位置低于3号盘底漏油孔31的顶部时,油不会流入盛油盒4内,盛油盒4上设置有盛油盒限位条25,盘底立板5上设有盘底立板限位条30,使用时只需旋转就可以完成盛油盒4在盘底立板5上的安装与拆卸。
22.进一步地,盘底3上部为斜面,可以助于油聚集到盘底3中心,漏油塞2的材质为可用于食品中的橡胶,其上设置有拉环9,用于安装与拆卸漏油塞2。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油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沿(1)、盘底(3)、盘底立板(5)、漏油塞(2)和盛油盒(4),所述的盘底(3)中间部分设有一个3号盘底漏油孔(31),所述的3号盘底漏油孔(31)为通孔,所述的漏油塞(2)安装在该3号盘底漏油孔(31)中,所述盛油盒(4)安装在所述盘底立板(5)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油塞(2)上设有1号漏油孔(10)和2号漏油孔(9),2号漏油孔为通孔,1号漏油孔贯穿到2号漏油孔中,油能够通过2号漏油孔(9)流入1号漏油孔(1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油塞(2)的材料为可用于食品中的橡胶,所述盘底(3)上部为斜面,所述盘底(3)中间位置设有3号盘底漏油孔(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油塞(2)从所述盘底(3)的下方安装,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是否需要漏油,从而对所述漏油塞(2)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油塞(2)上设置有拉环(11),拉环(11)属于漏油塞(2)的一部分,便于安装与拆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油盒(4)为圆形,其侧面设有盛油盒限位条(25),所述的盘底立板(5)的内侧装有盘底立板限位条(30),盘底立板限位条(30)和盛油盒限位条(25)都在圆周上对称布置,都为两段,每段盘底立板限位条(30)和盛油盒限位条(25)的长度都略小于各自所在圆周周长的四分之一,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旋转就可以完成盛油盒(4)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新型漏油盘,包括盘沿、盘底、盘底立板、漏油塞和盛油盒,所述的盘底中间部分设有3号盘底漏油孔,所述的漏油塞安装在3号盘底漏油孔中,漏油塞上设有1号漏油孔和2号漏油孔,所述盛油盒安装在所述盘底立板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者可以上下调节漏油塞的安装位置,来实现漏油或者不漏油。当漏油塞安装至最上端时,漏油塞上的2号漏油孔会高于3号盘底漏油孔上部,盘中的油汤可以进入漏油塞上的2号漏油孔中,再流入1号漏油孔,最后可以流到盛油盒中。安装时,若漏油塞上的2号漏油孔的没有高于3号盘底漏油孔上部,则此装置此时不漏油。操作非常简单,清洗非常方便。非常方便。非常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商允跃 危卫华 马健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