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5345发布日期:2022-09-27 22:1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家用布艺清洁机不具有烘干功能。当使用布艺清洁的喷液功能和吸尘功能后,清理的物件表面仍旧是湿的,需要等待表面自然干燥或使用其他干燥设备,等待时间及更换设备时间长、用户体验差。
3.公开号为cn212913099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洗地机器人及其地面烘干结构,地面烘干结构包括发热机构和烘干机构,通过将发热机构产生的热量引导至烘干机构进而对地面烘干。需要设置专门的发热机构产生热风进行烘干,成本较高,且发热机构产生的热风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对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抽吸驱动机构本身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外界冷气流加热后排出,对待清洁表面进行烘干/干燥处理;且能够利用不同的气流进行表面烘干,满足用户的不同烘干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清水箱、污水箱、抽吸驱动机构和手柄组件,所述清水箱、污水箱和抽吸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抽吸驱动机构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手柄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抽吸驱动机构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气流风道,所述进风口引入的气流经过所述气流风道后具有一定热量并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道切换机构以选择性的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或关闭。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通过在抽吸驱动机构内设置气流风道,并在手柄组件上设置与气流风道连通的排气口,可以充分利用抽吸驱动机构本身在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将外界冷气流加热后排出,无需再增加额外的气流产生机构及发热装置,便能对待清洁表面进行烘干/干燥处理,且不会对待清洁表面造成损坏;同时,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风道切换机构,以选择性的将出风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或关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的气流排出进行表面烘干,实现不同烘干功能的快速切换,或者在烘干或清洁功能之间进行切换,提高表面清洁装置的功能多样性,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风道,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风道,通过设置连通不同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不同气流风道,可以利用在不同气流风道内加热的不同温度的热风对不同的待清洁表面进行烘干,以适用不同的烘干场景,实现烘干功能的多样化。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吸驱动机构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所述扇叶工作的动力部
件,所述扇叶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风道的路径之中,以使自所述第一进风口引入的气流经过所述扇叶后具有一定的热量,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
9.所述动力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风道的路径之中,以使自所述第二进风口引入的气流经过所述动力部件后具有一定的热量,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可以利用抽吸驱动机构内不同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对从不同进风口引入不同气流风道内的冷风进行加热,进而通过不同的出风口排出,实现不同温度热风的独立排出,以满足不同的烘干需求,且各气流风道内的热风不会相互影响,保证抽吸驱动机构的可靠运行。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的风量大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风量,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的风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排出的风的温度。可以利用不同出风口排出的不同风量和不同温度的热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针对性烘干,提高烘干效果。第一出风口排出的热风风量大、温度低,可以适用于要求风量大不能被高温烘干的场景(如自然风干);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热风风量相对于第一出风口排出的热风风量较小,但是温度较高,可以适用于要求快速烘干的待清洁表面场景,或者适用于可以耐受高温的待清洁表面场景等。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切换机构为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或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风道换向阀,所述风道换向阀包括换向进口以及与所述换向进口分别连通的第一换向出口和第二换向出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向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出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出口与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散风口连通,所述风道换向阀能够切换所述换向进口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以及所述换向进口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之间的导通状态。通过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或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风道换向阀,能够实现气流流向的快速换向,且拆装方便、成本较低。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不同侧,所述风道换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或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或者,
13.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所述第二出风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所述换向进口。便于不同温度的气流从不同侧分别流出或流出后混合,避免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冷风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散热风在机壳内混,形成对流,对抽吸驱动机构造成影响,避免提高噪音。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同侧,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同一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连接,仅需设置一个风道换向阀即可对从不同出风口排出的热风进行混合,并根据适用场景进行风道切换,并降低成本。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吸驱动机构内设有隔板,以将用于烘干的所述气流风道划分为所述第一气流风道和第二气流风道。通过隔板将两个风道隔开,可以有效避免不同风道内的风对流,对抽吸驱动机构造成影响,且风道形成方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侧壁;
17.所述第一气流风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风道为围绕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周向设置的
环形风道,并分别位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的上下两侧。可以从抽吸机构的顶部引入大量用于进行烘干的冷风,并从抽吸机构的底部引入散热风,在分别利用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风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风道的路径之中的扇叶和动力部件对不同的风进行加热后从抽吸驱动机构的侧壁排出,气流风道相互独立,且流向明确,保证加热后的热风快速排出进行烘干的同时,避免不同的风上下风对流,对抽吸机构造成影响,提高抽吸驱动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还设有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能够对从所述出风口排出的具有一定热量的气流进行再加热,并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通过加热部件可以将从出风口排出的不同的气流快速加热至所需的温度,提高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机体或所述手柄组件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加热部件进行布置,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例如,加热部件布置在手柄组件内时,可以降低机体的整机尺寸,便于用户携带,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污水箱连通的抽吸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中的一个与所述抽吸口经过所述污水箱后连通。可以充分利用抽吸驱动机构以同时实现表面清洁和烘干功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与所述手柄组件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所述抽吸口和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手柄组件的清洁头处,所述连接软管内并排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抽吸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风道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气口的出风风道;
22.所述手柄组件靠近所述清洁头的位置还设有喷水口,所述手柄组件和所述连接软管内设有连接所述喷水口和所述清水箱的清水管路。连接软管便于手柄组件相对于手持部的伸缩,便于用户手持进行清洁,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且能够将吸污、烘干以及清洁功能集成在手柄组件,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第一手柄组件和第二手柄组件,所述第一手柄组件和第二手柄组件分别与机体通过连接软管连接;
24.所述第一手柄组件的清洁头处设有抽吸口及喷水口,所述第一手柄组件与所述机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软管内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抽吸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或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风道,及用于连接所述喷水口和所述清水箱的清水管路;
25.所述第二手柄组件与所述机体连接的第二连接软管中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风道。通过设置不同的手柄组件并在对应的手柄组件内设置相应的管道实现分别实现烘干和表面清洁功能,在现有第一手柄组件的基础上增加第二手柄组件即可,结构合理,且加工制造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改进成本;同时,方便用户利用不同的手柄组件实现不同的功能。
附图说明
26.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
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2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主视截面图(包含气流流向);
29.图3为表面清洁装置的侧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30.图4(a)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和风道切换机构第一配合示意图;
31.图4(b)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和风道切换机构第一配合示意图;
32.图4(c)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和风道切换机构第一配合示意图;
33.图4(d)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和风道切换机构第一配合示意图;
34.图4(e)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和风道切换机构第一配合示意图;
35.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和风道切换机构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抽吸驱动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风道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表面清洁装置的主视截面图;
39.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40.图10为图9中a-a向的剖视图;
41.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42.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污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包含气流流向);
43.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另一方向立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44.图14为图9中b-b向的剖视图;
45.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另一方向的主视截面图;
46.图16为图15中手柄组件的放大剖视图。
47.附图标记:
48.1-机体、11-散风口;2-清水箱;3-污水箱、31-第一连接口、32-第二连接口、33-挡板;4-抽吸驱动机构、411-第一进风口、412-第二进风口、421-第一出风口、422-第二出风口、431-第一气流风道、432-第二气流风道、44-扇叶、45-动力部件、46-第一隔板、461-通孔、47-壳体、471-安装罩、472-安装罩上盖、473-安装罩下盖、48-第二隔板;5-手柄组件、51-排气口、52-抽吸口、53-喷水口;6-风道切换机构、61-换向进口、62-第一换向出口、63-第二换向出口、64-调节旋钮、65-卡扣;71-第一管路、72-第二管路;8-加热部件、81-加热进口、82-加热出口;9-连接软管;
49.20-散风风道;30-进风风道、301-第一进风管、302-第二进风管、303-第三进风管;40-出风风道;50-清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51.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
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52.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53.图1至图1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1、清水箱2、污水箱3、抽吸驱动机构4和手柄组件5,所述清水箱2、污水箱3和抽吸驱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机体1,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手柄组件5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排气口51,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气流风道,所述进风口引入的气流经过所述气流风道后具有一定热量并通过所述排气口51排出,所述出风口处设有风道切换机构6以选择性的与所述排气口51连通或关闭。
5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通过在抽吸驱动机构4内设置气流风道,并在手柄组件5上设置与气流风道连通的排气口51,可以充分利用抽吸驱动机构4本身在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将外界冷气流加热后排出,无需再增加额外的气流产生机构及发热装置,便能对待清洁表面(例如布艺表面、地面、墙面等)进行烘干/干燥处理,且不会对待清洁表面造成损坏;同时,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风道切换机构6,以选择性的将出风口与所述排气口51连通或关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的气流排出进行表面烘干,实现不同烘干功能的快速切换,或者在烘干或清洁功能之间进行切换,提高表面清洁装置的功能多样性,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55.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表面可以为利用抽吸驱动机构4清洁后的表面,也可以为待清洁表面。表面清洁装置为擦地机等时,可以先对表面进行润湿清洁,然后将清洁后的表面进行烘干,实现表面的快速烘干;表面清洁装置为吸尘器等时,可以先将待清洁表面进行烘干(湿润的污物容易粘附在表面,不容易被吸入吸尘器),然后,将表面干燥的污物吸入吸尘器中进行清洁,提高吸尘效果。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a)至图4(e)所示,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411和第二进风口412,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所述第一进风口411和第一出风口421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风道431,所述第二进风口412和第二出风口422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风道432。
57.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抽吸驱动机构4设置不同的气流风道,可以利用抽吸驱动机构4工作时不同部件产生的不同热量,对经过不同的气流风道的冷风进行加热,将冷风加热至不同的温度,满足不同的烘干需求。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至图4(e)、以及图6所示,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包括扇叶44和用于驱动所述扇叶44工作的动力部件45,所述扇叶44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风道431的路径之中,以使自所述第一进风口411引入的气流经过所述扇叶44后具有一定的热量,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421排出;
59.所述动力部件45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风道432的路径之中,以使自所述第二进风口
412引入的气流经过所述动力部件45后具有一定的热量,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422排出。
60.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扇叶44工作产生的第一热量对从第一进风口411引入第一气流风道431内的冷风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421排出;同时,可以利用动力部件45工作产生的第二热量对从第二进风口412引入第二气流风道432内的冷风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从第二出风口422排出,以根据抽吸驱动机构4内不同部件的工作为表面烘干提供不同温度的热气流。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421排出的风量大于所述第二出风口422排出的风量,所述第二出风口422排出的风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出风口421排出的风的温度。
62.扇叶44工作时能够将冷风加热至30—60℃,且扇叶44工作能够将外界大量的冷风通过第一进风口411引入第一气流风道431中,第一气流风道431内的冷风经加热后温度较低,风量较大,适用于要求风量大不能被高温烘干的场景(如自然风干);动力部件45工作时能够将冷风加热至60—80℃,该部分风主要为散热风,因此,第二气流风道432内的冷风经加热后温度较高,风量较小,适用于要求快速烘干的待清洁表面场景或可以耐受高温的待清洁表面场景。
63.可以理解的是,扇叶44工作将冷风引入时,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因此,扇叶44工作产生的风的温度较低;而动力部件45驱动扇叶44工作时,由于转子转动快,以及电路中电阻集中在抽吸驱动机构4内靠近动力部件45的位置,导致抽吸驱动机构4内靠近动力部件45的位置的温度比靠近扇叶44的位置的温度高,因此,第一气流风道431内热风的温度较高,且扇叶44部分排出的风量较大,而动力部件45的散热风的风量不大。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至图4(e)以及图6所示,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内设有隔板第一隔板46,以将所述气流风道划分为第一气流风道431和第二气流风道432。
65.通过第一隔板46将抽吸驱动机构4内的气流风道划分为独立的第一气流风道431和第二气流风道432,便于风道的形成,且便于具有不同温度的气流的独立排出。
66.具体实施中,也可以通过设置管路等以形成第一气流风道431和第二气流风道432。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411设置在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顶部,所述第二进风口412设置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设置在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侧壁;
68.所述第一气流风道431和所述第二气流风道432为围绕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风道,分别位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上下两侧。
69.如图4(a)至图4(e)以及图6所示,抽吸驱动机构4还包括壳体47,扇叶44和动力部件45上下连接于一体安装于壳体47内,扇叶44和动力部件45与壳体47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环形风道,水平的第一隔板46将环形风道划分为位于壳体47内上下两侧的第一气流风道431和所述第二气流风道43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抽吸驱动机构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进风口411和第二进风口412,并在抽吸驱动机构4的侧壁设置第一出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通过设置在壳体47内的隔板形成第一气流风道431和所述第二气流风道432,便于顶部进风和底部进风的独立排出,便于对不同的气流进行控制,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另外,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独立的气流风道,能够避免顶部进风和底部进入的散热风在抽吸驱动机构4内对流,对抽吸驱动机构4造成影响,并避免提高噪音。
70.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411和第二进风口412也可以设置在壳体47的左右两侧,或进风口中的一个设置在壳体47的顶部,另一个设置在壳体47的侧壁等,具体设置位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公开不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进风口411和第二进风口412设置在壳体47的顶部和底部,并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47的侧壁,便于不同独立风道的形成,且气流流向明确,能够实现不同气流的可靠控制。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至图4(e)、以及图5至图7所示,所述风道切换机构6为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或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风道换向阀,所述风道换向阀包括换向进口61以及与所述换向进口61分别连通的第一换向出口62和第二换向出口63,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换向进口61连通,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与所述排气口51连通,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与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散风口11连通,所述风道换向阀能够切换所述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以及所述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之间的导通状态。
72.具体地,当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导通时,可以将出风口42排出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通过连通出风口和排气口51的风道排出至表面,对表面进行烘干;当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时,可以将出风口42排出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通过设于机体1上的散风口11排出至外界,以进行散热,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7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道换向阀能够快速调节出风口和设置在手柄组件5上的排气口51之间的连通状态,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将对应的加热后的气流排出,实现不同功能的快速切换,提高产品的功能多样性,且通过风道换向阀可以实现气流流向的快速、方便切换,结构合理、紧凑。
74.如图3所示,散风口11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且散风口11与第二进风口412对应设置,以便将外部冷风快速引入抽吸驱动机构4内利用动力部件45工作产生的热量对该部分冷风进行加热进行,从而实现动力部件45的快速散热;同时,可以将加热后的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热风)通过第二出风口422排出抽吸驱动机构4外,利用该气流进行表面烘干或直接将其通过连通第二出风口422和散风口11的散风风道20排出至机体1外,保证动力部件45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保证抽吸驱动机构4的可靠工作。扇叶44工作加热的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热风)通过第一出风口421排出抽吸驱动机构4外后,也可通过散风风道20和散风口11排出至机体1外。
75.如图6所示,壳体47包括安装罩471以及分别设于安装罩471的上下两侧的安装罩上盖472和安装罩下盖473,第一进风口411开设于安装罩上盖472,第一进风口411开设于安装罩下盖473,且第二进风口412与开设于机体1底部的散风口11相对设置,方便各部件的安装,以及方便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开口。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第一出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设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不同侧,所述风道换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421或所述第二出风口422处,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421或所述第二出风口422连接。
77.具体地,可以根据安装在同一出风口处的风道换向阀的切换,切换表面清洁装置的不同功能。例如,当需要进行表面烘干时,可以将安装在上述任一出风口处的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导通、将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的导通截止,而当需要进行表面清洁时,将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的导通截止、将换向进
口61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从而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例如是否需要进行烘干、利用哪部分加热后的气流进行烘干)。
78.如图4(a)所示,当风道换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421处时,可以对第一气流风道431内加热后的气流流向进行切换,当需要利用第一气流风道431流出的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进行表面烘干时,可以将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导通,将换向进口61和第二换向出口63的导通截止,使得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从第一换向出口62流出,并通过排气口51排出至待清洁表面。当不需要利用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进行表面烘干时,可以将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将换向进口61和第一换向出口62的导通截止,使得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从第二换向出口63流出至抽吸驱动机构4外,并通过散风口11排出至机体1外。动力部件45工作加热的风量较少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散热风)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出风口422排出抽吸驱动机构4外,进而通过散风口11排出至机体1外。本实施例主要适用于要求风量大不能被高温烘干的场景(如自然风干)。
79.如图4(b)所示,当风道换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422处时,可以对第二气流风道432内加热后的气流流向进行切换,当需要利用第二气流风道432流出的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进行表面烘干时,可以将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一换向出口62导通,将换向进口61和第二换向出口63的导通截止,使得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从第一换向出口62流出至抽吸驱动机构4外,并通过排气口51排出至待清洁表面。当不需要利用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进行表面烘干时,可以将换向进口61和所述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将换向进口61和第一换向出口62的导通截止,使得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从第二换向出口63流出至抽吸驱动机构4外,并散风口11排出至机体1外。第一气流风道431内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出风口421排出至抽吸驱动机构4外,进而通过散风口11排出至机体1外。本实施例主要适用于要求快速烘干的待清洁表面场景或可以耐受高温的待清洁表面场景,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烘干或能够将待清洁表面完全烘干。
8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出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处分别安装风道换向阀以在进行表面烘干时,调节对应的气流流向,利用不同的气流进行表面烘干,实现烘干功能的多样化。
81.例如,在第一出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处均安装风道换向阀时,可以通过对不同风道换向阀的导通状态进行切换,实现不同烘干功能的切换,当第一出风口421、第一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一风道换向阀的第一换向出口62导通,第一出风口421、第一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一风道换向阀的第二换向出口63的导通截止;且第二出风口422、第二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二风道换向阀的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第二出风口422、第二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二风道换向阀的第一换向出口62的导通截止时,可以利用第一气流风道431内排出的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对表面进行烘干,并将第二气流风道432内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快速排出进行散热。而当第一出风口421、第一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一风道换向阀的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第一出风口421、第一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一风道换向阀的第一换向出口62的导通截止;且第二出风口422、第二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二风道换向阀的第一换向出口62导通,第二出风口422、第二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和第二风道换向阀的第二换向出口63导通截止时,可以利用第二气流风道432内排出的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对表面进行烘干,并将第一气流风道431内具有第一
温度的气流排出机体1外进行散热,从而实现不同烘干功能的切换。
8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所述第一出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设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不同侧,所述第一出风口421通过第一管路71连接至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所述第二出风口422通过第二管路72连接至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所述换向进口61。
83.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第一温度的气流和具有第二温度的气流进行混合,然后通过风道换向阀的换向将混合气流通过排风口31排出,以提供更多的风量和较高的温度对待清洁表面进行烘干,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和烘干效果;或者将混合气流通过散风口11排出至机体1外。
8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d)和图4(e)所示,所述第一出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设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同侧,所述第一出风口4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422均与同一所述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同一风道换向阀即可将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进行混合,且无需设置连接管路,布置合理、紧凑,且可以有效缩短整个烘干用气流风道的长度,提高烘干效率。
85.如图4(d)所示,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可以在抽吸驱动机构4内混合后再进入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具体地,可以在靠近出风口42的第一隔板46上开设通孔461,以使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在抽吸驱动机构4内混合后再排出。
86.如图4(e)所示,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可以在抽吸驱动机构4外进行混合。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壳体47上开设出风口,并通过设置在出风口内的第二隔板48,通过第二隔板48将出风口分隔为第一出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使得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分别从第一出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流出后,在抽吸驱动机构4外进行混合后再导入风道换向阀的换向进口61中。
87.本实施例中,通过风道转换阀与第一出风口421和第二出风口422的配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切换气流风向进行表面烘干或清洁,并实现多种气流的烘干使用,进而实现多种烘干功能的切换。
88.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d)所示,如果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在抽吸驱动机构4内进行混合,由于扇叶44吸风部分的风量大,而动力部件45的散热风风量小,内部混合会冲散动力部件45的散热风,影响动力部件45的散热风排出,不利于散热,因此,具体实施中,具有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气流优选在抽吸驱动机构4外进行混合,能够利用混合风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时,不影响动力部件45的散热,提高表面清洁装置的工作性能;同时,不同的气流在抽吸驱动机构4外进行混合,能够避免气流在壳体47内对流产生噪音。
89.如图5和图7所示,风道切换机构6还包括用于对气流进行换向调节的调节旋钮64,风道切换机构6安装于机体1内,调节旋钮64穿过机体1的壳体位于机体1外,便于用户调节气流流向。
90.进一步地,风道切换机构6的换向进口61的外周设有多个卡扣65,换向进口61和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对接后,通过卡扣65即可将风道切换机构6快速固定于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处,拆装方便,且固定可靠。
91.本实施例中,直接将风道切换机构6安装于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并通过结构设计直接在机体1内形成散风风道20。另一些实施例中,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可以通过
不同的连接管路分别与排气口51和散风口11连接,并在对应的管路上分别设置单向阀,从而通过切换对应单向阀的开启,使相应的风道(用于进行烘干的气流风道或散风风道20)导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道换向阀,仅需要单一的换向阀即可实现气流换向,成本较低,且控制方便。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烘干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32和所述排气口51之间的加热部件8,所述加热部件8能够对从用于烘干的气流风道流出的气流进行再加热(在抽吸驱动机构4工作产生一定热量的热风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热),并通过所述排气口51排出。即加热部件8设置在抽吸驱动机构4的下游,可以对从出风口42排出的经抽吸驱动机构4加热后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进行再次加热,以产生温度更高的气流,对表面进行快速烘干。抽吸驱动机构4此时可以起到预热作用。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加热部件8刚启动预热时,从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42排出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抽吸驱动机构4刚开始工作,温度较低)可以通过风道切换机构6的切换经过散风风道20排出机体1外,当加热部件8预热至一定温度后,再通过风道切换机构6的切换使得从出风口42排出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进入加热部件8进行加热,避免加热部件8温度较低时无法快速升温,无法满足烘干需求,导致烘干效果差。本实施例中,在加热部件8预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抽吸驱动机构4内扇叶44的工作对冷风进行加热,并在预热完成后通过加热部件8对从出风口排出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流进行快速加热,并从排气口51排出,实现表面的快速烘干。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6所示,所述手柄组件5上设有与所述污水箱3连通的抽吸口52,所述第一进风口4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412中的一个与所述抽吸口52经过所述污水箱3后连通。
95.即本实施例中,抽吸驱动机构4不仅能够实现上述的表面烘干功能,还能够实现表面清洁(吸污)功能。抽吸驱动机构4能够通过抽吸口52将表面污物抽吸至污水箱3中进行表面清洁。抽吸驱动机构4还能够在进行表面烘干时,将外界冷风通过抽吸口52抽吸至污水箱3内,并从污水箱3中排出后经由第一进风口411或第二进风口412进入抽吸驱动机构4内。
96.本实施例中,设于抽吸驱动机构4的顶部的第一进风口411与污水箱3连通,设于抽吸驱动机构4的底部的第二进风口412用于散热风的进入。
97.在对表面进行清洁时,可以通过抽吸驱动机构4的工作将待清洁表面(例如地面)的灰尘或污水通过抽吸口52抽吸至污水箱3中,实现表面清洁;在对表面进行烘干时,可以通过抽吸驱动机构4的工作将外界冷风通过抽吸口52引入至污水箱3中,并通过连通污水箱3和第一进风口411的管路将冷风引入抽吸驱动机构4内,利用抽吸驱动机构4中扇叶44工作产生的热量对冷风进行加热,使其具有第一温度,并通过第一气流风道431和排气口51排出至待烘干表面,对表面进行烘干;对于从散风口11和第二进风口412进入的冷风,则利用抽吸驱动机构4中动力部件45工作产生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具有第二温度,并通过第二气流风道432和排气口51排出至待烘干表面,对表面进行烘干。本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和烘干共用一个气流产生机构(抽吸驱动机构4),可以在现有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上进行改进,改造成本低,且无需设置额外的气流产生机构,有利于减少机体1的整体体积,并降低成本。抽吸驱动机构4优选为吸力马达。
9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至图16所示,所述机体1与所述手柄组件5通过连接软
管9连接,所述抽吸口52和所述排气口51设置在所述手柄组件5的清洁头处,所述连接软管9内并排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抽吸口52和所述第一进风口411或第二进风口412的进风风道30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42和所述排气口51的出风风道40;
99.所述手柄组件5靠近所述清洁头的位置还设有喷水口53,所述手柄组件5和所述连接软管9内设有连接所述喷水口53和所述清水箱2的清水管路50。
100.本实施例中,机体1与所述手柄组件5通过连接软管9连接,且抽吸口52和排气口51均设置在清洁口(例如吸尘口)处,并在手柄组件5和所述连接软管9内并排设置相互独立的进风风道30和出风风道40,二者相互独立,不会产生干扰,便于进出风;同时,在手柄组件5上设置喷水口53和清水管路50,可以将吸污、清洁以及烘干功能同时集成在手柄组件5上,结构合理,便于表面清洁,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连接软管9便于手柄组件5相对于手持部的伸缩,便于用户手持进行清洁,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101.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组件5包括第一手柄组件和第二手柄组件,所述第一手柄组件和第二手柄组件分别与机体1通过连接软管9连接;
102.所述第一手柄组件的清洁头处设有抽吸口52及喷水口53,所述第一手柄组件与所述机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软管内设有连通所述抽吸口52和第一进风口411或第二进风口412的进风风道30,及设有连接所述喷水口53和所述清水箱2的清水管路50;
103.所述第二手柄组件与所述机体1连接的第二连接软管中设有连通所述排气口51和所述第一进风口411或第二进风口412的出风风道40。
104.即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手柄组件并在对应的手柄组件内设置相应的管道实现分别实现烘干和表面清洁功能,在现有第一手柄组件的基础上增加第二手柄组件即可,结构合理,且加工制造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改进成本;同时,方便用户利用不同的手柄组件实现不同的功能。
105.机体1内同样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抽吸口52和第一进风口411或第二进风口412(本实施例中为第一进风口411)的进风风道30,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42和所述排气口51的出风风道40。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连通所述抽吸口52和所述第一进风口411或第二进风口412的进风风道30,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出风口42和所述排气口51的出风风道40为通过管路连接的封闭风道。将进风风道30和出风风道40分别设置为封闭风道,可以避免位于进风风道30内的冷风和位于出风风道40内的热风混合,降低冷风加热效率;同时,只要抽吸驱动机构4和加热部件8一直工作,外界冷风便可从抽吸口52进入,并将加热后的热风从排气口51排出对表面进行烘干,排出至外界的热风随着烘干的进行温度降低,可变为冷风继续从抽吸口52继续进入抽吸驱动机构4的用于烘干的气流风道内,实现气流的循环,进而实现动态烘干。
107.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表面清洁装置内的至少部分进风风道30和至少部分出风风道40可以为通过隔板或挡板等部件隔开的敞口式风道,如此,可以增大空气流通面积,增大表面清洁装置内的风量,但是,敞口式结构可能会使部分冷风和热风混合,使得相同风量的冷风被加热至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间更长,即可能会降低加热、烘干效率。
10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进风风道30为敞口式风道,以增加表面清洁装置内的风量,而出风风道40为封闭式风道,以避免热风的热量散失。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6所示,加热部件8设于机体1内,连通抽吸口52和设于所述抽吸驱动机构4的进风口41的进风风道30包括第一进风管301、第二进风管302以及第三进风管303,第一进风管301的进口与抽吸口52连通,第一进风管301的出口q1与第二进风管302的进口连接,第二进风管302的出口与污水箱3的第一连接口31连接,污水箱3的第二连接口32通过第三进风管303与抽吸驱动机构4的进风口41连接,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42与出风风道40的进口q2连接。出风风道40上可以串联设有加热部件8,如图11所示,加热部件8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加热进口81和加热出口82。
110.本实施例中,由于抽吸口52设于手柄组件5,因此,第一进风管301横向布置,第二进风管302纵向布置,便于将抽吸口52与机体1内具有一定高度的污水箱3连接。如图12所示,污水箱3内设有挡板33,外界冷风通过第二进风管302进入污水箱3后,绕过挡板33从污水箱3中流出,并通过第三进风管303进入抽吸驱动机构4内,抽吸驱动机构4的出风口42出连接有风道切换机构6,以便根据需要将从抽吸驱动机构4流出的气流直接通过出风风道40输送至表面进行表面烘干或通过出风风道40加热部件8进行加热后再输送至表面进行表面烘干,或者将从抽吸驱动机构4流出的气流通过散风通道20排出至机体1外。上述风道结构充分利用表面清洁装置的抽吸驱动机构4和污水箱3进行改进,结构合理,空气流向明确,可以有效保证烘干效果并降低改造成本。
111.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管301和第二进风管30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0和图14所示,加热部件8安装于机体1内的底部,且加热部件8设于机体1内远离手柄组件5的一侧。可以有效增大进风风道30和出风风道40的长度,增大表面清洁装置内流动的风量,以集中对表面进行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内可以设置单独的风机,以利用风机的工作将更多的冷风引入机体1内,并将该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抽吸驱动机构4的第一进风口411输送至抽吸驱动机构4内,以通过抽吸驱动机构4的工作对冷风进行加热,进而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气流通过排气口51排出至表面,对表面进行烘干。包含风机的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的未设有风机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114.另外,风机工作时,也可以将冷风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得从第一进风口411进入抽吸驱动机构4的冷风具有一定温度,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
115.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部件8也可设于手柄组件5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加热部件8和其他烘干相关部件进行设置,适用范围广。进风风道30、出风风道40以及抽吸驱动机构4等的具体结构和布置方式可参考上述加热部件8布置在机体1内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116.表面清洁装置可以为布艺清洁装置(例如挂烫机)、地面清洁装置(例如吸尘器、擦地机)、墙面清洁装置等。
117.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