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型承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6597发布日期:2023-04-19 17:0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X型承力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x型承力支架。


背景技术:

1、在由大面积圆形平板层叠起来的货架结构中,比如用于空间中测量重力梯度的梯度仪中,需要支撑起由六个加速度计组成的梯度仪探头部分,为了支撑起该探头,需要在底板上设计支撑结构。

2、为了承力以及节约空间,可采用多个x型支架支撑结构(一般为三个x型支架),但是x型支架,由于其稳定性不好,在交叉的支点处会使类轴类零件产生剪力,所以x型支架多用于可折叠且不会承受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在goce(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任务中,也采用了3个x型支架用于支撑,但是没有文献详细说明其稳固结构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x型承力支架可实现层间、板间大载重工况下减重、节约空间的安装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x型承力支架,包括上杆、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保护套,其中:上杆和下杆均为凹槽型结构;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在上杆的凹槽内,并与上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下杆的凹槽内,并与下杆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在上杆的凹槽内,并与上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下杆的凹槽内,并与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心交叉放置,形成x形状;保护套设置在中心交叉的位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保护套在中心交叉处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3、进一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形状相同,中部均设置有与保护套配合固定的安装凹槽。

4、进一步的,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均为带凸台的方形结构。

5、进一步的,第一保护套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心交叉位置,靠近第一连杆的一侧,第一保护套的凸台嵌设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交叉形成的空隙中。

6、进一步的,第二保护套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心交叉位置,靠近第二连杆的一侧,第二保护套的凸台嵌设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交叉形成的空隙中。

7、进一步的,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心处合扣在一起。

8、进一步的,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心均设置有螺钉孔,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9、进一步的,上杆和下杆还设置有连接口。

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x型承力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申请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x型支架的交点处由保护套构成了抗变形的结构,上、下杆加强了抗变形、受力均匀的效果,可实现层间、板间大载重工况下减重、节约空间的安装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杆、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保护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形状相同,中部均设置有与所述保护套配合固定的安装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所述第二保护套均为带凸台的方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心交叉位置,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套的凸台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交叉形成的空隙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中心交叉位置,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套的凸台嵌设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交叉形成的空隙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所述第二保护套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中心处合扣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中心均设置有螺钉孔,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承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还设置有连接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X型承力支架,包括上杆、下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保护套,其中:上杆和下杆均为凹槽型结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心交叉放置,形成X形状;保护套设置在中心交叉的位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保护套在中心交叉处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本申请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X型支架的交点处由保护套构成了抗变形的结构,上、下杆加强了抗变形、受力均匀的效果,可实现层间、板间大载重工况下减重、节约空间的安装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诚,席东学,魏永强,雷军刚,王富刚,王佐磊,李云鹏,敏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