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87805发布日期:2024-05-09 21:3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1、电水壶,是常用的液体加热设备,通常包括内胆、导热板和加热元件,导热板固定在内胆的外底面,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下表面,为了实现防止干烧的目的,现有的电水壶通常还设有温控器,为了让温控器能够准确获取内胆内底面的温度,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导热板冲孔,再把温控器装配在孔内,并用压片配合螺丝压紧锁死,使温控器的检测探头紧贴内胆的外底面。由于需要获取内胆中温度较低区域的实时温度,因此一般将加热元件设置成c型开口环状,例如现有技术cn108324099a的说明书附图5所示,在加热元件的开口处形成温度较低的冷区并设置温控器,一般情况下,内胆底面中心区域的水是最后被烧干的,在这种安装方式下,温控器相对内胆的底面偏心设置,并非检测内胆底面中心区域的温度,难以准确获取内胆底面的干烧情况,容易出现误检测而导致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频繁跳断,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还有例如现有技术cn202234847u中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的豆浆机用杯体,其中的温控器5直接紧贴加热管3,并非直接检测杯底的温度,更加难以及时检测杯底内表面的干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水壶,解决不能准确获取内胆底面干烧情况的问题,确保突跳金属片能准确检测内胆的过热情况并及时跳断,减少误判,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壶体包括内胆、导热板、加热元件和温控器,内胆包括胆身和底壁,底壁连接于胆身的底端,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温控器设于导热板的外表面并与加热元件电连接,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导热板的外表面底部中心区域设有下凸的固定凸台,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平台的上方,固定凸台具有安装平面,温控器固定于安装平面,温控器具有突跳金属片,突跳金属片与安装平面贴合。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弧面的结构光滑无死角,不仅不容易产生水垢,而且用户清洗起来更加省时省力,将固定凸台设在导热板的外表面底部中心区域,对应底壁的内表面的弧面,正好是内胆中水位最低的区域,如果温控器因安装平面的温度过高而跳断,则意味着底壁的内表面的中心区域无水干烧,也就意味着整个内胆中无水干烧,从而可以准确地判断干烧情况,并及时跳断保护,即使电水壶放置不平且能正常加热,那么曲面的中心区域仍然是内胆中水位最低的区域,安装平面过热,仍然意味着内胆干烧,突跳金属片也会及时跳断,减少误判,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由于固定凸台相对导热板向下凸出,而加热元件固定于固定凸台的外周侧,因此加热元件的安装高度会高于安装平面,加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对突跳金属片的干扰降低,确保突跳金属片过热跳断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温控器的连接孔,固定凸台上至少在两个连接孔连线的外侧设有减小安装平面面积的缺角结构。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由于安装平面的高度位置比加热元件的安装位置要低,温控器固定后与加热元件可以在高度空间上相互错开,因此可以减少固定凸台的面积,可以让加热元件与温控器之间的空隙更大,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进一步削弱加热元件工作对突跳金属片的不利影响,不仅可以减少固定凸台的受热面积,也可以节省材料用量。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分布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安装平面具有与突跳金属片贴合的感温面,感温面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之间,缺角结构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腰的外侧。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三角形连接将温控器固定,固定后的稳定性高,连接孔按特定规律分布,可以在安装温控器时实现防呆作用,提高温控器的装配效率。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安装平面上钻出的螺纹孔;或者,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连接柱,连接孔为连接柱上钻出的螺纹孔。

7、进一步的,紧固件穿过温控器与连接孔连接将温控器固定。实现温控器的多维度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台与导热板一体成型。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固定凸台与导热板的结构强度,固定凸台也可以在安装导热板时用于夹持,起辅助定位的作用,可以方便导热板的安装。

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孔,固定凸台设有插入安装孔并焊接固定的连接杆。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固定凸台单独安装,可以避免安装平面在安装导热板时受到撞击或磨损,影响其与突跳金属片的贴合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围设于固定凸台的外周侧并绕设至少一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使加热元件分布更均匀,不会像现有技术中的c型加热管一样产生加热缺口,也就是在内胆的周向上不存在加热缺口,使内胆中的水加热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

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管,加热管绕设于安装平面的外周侧超过一圈,在导热板中心到外周的方向上,相邻的两段加热管的间距为s,s≤22mm。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确保加热管的功率与内胆的容积相匹配。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与内表面平行,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所述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导热介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使底壁的厚度均匀,提升热传导的效率及效果;通过设置间隙,便于导热板与底壁的装配,以及通过导热介质填充间隙,有利于提升热传导的效率及效果,使内胆受热更均匀,进一步提升电水壶的加热效率。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水壶中壶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内胆底部的示意图;

16、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17、图4为本发明中温控器的俯视图;

18、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板的仰视图;

19、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壶体的部分结构剖视图(无外壳);

20、图7为图6中i处的放大图;

21、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内胆底部的剖视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壶体包括内胆、导热板、加热元件和温控器,内胆包括胆身和底壁,底壁连接于胆身的底端,导热板固定于底壁的外表面,温控器设于导热板的外表面并与加热元件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导热板的外表面底部中心区域设有下凸的固定凸台,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固定平台的上方,固定凸台具有安装平面,温控器固定于安装平面,温控器具有突跳金属片,突跳金属片与安装平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温控器的连接孔,固定凸台上至少在两个连接孔连线的外侧设有减小安装平面面积的缺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分布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安装平面具有与突跳金属片贴合的感温面,感温面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之间,缺角结构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腰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安装平面上钻出的螺纹孔;或者,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连接柱,连接孔为连接柱上钻出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紧固件穿过温控器与连接孔连接将温控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与导热板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孔,固定凸台设有插入安装孔并焊接固定的连接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围设于固定凸台的外周侧并绕设至少一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管,加热管绕设于安装平面的外周侧超过一圈,在导热板中心到外周的方向上,相邻的两段加热管的间距为s,s≤2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与内表面平行,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所述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水壶,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不能准确获取内胆底面干烧情况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壶体包括内胆、导热板、加热元件和温控器,内胆包括胆身和底壁,底壁连接于胆身的底端,导热板固定于底壁的外表面,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温控器设于导热板的外表面并与加热元件电连接,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导热板的外表面底部中心区域设有下凸的固定凸台,固定凸台具有安装平面,温控器固定于安装平面,温控器具有突跳金属片,突跳金属片与安装平面贴合。本发明主要用于加热液体,确保突跳金属片能准确检测内胆的过热情况并及时跳断,减少误判,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周凯,黄一丁,郭红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