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4794发布日期:2022-11-29 18:5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加热锅。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是一种常见的电加热锅,其通常包含有热风循环系统和冷风循环系统,现有的空气炸锅存在的问题是,热风会返流到冷风系统中,油烟会吸附到发热管和热管安装座上,难以清洗,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的电加热锅的解决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加热锅,包含:锅身;锅盖,设置于锅身上且开设有热风出口,所述锅盖具有冷风流动通道;电热装置,设置于锅盖上,所述电热装置具有连通冷风流动通道的冷风加热通道,所述冷风加热通道的出风段沿周向分布,所述冷风加热通道的进风段沿径向设置;导流风扇,设置于冷风流动通道内。
5.较佳地,所述锅盖铰接于锅身上。
6.较佳地,所述锅身具有第一铰接部,所述锅盖具有第二铰接部,所述锅身和锅盖通过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所述冷风流动通道的进风段、所述导流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上。
7.较佳地,所述锅盖的中间部分透明,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中间部分上。
8.较佳地,所述锅盖包含锅盖主体和活动盖体,所述活动盖体可分离地设置于锅盖主体上;所述冷风流动通道位于所述锅盖主体,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活动盖体。
9.较佳地,所述电热装置包含热管安装座和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设置于热管安装座上;所述冷风加热通道位于热管安装座上。
10.较佳地,所述锅身内设置有可分离地锅胆。
11.较佳地,所述热风出口位于冷风加热通道的出风段的内周侧。
12.较佳地,所述电加热锅为空气炸锅。
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申请的电加热锅,冷风受导流风扇引导,沿冷风流动通道、冷风加热通道流动至锅身,并经由锅盖的热风出口流出,为单向密闭循环,提供了一种新式的电加热锅的解决方案;
15.2、采用本申请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的空气炸锅热、冷风混流,难以清洗的问题,丰富了电加热锅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17.图1和图2分别绘示了不同视角下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的示意图。
18.图3和图4分别绘示了不同视角下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的第一分解图。
19.图5绘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的第二分解图。
20.图6绘示了一实施例的电加热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结合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电加热锅为空气炸锅,其包含锅身1、锅盖2、锅胆3、电热装置4和导流风扇5。
24.锅身1的容置部大致呈圆柱状,容置部的外周侧设置有用于与锅盖相配合的第一铰接部p1。
25.锅盖2设置于锅身1上且开设有热风出口s,锅盖2具有冷风流动通道l2。锅盖2铰接于锅身1上,锅盖2包含锅盖主体2a和活动盖体2b,活动盖体2b可分离地设置于锅盖主体2a上。活动盖体2b为锅盖2中间部分,其为透明盖体,可采用玻璃材质,中间部分透明,方便观察锅具的使用。冷风流动通道l2位于锅盖主体2a,热风出口s位于活动盖体2b。锅盖主体2a具有第二铰接部p2,锅身1和锅盖2通过通过第一铰接部p1和第二铰接部p2铰接。热风出口s贯通锅盖2的上下侧,以供热风自锅身1排出,热风出口s位于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l32的内周侧。冷风流动通道l2的进风段l21、导流风扇5设置于第二铰接部p2上。锅盖主体2a包含有第一盖部n1和第二盖部n2,两者相接合形成锅盖主体2a。
26.锅胆3可分离地设置于锅身1内。
27.电热装置4设置于锅盖2上,电热装置4具有连通冷风流动通道l2的冷风加热通道l3,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l32沿周向分布(呈环状),冷风加热通道l3的进风段l31沿径向设置。本实施例,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l32为环状间隔分布。电热装置4设置于锅盖主体2a的下侧,其包含热管安装座4a和电加热管4b,电加热管4b设置于热管安装座4a上,冷风加热通道l3位于热管安装座4a上。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l32朝向锅身1,以供热风流入对锅身1内腔进行加热。
28.导流风扇5设置于冷风流动通道l2内,结合图4和5,导流风扇5安装于锅盖2的第二铰接部内。
29.结合图6,电加热锅的工作方式如下,冷风受导流风扇5带动,依次经由冷风流动通道l2、冷风加热通道l3,经电热装置4的电加热管4b加热后,流动至锅身1,因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为环状开口,热风会在锅身1内循环,对锅身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风出口s流出。
30.本申请的方案并不限于用在空气炸锅,亦可用在炖锅,电饭煲等电加热锅上。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包含:锅身(1);锅盖(2),设置于锅身(1)上且开设有热风出口(s),所述锅盖(2)具有冷风流动通道(l2);电热装置(4),设置于锅盖(2)上,所述电热装置(4)具有连通冷风流动通道(l2)的冷风加热通道(l3),所述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l32)沿周向分布,所述冷风加热通道(l3)的进风段(l31)沿径向设置;导流风扇(5),设置于冷风流动通道(l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铰接于锅身(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具有第一铰接部,所述锅盖具有第二铰接部,所述锅身和锅盖通过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所述冷风流动通道(l2)的进风段(l21)、所述导流风扇(5)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的中间部分透明,所述热风出口(s)位于所述中间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包含锅盖主体(2a)和活动盖体(2b),所述活动盖体(2b)可分离地设置于锅盖主体(2a)上;所述冷风流动通道(l2)位于所述锅盖主体(2a),所述热风出口(s)位于所述活动盖体(2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装置(4)包含热管安装座(4a)和电加热管(4b),所述电加热管(4b)设置于热管安装座(4a)上;所述冷风加热通道(l3)位于热管安装座(4a)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1)内设置有可分离地锅胆(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出口(s)位于冷风加热通道(l3)的出风段(l32)的内周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锅为空气炸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加热锅,包含:锅身;锅盖,设置于锅身上且开设有热风出口,所述锅盖具有冷风流动通道;电热装置,设置于锅盖上,所述电热装置具有连通冷风流动通道的冷风加热通道,所述冷风加热通道的出风段沿周向分布,所述冷风加热通道的进风段沿径向设置;导流风扇,设置于冷风流动通道内。冷风受导流风扇引导,沿冷风流动通道、冷风加热通道流动至锅身,并经由锅盖的热风出口流出,为单向密闭循环,提供了一种新式的电加热锅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式的电加热锅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式的电加热锅的解决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 张冒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永耀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9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