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1462发布日期:2023-04-20 00:0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置卷帘窗,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噪音。在一些需要静音的生活和办公环境中,为了降低噪音污染,通常会采用双层玻璃结构的窗体。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用户对窗体的遮阳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就诞生了内置卷帘玻璃窗。该窗体就是在传统的双层玻璃窗的夹腔内增加了可以自主控制升降的遮阳卷帘,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好的遮阳效果,且帘体内置于窗体内,结构小巧,不占用室内空间,因此深受用户的喜欢。

2、然而,现有的内置卷帘玻璃窗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为了使得内置遮阳卷帘下放至底部时,能够完全遮挡阳光,通常会在窗体底部设置一个遮阳挡板或槽体,使得卷帘底边能够完全落入挡板或凹槽内,从而避免其底部与窗体底边存在缝隙,从而产生漏光等不良体验。

4、但是该设计在实际使用中,用户体验却并不是很好。因为卷帘在升降运动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摆动,这就导致有时候卷帘的底边没法顺利的落入预设的凹槽内,而是卡在了凹槽的顶边,这时需要用户反复拉升调整才可以复位。这种卡顿的情况同样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造成了很多用户的投诉和反馈。

5、此外,现有的窗体结构卷帘在升降过程中会于顶部的挡布条发生摩擦,且现有的挡布条截面呈f形,其转角处与布面的摩擦力较大,长期的摩擦会造成卷帘表面的遮光涂层脱落,加速卷帘的老化,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升降过程更加平顺,不易卡顿,且对卷帘造成的摩擦较小,能够大大延长卷帘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包括顶框、侧框和底框;在所述顶框内设有卷轴,所述卷轴上缠绕有卷帘,所述顶框包括顶梁、顶梁座、挡布条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的底部装有底梁,所述侧框的内侧面设有卷帘导向通道,所述底梁的两端置于两侧的卷帘导向通道内;所述底框的顶面设有遮光槽,所述遮光槽的槽体纵切面呈v字形,所述底梁的下部切面呈与所述遮光槽相匹配的v字形;所述挡布条的纵切面呈d字形或圆形。

4、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梁座包括顶梁插脚、挡布条插脚、侧框插脚和卷轴插脚;所述顶梁内部中空,其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顶梁插脚上;所述挡布条内部中空,且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挡布条插脚上。

5、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框插脚包括隔条腔插脚、第一隔离腔插脚和第二隔离腔插脚;所述侧框内设有隔条腔、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和滑块腔;所述滑块腔位于所述侧框的中部,所述隔条腔位于所述滑块腔的外侧,所述第一隔离腔和所述第二隔离腔并列置于所述滑块腔的内侧;所述隔条腔插脚插入所述隔条腔内,所述第一隔离腔插脚插入所述第一隔离腔内,所述第二隔离腔插脚插入所述第二隔离腔内。

6、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帘导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隔离腔和所述第二隔离腔之间。

7、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框的两端通过转角连接件与两个所述侧框连接。

8、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梁的顶部设有卷帘安装槽,所述卷帘安装槽内设有倒v字形插槽,所述卷帘的底边粘贴有底边插条,所述底边插条插入所述倒v字形插槽内。

9、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梁内还设有两个配重腔,所述两个配重腔垂直并列设置,且都置于所述卷帘安装槽下方。该配重腔内可以添加配重条。

10、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梁的两端设有导向滑片,所述导向滑片的一端插入所述配重腔内固定,其另一端插入所述卷帘导向通道内,并能够在其中上下滑行。

11、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帘导向通道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槽的开口宽度。

12、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梁的前后面设有盖板插槽,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弯折90度的折边,该折边插入所述盖板插槽内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采用本方案卷帘在升降过程中在卷帘导向通道和v字形底梁的配合下,卷帘底部可以平顺的进入底部的遮光槽内,并不会产生卡顿。

15、2、本方案中的挡布条采用纵切面呈d字形或圆形,从而能够降低升降过程中卷帘与挡布条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挡布条对布面涂层的磨损,提高卷帘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包括顶框、侧框和底框;在所述顶框内设有卷轴,所述卷轴上缠绕有卷帘,所述顶框包括顶梁、顶梁座、挡布条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的底部装有底梁,所述侧框的内侧面设有卷帘导向通道,所述底梁的两端置于两侧的卷帘导向通道内;所述底框的顶面设有遮光槽,所述遮光槽的槽体纵切面呈v字形,所述底梁的下部切面呈与所述遮光槽相匹配的v字形;所述挡布条的纵切面呈d字形或圆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座包括顶梁插脚、挡布条插脚、侧框插脚和卷轴插脚;所述顶梁内部中空,其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顶梁插脚上;所述挡布条内部中空,且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挡布条插脚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插脚包括隔条腔插脚、第一隔离腔插脚和第二隔离腔插脚;所述侧框内设有隔条腔、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和滑块腔;所述滑块腔位于所述侧框的中部,所述隔条腔位于所述滑块腔的外侧,所述第一隔离腔和所述第二隔离腔并列置于所述滑块腔的内侧;所述隔条腔插脚插入所述隔条腔内,所述第一隔离腔插脚插入所述第一隔离腔内,所述第二隔离腔插脚插入所述第二隔离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导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隔离腔和所述第二隔离腔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两端通过转角连接件与两个所述侧框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的顶部设有卷帘安装槽,所述卷帘安装槽内设有倒v字形插槽,所述卷帘的底边粘贴有底边插条,所述底边插条插入所述倒v字形插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内还设有两个配重腔,所述两个配重腔垂直并列设置,且都置于所述卷帘安装槽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的两端设有导向滑片,所述导向滑片的一端插入所述配重腔内固定,其另一端插入所述卷帘导向通道内,并能够在其中上下滑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导向通道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槽的开口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的前后面设有盖板插槽,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弯折90度的折边,该折边插入所述盖板插槽内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卷帘窗的防卡顿窗体结构,包括顶框、侧框和底框;在顶框内设有卷轴,卷轴上缠绕有卷帘,顶框包括顶梁、顶梁座、挡布条和盖板;其特征在于,卷帘的底部装有底梁,底梁的下部切面呈V字形;侧框的内侧面设有卷帘导向通道,底梁的两端置于两侧的卷帘导向通道内;底框的顶面设有纵切面呈V字形的遮光槽,挡布条的纵切面呈D字形或圆形。采用本方案不能够使卷帘的升降更加平顺,不易卡顿,且对卷帘的摩擦较小,能够大大延长卷帘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荣智瑞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