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窗帘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4513发布日期:2023-07-05 17: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窗帘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窗帘的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动窗帘作为智能化家居的代表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使用者可以使用遥控控制电动窗帘的打开和收拢,使用方便智能。

2、现有的电动窗帘一般包括轨道和位于轨道两端的传动箱,传动箱内设置电机以及传动机构,进而带动轨道内部的传动皮带运动,传动皮带上固定连接滑块,进而带动轨道内的滑块沿轨道滑动,实现窗帘的开合与关闭。

3、一般电动垂直帘的控制,通常除了将窗帘打开和闭合两种情况,还需要控制垂直叶片的转动。垂直叶片一般需要绕竖直方向为轴转动90度以达到遮光或者透光的目的。一般市场上的垂直帘控制机构,通常采用分开的两条绳来控制,一条用于控制垂直叶片的绕轴转动,另一条控制真个垂直帘的打开和关闭。但是这样两条绳的控制,不但结构复杂,实现起来不方便,而且不便于控制,容易出现控制失误,而且对于自动控制的电动窗帘来说,自动性不强,也大大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控制电动垂直帘的叶片绕轴转动以及电动窗帘开合的电动窗帘轨道。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动窗帘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环形的皮带,所述皮带在电机的驱动下沿其环形水平移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一侧与皮带连接,滑动机构的下方连接窗帘叶片,随着皮带的水平移动,滑动机构能够带动窗帘叶片沿轨道水平移动,并且能够同时带动窗帘叶片绕其竖直的轴向转动。

4、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于外壳内的至少一组,每组滑动机构包括沿皮带依次设置的多个,并且同组滑动机构与同侧的皮带连接,同组滑动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最靠近轨道的端部的滑动机构与轨道的端部之间也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连接带用于限定多个滑动机构之间的最大间距。

5、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轴向竖直设置的皮带齿轮,所述皮带齿轮的一侧露出所述壳体并且与皮带啮合,所述皮带齿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竖直设置,并且所述输出轴露出于滑动机构的壳体以及轨道本体与所述窗帘叶片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在保证输出轴和皮带齿轮的轴向连接的同时,能够实现输出轴和皮带齿轮转动方向上的分离和结合。

6、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斜齿轮,所述离合结构包括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在所述皮带齿轮和输出轴之间施加一个将两者连接的阈值力,当皮带齿轮受到小于阈值力的外力时,皮带齿轮与输出轴同步转动,而当皮带齿轮受到大于阈值力的外力时,皮带齿轮与输出轴在转动方向脱离并且独立转动。

7、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皮带齿轮与所述驱动轴之间通过弹性结构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轴连接至所述输出轴并且与输出轴同步转动。

8、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齿形啮合连接。

9、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轴向横向设置的斜齿轮,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斜齿轮连接至所述输出轴,所述驱动轴与斜齿轮的第一段齿形啮合,斜齿轮上还设有第二段齿形与输出轴啮合,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斜齿轮的第二段齿形的行程为各自绕轴旋转90度。

10、优选地,所述输出轴外表面的齿形为轴向竖直的斜齿,并且其上设有一圈水平的挡条,所述斜齿轮的第二段齿形具有端部,当第二段齿形的端部抵于所述挡条时,斜齿轮与输出轴卡死不再转动。

11、优选地,所述弹性结构为一具有缺口的弹性铁圈,所述弹性铁圈的缺口的两个端部具有向内弯曲结构。

12、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组,每组滑动机构与皮带中的一侧连接,与另一侧分离,随着皮带沿环形移动,两组滑动机构相向运动或者相互远离运动。

13、优选地,所述轨道两端的端部内设有传动轮,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传动轮上形成环形,所述电机通过一端的端部连接至所述传动轮进而驱动所述皮带沿环形水平移动。

14、优选地,外壳的底部设有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滑动机构的下部伸出位于所述开口外,进而连接窗帘叶片。

15、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的壳体包括相互卡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外侧设有卡口卡于外壳的开口的边沿。

16、优选地,所述输出轴的下部具有与窗帘叶片连接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卡紧通道,所述卡紧通道贯穿夹持部件的宽度方向并且下端开口,卡紧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设置,并且向着另一侧突出的凸块。

17、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块以及挡块,所述挡块靠近轨道的端部的一端设有一向下突出的突块,该突块的外侧端下表面为从从轨道端部向轨道中间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

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该电动窗帘轨道能够实现电机带动窗帘的自动开合,而且,能够同时带动窗帘叶片的转动实现遮光和透光的转换,全程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操作,而且结构紧凑、简单,控制窗帘叶片的转动以及窗帘的开合都只需要一个电机控制即可,不需要进行人工或者两套系统的控制,便于使用。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窗帘轨道,包括轨道本体(10)和电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10)包括外壳(30),设于外壳(30)内的环形的皮带(40),所述皮带(40)在电机(20)的驱动下沿其环形水平移动,所述外壳(30)内还设有滑动机构(50),所述滑动机构(50)的一侧与皮带(40)连接,滑动机构(50)的下方连接窗帘叶片,随着皮带(40)的水平移动,滑动机构(50)能够带动窗帘叶片沿轨道水平移动,并且能够同时带动窗帘叶片绕其竖直的轴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0)包括设于外壳(30)内的至少一组,每组滑动机构(50)包括沿皮带(40)依次设置的多个,并且同组滑动机构(50)与同侧的皮带(40)连接,同组滑动机构(50)之间通过连接带(6)连接,最靠近轨道的端部(60)的滑动机构(50)与轨道的端部(60)之间也通过连接带(6)连接,所述连接带(6)用于限定多个滑动机构(50)之间的最大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0)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轴向竖直设置的皮带齿轮(2),所述皮带齿轮(2)的一侧露出所述壳体(1)并且与皮带(40)啮合,所述皮带齿轮(2)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至输出轴(5),所述输出轴(5)的轴向竖直设置,并且所述输出轴(5)露出于滑动机构(50)的壳体(1)以及轨道本体(10)与所述窗帘叶片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在保证输出轴(5)和皮带齿轮(2)的轴向连接的同时,能够实现输出轴(5)和皮带齿轮(2)转动方向上的分离和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结构包括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在所述皮带齿轮和输出轴之间施加一个将两者连接的阈值力,当皮带齿轮受到小于阈值力的外力时,皮带齿轮与输出轴同步转动,而当皮带齿轮受到大于阈值力的外力时,皮带齿轮与输出轴在转动方向上脱离并且独立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皮带齿轮与所述驱动轴之间通过弹性结构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轴连接至所述输出轴并且与输出轴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齿形啮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轴向横向设置的斜齿轮(4),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斜齿轮连接至所述输出轴(5),所述驱动轴(3)与斜齿轮(4)的第一段齿形(41)啮合,斜齿轮(4)上还设有第二段齿形(42)与输出轴(5)啮合,所述输出轴(5)与所述斜齿轮(4)的第二段齿形(42)的行程为各自绕轴旋转9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5)外表面的齿形为轴向竖直的斜齿,并且其上设有一圈水平的挡条(52),所述斜齿轮(4)的第二段齿形(42)具有端部(421),当第二段齿形(42)的端部(421)抵于所述挡条(52)时,斜齿轮(4)与输出轴(5)卡死不再转动。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一具有缺口的弹性铁圈,所述弹性铁圈的缺口的两个端部具有向内弯曲结构。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0)包括两组,每组滑动机构与皮带(40)中的一侧连接,与另一侧分离,随着皮带(40)沿环形移动,两组滑动机构(50)相向运动或者相互远离运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轨道两端的端部(60)内设有传动轮,所述皮带(40)套设于所述传动轮上形成环形,所述电机(20)通过轨道一端的端部(60)连接至所述传动轮进而驱动所述皮带(40)沿环形水平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外壳(30)的底部设有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300),所述滑动机构(50)的下部伸出位于所述开口(300)外,进而连接窗帘叶片。

13.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0)的壳体(1)包括相互卡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所述下壳体(13)的底部外侧设有卡口(131)卡于外壳(30)的开口(300)的边沿。

14.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5)的下部具有与窗帘叶片连接的夹持部件(51),所述夹持部件(51)包括竖直设置的卡紧通道(511),所述卡紧通道(511)贯穿夹持部件(51)的宽度方向并且下端开口,卡紧通道(511)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设置,并且向着另一侧突出的凸块(512)。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窗帘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的中间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块(31)以及挡块(70),所述挡块(70)靠近轨道的端部(60)的一端设有一向下突出的突块(71),该突块(71)的外侧端下表面为从轨道端部向轨道中间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7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电动窗帘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和电机,所述轨道本体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环形的皮带,所述皮带在电机的驱动下沿其环形水平移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一侧与皮带连接,滑动机构的下方连接窗帘叶片,随着皮带的水平移动,滑动机构能够带动窗帘叶片沿轨道水平移动,并且能够同时带动窗帘叶片绕其竖直的轴向转动。该电动窗帘轨道能够实现电机带动窗帘的自动开合,而且,能够同时带动窗帘叶片的转动实现遮光和透光的转换,全程自动控制,不需要人工操作,而且结构紧凑、简单,控制窗帘叶片的转动以及窗帘的开合都只需要一个电机控制即可,不需要进行人工或者两套系统的控制,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胡越鸣,汪冰,孙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