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和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8686发布日期:2023-05-17 16:5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和移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专门防止翼扇碰关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


背景技术:

1、现市面木塑移门类产品侧板多为平面造型,安装过程中对侧板垂直精度要求过高,调整缝隙效率过低且无法做到完全密闭。

2、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在门套与移门的接触部位增加了凹槽,移门与门套接触时可以陷没在凹槽中,从而避免移门与门套之间出现可以漏光的间隙,例如cn209942504u公开了移门套板装置。

3、但是,即使有凹槽还不足以解决上述问题,当门套与移门碰撞时,移门会向关门的反方向回弹一部分距离,导致移门与门套分离,当分离的距离超出了凹槽的深度时,门套和移门之间就会出现漏光问题。

4、为此,现有技术又提出了在凹槽内增加缓冲装置,以缓冲移门与门套的碰撞,减少其回弹的距离,但是在关门的作用力较大时,移门依然会回弹较大的距离。

5、基于上述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要获得一种能够更加有效地阻止移门与门套碰撞后回弹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和移门,以解决现有的装置防止移门碰关的效果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一面形成有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遮光槽,所述遮光槽至少能够容纳1个移门的侧边插入其中,所述遮光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连接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垂直于所述遮光槽的底壁,所述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形成有阻尼层;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配套的移门上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圆柱体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中,用户关闭所述移门时,所述圆柱体插入至所述定位孔内部,期间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与所述阻尼层摩擦而产生阻尼力。

4、优选的,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减重孔均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5、优选的,所述遮光门套侧板上形成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厚度方向垂直贯穿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圆孔,所述圆孔至少穿过1个所述减重孔,所述圆柱体插设在所述圆孔内部并且穿过所述减重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减重孔重合的位置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是与所述圆柱体同轴的环形凹陷,所述圆孔和所述定位槽在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横截面上形成基本为矩形的长条形腔室,所述长条形腔室内插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减重孔、所述定位槽抵接使得所述圆柱体不能轴向移动。

6、优选的,所述圆柱体上位于所述定位槽远离所述遮光槽的一端在所述圆柱体的横截面上呈现出圆角矩形的形状,其长度等于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其宽度等于所述定位槽的直径。

7、优选的,所述圆柱体凸出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一端形成有径向朝外延伸的环状凸缘,所述阻尼层是橡胶圈,所述阻尼层套装在所述圆柱体上并且夹设在所述遮光门套侧板和所述环状凸缘之间,所述阻尼层的最大直径>所述环状凸缘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圆柱体朝向所述移门的一面嵌入式地连接有永磁铁。

9、优选的,所述遮光门套侧板背向所述遮光槽的一面形成有锯齿槽。

10、优选的,所述减重孔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任一种或多种。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所述移门朝向墙壁的一面形成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连接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远离所述移门的一面形成有台阶孔;与所述移门配套的遮光门套侧板的一面形成有沿着所述遮光门套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遮光槽,所述遮光槽至少能够容纳1个所述移门的侧边插入其中,所述遮光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遮光门套侧板连接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垂直于所述遮光槽的底壁,所述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形成有阻尼层;所述台阶孔用于供所述圆柱体插入其中,所述台阶孔具有与所述阻尼层摩擦接触的圆筒形内壁以及与所述阻尼层碰撞接触的圆盘型内壁。

12、优选的,所述耐磨件是铁件。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提供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圆柱体插入和拔出定位孔的过程中,定位孔的内壁与阻尼层摩擦而产生阻尼力,移门朝向遮光门套侧板移动的过程中,以及移门与遮光门套侧板碰撞后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移门的动量均被阻尼层提供的阻尼力消除,在1次关门的动作中,阻尼层作用了2次,从而提供了2倍的缓冲效果。

15、提供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圆柱体插入到台阶孔的过程中,阻尼层先与台阶孔的圆盘型内壁碰撞接触,从而1次减少移门的动量,然后阻尼层与台阶孔的圆筒形内壁沿着关门的方向摩擦接触,从而2次减少移门的动量,移门与遮光门套侧板碰撞后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阻尼层与台阶孔的圆筒形内壁沿着开门的方向摩擦接触,从而3次减少移门的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其特征在于,

9.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碰关的遮光门套侧板,遮光门套侧板的一面形成有沿着遮光门套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遮光槽,遮光槽至少能够容纳1个移门的侧边插入其中,遮光槽的内部设置有与遮光门套侧板连接的圆柱体,圆柱体垂直于遮光槽的底壁,圆柱体的外圆周面形成有阻尼层。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止碰关的移门,移门朝向墙壁的一面形成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部连接有耐磨件,耐磨件远离移门的一面形成有台阶孔。本技术提供的移门朝向遮光门套侧板移动的过程中,以及移门与遮光门套侧板碰撞后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移门的动量均被阻尼层提供的阻尼力消除,在1次关门的动作中,阻尼层作用了2次,从而提供了2倍的缓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单辉,赵悦英,朱莽,王文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宜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