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5797发布日期:2023-05-07 01:1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的水循环,尤其是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清洁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办公或商业场所。

2、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在清洁过程中,水消耗较大,难以保证长时间续航的要求。

3、另一方面,现有的过滤方案基本围绕着工业级污水过滤、普通河流泥沙过滤以及家用的饮水过滤领域制作。没有针对于洗拖地的污水循环再利用进行有效清洁方案。

4、申请号为201621349486.0,主题名称为一种扫地机器人水循环过滤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循环过滤装置,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但是其仍然有如下问题没有解决:

5、1、初步过滤(不锈钢网过滤)直接设置在污水箱内,维护过程中需要在污水箱底清除大块杂物,操作繁琐;

6、2、仅仅考虑到污水箱的液位问题,没有考虑到清水箱的液位问题,会导致部分情况下清水箱满溢的问题。

7、因此,亟需一种针对于清洁机器人的拖地后的污水循环利用,增加机器人本身的长续航,起到节约用水作用的同时,实现长时间免维护的功能。

8、基于此,亟需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包括滚刷模块、污水模块、过滤模块、清水模块;

3、污水由所述滚刷模块处通过管路被吸入所述污水模块;再经所述污水模块排出,经所述过滤模块处理后,进入所述清水模块;

4、所述污水模块包括污水箱、初滤网、引风机、污水液位计;所述初滤网可快速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污水箱内靠上位置,将所述污水箱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于储存初滤分离的大尺寸杂物,下部分用于储存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污水箱入口处;所述污水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箱内部下部分,用于检测所述污水箱液位。

5、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模块包括清水箱、清水液位计、清水泵;所述清水泵设置在所述清水箱出口处,用于向外喷射清洁用水;所述清水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清水箱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清水箱液位。

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过滤水泵、后过滤装置;所述过滤水泵入口通过三通分别于所述污水箱出口及所述清水回流口相连;所述过滤水泵出口与所述后过滤装置入口相连;所述后过滤装置出口与所述清水箱循环水入口相连。

7、优选的,所述后过滤装置采用二级过滤。

8、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液位计与所述清水液位计均与所述过滤水泵自控连锁,当所测液位达到预设上限值时,自动控制开启所述过滤水泵。

9、进一步地,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污水模块、清水模块,便于维护所述污水模块。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初滤网将污水箱分割成为两部分,便于维护污水箱;可以在不排空污水箱的前提下快速清理大块杂物;

12、2、综合考虑污水箱与清水箱的液位问题,防止满溢;

13、3、整体布置,结构紧凑。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刷模块(1)、污水模块(2)、过滤模块(3)、清水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模块(4)包括清水箱(41)、清水液位计、清水泵(42);所述清水泵(42)设置在所述清水箱(41)出口处,用于向外喷射清洁用水;所述清水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清水箱(41)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清水箱(41)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3)包括过滤水泵(31)、后过滤装置(32);所述过滤水泵(31)入口通过三通分别于所述污水箱(21)出口及清水回流口相连;所述过滤水泵(31)出口与所述后过滤装置(32)入口相连;所述后过滤装置(32)出口与所述清水箱(41)循环水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过滤装置(32)采用二级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液位计与所述清水液位计均与所述过滤水泵(31)自控连锁,当所测液位达到预设上限值时,自动控制开启所述过滤水泵(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污水模块(2)、清水模块(4),便于维护所述污水模块(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的水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清洁机器人水循环装置,包括滚刷模块、污水模块、过滤模块、清水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初滤网将污水箱分割成为两部分,便于维护污水箱;可以在不排空污水箱的前提下快速清理大块杂物;综合考虑污水箱与清水箱的液位问题,防止满溢;整体布置,结构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齐洪明,李宇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岩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