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17755发布日期:2023-06-29 12:0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轧钢,具体涉及轧机支撑辊更换作业,具体为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


背景技术:

1、支撑辊是一种轧机轧辊,在轧钢生产过程由于辊面磨损需要定期更换,上支撑辊更换流程首先是从轧机机架内抽出下支撑辊并在下支撑辊上安装c型架,再将下支撑辊和c型架装入轧机机架内部,然后将上支撑辊放在c型架上,上下支撑辊和c型架三者一起从机架内抽出,最后通过天车吊运更换上支撑辊,在吊运前需要在上支撑辊的轴承座两侧插入吊耳。

2、目前,轧机上支撑辊更换过程在支撑辊吊运前需要人工手提10kg重吊耳通过直梯将其安装到4米高的上支撑辊轴承座两端吊耳孔中。轧机周围环境油污多并且一只手爬梯只能单手进行安装吊耳作业,存在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和吊耳失手掉落伤人风险,作业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适应现场环境带有作业平台且灵活移动的专用梯。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包括:连接部、平台、围栏、扶手、楼梯、踢脚板和脚轮;所述平台、所述围栏和所述楼梯均设置两个,所述平台、所述围栏、所述扶手、所述踢脚板和所述脚轮以所述连接部的垂直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楼梯底部设置所述脚轮,所述扶手安装在所述楼梯上,所述平台设置在所述楼梯顶端,所述平台周围设有所述围栏,所述围栏底部设置踢脚板,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平台。

3、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杆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杆体;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杆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杆体。

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为不锈钢材管。

5、优选的是,所述楼梯和所述平台采用设置有花纹的不锈钢板。

6、优选的是,所述平台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平台为方形结构。

7、优选的是,所述围栏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和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垂直设置在所述平台与楼梯连接端的平台边缘,在所述平台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端同侧边缘设置第三竖杆,所述第三竖杆垂直于平台;所述第三固定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杆杆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三固定杆与所述第一竖杆垂直;所述第四固定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杆杆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杆杆体上,所述第四固定杆与所述第二竖杆和所述第三竖杆垂直;所述第五固定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杆杆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五固定杆与所述第三竖杆垂直。

8、优选的是,所述楼梯两侧设置所述扶手,每个楼梯上设置两个扶手。

9、优选的是,所述踢脚板设置在所述平台边缘,所述踢脚板包括:第一踢脚板、第二踢脚板和第三踢脚板;所述第一踢脚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踢脚板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连接;所述第三踢脚板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踢脚板、所述第二踢脚板和所述第三踢脚板与所述平台垂直连接。

10、优选的是,所述脚轮设置在所述楼梯底部,所述脚轮共四个,每个楼梯底部设置两个脚轮;所述脚轮为万向轮,具有转向功能;所述脚轮上设置有锁扣,用于固定所述脚轮。

11、优选的是,本专用梯本体制作材料采用1mm厚度不锈钢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大量减少上支撑辊吊耳安装时间和降低作业的安全风险,首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站在直梯上单手安装吊耳作业存在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和吊耳失手掉落伤人风险,其次在支撑辊两侧设置作业平台可同时作业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效率,最后通过跨桥式设计适应现场环境要求,采用材料达到轻量化且便于移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1)、平台(2)、围栏(4)、扶手(5)、楼梯(6)、踢脚板(3)和脚轮(7);所述平台(2)、所述围栏(4)和所述楼梯(6)均设置两个,所述平台(2)、所述围栏(4)、所述扶手(5)、所述踢脚板(3)和所述脚轮(7)以所述连接部(1)的垂直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楼梯(6)底部设置所述脚轮(7),所述扶手(5)安装在所述楼梯(6)上,所述平台(2)设置在所述楼梯(6)顶端,所述平台(2)周围设有所述围栏(4),所述围栏(4)底部设置踢脚板,所述连接部(1)连接两个平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5);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所述第三支撑杆(13)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所述第三支撑杆(13)垂直设置在所述平台(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所述第三支撑杆(13)的顶端;所述第一固定杆(1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杆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杆体;所述第二固定杆(15)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杆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13)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第一固定杆(14)和第二固定杆(15)为不锈钢材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6)和所述平台(2)采用设置有花纹的不锈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平台(2)为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4)包括:第一竖杆(16)、第二竖杆(17)第三竖杆(18)、第三固定杆(19)、第四固定杆(20)和第五固定杆(21);所述第一竖杆(16)、所述第二竖杆(17)和所述第三竖杆(1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竖杆(16)、第二竖杆(17)垂直设置在所述平台(2)与楼梯(6)连接端的平台(2)边缘,在所述平台(2)与所述连接部(1)的连接端同侧边缘设置第三竖杆(18),所述第三竖杆(18)垂直于平台(2);所述第三固定杆(19)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杆(16)杆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第三固定杆(19)与所述第一竖杆(16)垂直;所述第四固定杆(20)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杆(17)杆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杆(18)杆体上,所述第四固定杆(20)与所述第二竖杆(17)和所述第三竖杆(18)垂直;所述第五固定杆(21)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杆(18)杆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部(1)上,所述第五固定杆(21)与所述第三竖杆(18)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6)两侧设置所述扶手(5),每个楼梯(6)上设置两个扶手(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板(3)设置在所述平台(2)边缘,所述踢脚板(3)包括:第一踢脚板(22)、第二踢脚板(23)和第三踢脚板(24);所述第一踢脚板(22)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1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连接;所述第二踢脚板(23)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1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18)连接;所述第三踢脚板(24)一端与所述第三竖杆(1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连接;所述第一踢脚板(22)、所述第二踢脚板(23)和所述第三踢脚板(24)与所述平台(2)垂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7)设置在所述楼梯(6)底部,所述脚轮(7)共四个,每个楼梯(6)底部设置两个脚轮(7);所述脚轮(7)为万向轮,具有转向功能;所述脚轮(7)上设置有锁扣,用于固定所述脚轮(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特征在于,本专用梯本体制作材料采用1mm厚度不锈钢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安装支撑辊吊耳的专用梯,其在更换轧机上支撑辊过程中使用,对上支撑辊吊运前的吊耳安装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双平台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包括专用梯本体,所述专用梯顶部通过连接结构件连接两侧楼梯实现中部设置有双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三面设置有踢脚板和安全围栏,两侧楼梯设置有扶手,在两侧楼梯底部设置有脚轮。本设计结构科学合理,轻量化,使用时移动灵活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坚,李子武,董一敏,陈映丰,陈观进,游学庭,符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