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收装置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2601发布日期:2023-05-17 20: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污水回收装置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特别是涉及污水回收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1、清洁机器人,能够对室内或室外环境进行自动清洁工作,可替代传统的人工清扫方式完成清洁作业,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扫覆盖率和清洁效能。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与基站,清洁机器人在完成工作后可以自动复位移动回基站,同时,清洁机器人上的污水箱可以与基站的污水箱对接从而实现污水的排放,但是传统的基站接收污水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基站接收污水的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回收装置及基站。

2、一种排污对接结构。包括:接液槽,用于接收污水;中转壶,与所述接液槽连通,用于暂存所述接液槽接收的污水;储液箱,与所述中转壶连通,用于接收并存储由所述中转壶流出的污水。

3、一种基站,包括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液槽为弹性件,所述中转壶为硬质件。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污水回收装置包括与所述中转壶连接的接液座,所述接液座上设有所述接液槽,所述接液座上还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中转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接连通的第二连接结构。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法兰盘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接液槽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法兰盘对接的第二法兰盘和与所述出液管插接配合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中转壶连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接液座固接,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液管固接,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壶固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盘固接;或,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接液座固接,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盘固接,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中转壶固接,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另一侧与所述进液管固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出液管插接在进液管内的情况下,所述出液管的外表面设有密封筋,在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进液管插接配合时所述密封筋与所述进液管的内管壁过盈配合;或在所述出液管嵌套在进液管外的情况下,所述进液管的外表面设有密封筋,在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进液管插接配合时所述密封筋与所述出液管的内管壁过盈配合。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液槽为单面开口结构,所述接液槽的底壁为倾斜下凹底壁或漏斗式底壁,所述接液槽的出水口开设在所述倾斜下凹底壁上,且所述接液槽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中转壶的侧壁设有入水口,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入水口与所述中转壶内部相连通,所述中转壶的底壁设有排污口,且所述中转壶的底壁为倾斜下凹式底壁或漏斗式底壁。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壶的底壁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与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均相对于所述第三安装面倾斜,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三安装面配合形成所述下凹式底壁或所述漏斗式底壁,且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中转壶的周向侧壁相贴合,所述排污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或所述第二安装面或所述第三安装面。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底座和固定支架,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中转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下表面;和/或,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使所述储液箱内产生负压,以将暂存在所述中转壶内的污水抽吸到所述储液箱内。

12、上述污水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接液槽接收污水,例如:清洁机器人等清洁设备在进行排污水操作时,清洁机器人的排污端可以伸入到接液槽中。然后,进入到接液槽内的污水会流向中转壶内暂存。进一步地,储液箱与中转壶相连通,中转壶内的污水会流入到储液箱中进行存储。因此,上述污水回收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回收时,通过接液槽能够更加方便地接收污水,同时利用中转壶对污水输送进行暂存,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储液箱对于污水的回收效果。

13、上述基站采用上述污水回收装置,上述基站用于与清洁机器人等清洁设备配合使用。进一步地,清洁机器人等清洁设备在进行排污水操作时,清洁机器人的排污端可以伸入到接液槽中。然后,进入到接液槽内的污水会流向中转壶内暂存。进一步地,储液箱与中转壶相连通,中转壶内的污水会流入到储液箱中进行存储。因此,上述污水回收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回收时,通过接液槽能够更加方便地接收污水,同时利用中转壶对污水输送进行暂存,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储液箱对于污水的回收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槽为弹性件,所述中转壶为硬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中转壶连接的接液座,所述接液座上设有所述接液槽,所述接液座上还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中转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接连通的第二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法兰盘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接液槽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法兰盘对接的第二法兰盘和与所述出液管插接配合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中转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侧与所述接液座固接,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液管固接,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壶固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盘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槽为单面开口结构,所述接液槽的底壁为倾斜下凹底壁或漏斗式底壁,所述接液槽的出水口开设在所述倾斜下凹底壁上,且所述接液槽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中转壶的侧壁设有入水口,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入水口与所述中转壶内部相连通,所述中转壶的底壁设有排污口,且所述中转壶的底壁为倾斜下凹式底壁或漏斗式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壶的底壁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与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均相对于所述第三安装面倾斜,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三安装面配合形成所述下凹式底壁或所述漏斗式底壁,且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中转壶的周向侧壁相贴合,所述排污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或所述第二安装面或所述第三安装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底座和固定支架,所述储液箱设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中转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下表面;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回收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回收装置及基站。一种污水回收装置,包括:接液槽,用于接收污水;中转壶,与所述接液槽连通,用于暂存所述接液槽接收的污水;储液箱,与所述中转壶连通,用于接收并存储由所述中转壶流出的污水。污水回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接液槽接收污水,例如:清洁机器人等清洁设备在进行排污水操作时,清洁机器人的排污端可以伸入到接液槽中。然后,进入到接液槽内的污水会流向中转壶内暂存。进一步地,储液箱与中转壶相连通,中转壶内的污水会流入到储液箱中进行存储。因此,上述污水回收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回收时,通过接液槽能够更加方便地接收污水,同时利用中转壶对污水输送进行暂存,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储液箱对于污水的回收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宇,邓海,陈佳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