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4972发布日期:2023-04-20 23:0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矫正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矫正器,具体为矫正架。


背景技术:

1、为了是使得中小学生能够保持正确、良好的坐姿,人们设计出了坐姿矫正器,而现有的矫正器一般通过螺栓顶紧,固定在桌面上;

2、采用螺杆顶紧方式进行夹持时,由于被夹持物的厚度有厚有薄,夹持在较薄的被夹持物上时,需要转动螺杆好多圈以后可能才能起到夹持的作用,夹持比较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矫正架能够快速固定在桌面上,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矫正架,通过压紧件的上下移动控制啮合块的前后位置,进一步使啮合块与棘齿啮合或脱离,当啮合块与棘齿啮合,压紧件只能够向下运动,当啮合块与棘齿脱离,压紧件能够上下随意运动,快速调整压紧件的位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矫正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套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外表面套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上连接有矫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内侧套管,内侧套管套接在柱体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外侧套管,外侧套管套接在内侧套管上,外侧套管和内侧套管能够相对滑动,所述外侧套管的侧面上成型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面与外侧套管的底面齐平,所述外侧套管与壳体的连接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嵌入有啮合块,啮合块能够在通孔内前后移动,所述柱体的下端成型有棘齿,所述棘齿与啮合块啮合,所述壳体内嵌合有压紧件,压紧件在壳体内上下滑动,啮合块位于压紧件的外侧,所述压紧件与啮合块靠近的侧面上成型有第一斜面,所述啮合块的侧面成型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第二斜面的斜上方,所述压紧件向下移动会挤压啮合块,第一斜面会与第二斜面贴合,使啮合块嵌入在棘齿内。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从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上端成型有花键,下端成型有直齿轮,中间为圆柱,所述壳体套接在圆柱上,花键位于壳体的上方,花键上连接有旋钮,旋钮位于壳体的上端,旋钮与驱动件一起转动,直齿轮位于壳体内,所述从动件为圆桶状,从动件的内壁上成型有内齿,所述内齿与直齿轮啮合,外壁上成型有外螺纹,所述从动件嵌入在壳体内且在壳体内转动,所述压紧件包括面板,面板上成型有圆管,圆管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压紧件的内螺纹与从动件的外螺纹啮合,所述面板的外缘上形成与壳体嵌合的外壁,所述压紧件与壳体能够发生上下滑动,所述柱体的下端成型有底板,底板位于压紧件的下方,底板和压紧件将桌子夹住。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成型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成型有定位柱,所述从动件的中心成型有套筒,套筒与内齿之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位于从动件的底部,所述套筒与套环插接,定位柱与固定块插接,所述驱动件插接在固定块上。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与外侧套管的交界处成型有限位块,限位块向壳体内侧延伸,所述限位块位于啮合块的下端。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向上延伸与柱体的上端面形成通道,条形槽中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嵌有固定螺母,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插入条形槽内,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位于内侧套管内,所述内侧套管的上端连接有垫块,所述螺杆上还成型有凸台,垫块套接在凸台上,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调节螺母,所述内侧套管内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侧面与矫正组件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侧套管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套穿过通孔套接在转轴上,所述通孔的上端成型有卡板,卡板位于转动套的上端,所述转动套上与通孔上侧边的接触面上成型有转动齿,所述卡板与转动齿配合。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矫正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侧面固定在伸缩组件上,所述连接柱的两端上固定有矫正垫,矫正垫对称分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压紧件的下移,压紧件压住啮合块并推动啮合块向外侧移动与棘齿啮合,使啮合块只能顺着柱体下降,从而快速将压紧件与底板靠近将桌面夹住,随后用锁紧机构将压紧件锁紧在底板上,实现矫正架的快速安装固定;

11、(2)通过内齿轮和驱动件的啮合,手动旋转驱动件能够使内齿轮转动,内齿轮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压紧件,内齿轮转动会带动压紧件向下移动,从而使压紧件向下将桌面锁紧在压紧件和底板之间,实现桌面的锁紧。



技术特征:

1.矫正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套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外表面套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上连接有矫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内侧套管,内侧套管套接在柱体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外侧套管,外侧套管套接在内侧套管上,外侧套管和内侧套管能够相对滑动,所述外侧套管的侧面上成型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面与外侧套管的底面齐平,所述外侧套管与壳体的连接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嵌入有啮合块,啮合块能够在通孔内前后移动,所述柱体的下端成型有棘齿,所述棘齿与啮合块啮合,所述壳体内嵌合有压紧件,压紧件在壳体内上下滑动,啮合块位于压紧件的外侧,所述压紧件与啮合块靠近的侧面上成型有第一斜面,所述啮合块的侧面成型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第二斜面的斜上方,所述压紧件向下移动会挤压啮合块,第一斜面会与第二斜面贴合,使啮合块嵌入在棘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从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上端成型有花键,下端成型有直齿轮,中间为圆柱,所述壳体套接在圆柱上,花键位于壳体的上方,花键上连接有旋钮,旋钮位于壳体的上端,旋钮与驱动件一起转动,直齿轮位于壳体内,所述从动件为圆桶状,从动件的内壁上成型有内齿,所述内齿与直齿轮啮合,外壁上成型有外螺纹,所述从动件嵌入在壳体内且在壳体内转动,所述压紧件包括面板,面板上成型有圆管,圆管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压紧件的内螺纹与从动件的外螺纹啮合,所述面板的外缘上形成与壳体嵌合的外壁,所述压紧件与壳体能够发生上下滑动,所述柱体的下端成型有底板,底板位于压紧件的下方,底板和压紧件将桌子夹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成型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侧成型有定位柱,所述从动件的中心成型有套筒,套筒与内齿之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位于从动件的底部,所述套筒与套环插接,定位柱与固定块插接,所述驱动件插接在固定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外侧套管的交界处成型有限位块,限位块向壳体内侧延伸,所述限位块位于啮合块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向上延伸与柱体的上端面形成通道,条形槽中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嵌有固定螺母,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插入条形槽内,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位于内侧套管内,所述内侧套管的上端连接有垫块,所述螺杆上还成型有凸台,垫块套接在凸台上,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调节螺母,所述内侧套管内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侧面与矫正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套管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套穿过通孔套接在转轴上,所述通孔的上端成型有卡板,卡板位于转动套的上端,所述转动套上与通孔上侧边的接触面上成型有转动齿,所述卡板与转动齿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侧面固定在伸缩组件上,所述连接柱的两端上固定有矫正垫,矫正垫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矫正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套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外表面套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上连接有矫正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外侧套管,所述外侧套管内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外侧套管的侧面上成型有壳体,壳体内设有锁紧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啮合块,所述柱体的下端成型有棘齿,所述棘齿与啮合块啮合,所述啮合块嵌合在外侧套管内,所述壳体内嵌合有压紧件,啮合块位于压紧件的外侧,啮合块与压紧件之间有间隙,本技术通过压紧件的上下移动控制啮合块的前后位置,当啮合块向外侧移动与棘齿啮合,这样啮合块只能向下移动,将桌面夹紧在压紧件和底板之间,当啮合块与棘齿脱离,啮合块能够上下随意运动,实现矫正架的快速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进义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