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烹饪锅体及使用该专用烹饪锅体的自动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7818发布日期:2023-07-27 19: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烹饪锅体及使用该专用烹饪锅体的自动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烹饪锅体及使用该专用烹饪锅体的自动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自动烹饪灶或炒菜机,通常为单热源加热,即在烹饪锅体底部设置厚膜加热模块,然而加热模块的加热功率往往较低,无法满足爆炒需求,且这类自动烹饪灶,需要配置专用烹饪锅体,用户家中的普通烹饪锅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专用烹饪锅体的精准控温又能满足爆炒需求的专业烹饪锅体。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专用烹饪锅体的精准控温又能满足爆炒需求的自动烹饪设备。

3、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专用烹饪锅体,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底部设有采用导磁金属制成的盘体,以及印制在盘体底面上作为第一加热源的发热膜,专用烹饪锅体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源电连接的上取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作为第二加热源的电磁加热模块,电磁加热模块也与上取电结构电连接。

4、作为改进,所述锅本体包括内锅和包裹在内锅外的外锅,所述盘体直接作为所述内锅的底盘,内锅底盘与外锅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磁加热模块设置在该间隙内。

5、再改进,所述上取电结构为固定在外锅底部的上耦合器。

6、再改进,所述间隙内专设有用于测量盘体温度的感温元件,该感温元件与所述上耦合器电连接。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烹饪设备,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烹饪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区域上设有下取电结构,所述机体内设有电源板和控制板,下取电结构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自动烹饪设备还配备有具有上述结构的专用烹饪锅体,当专用烹饪锅体设置在机体的烹饪区域上以后,上取电结构与下取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

8、所述下取电结构为固定在机体表面的下耦合器。

9、所述下耦合器的上表面与机体表面齐平。

10、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用于检测锅体内壁温度的测温元件,该测温元件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板根据测温元件获取专用烹饪锅体内壁的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开启,控制第二加热源关闭;如果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且实时温度突然下降或者需要高功率爆炒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同时开启;当实时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同时关闭。

11、所述专用烹饪锅体中第二加热源中的电磁加热模块可以设有多个,每个独立的电磁加热模块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能对多个独立的电磁加热模块进行分别控制;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底部设有多个测温元件,每个测温元件分别与不同位置的一个电磁加热模块上下对应设置;当设置在机体上的锅体为专用烹饪锅体,控制板根据各测温元件获取专用烹饪锅体底部不同位置的实时温度,当所有位置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开启,控制第二加热源关闭;如果所有位置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且某一处位置的实时温度突然下降,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与该位置对应的电磁加热模块同时开启;当所有位置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且需要高功率爆炒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所有位置的电磁加热模块第二加热源同时开启;当所有位置实时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所有位置的电磁加热模块同时关闭。

12、所述机体表面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操作控制模块,该操作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作为第二加热源的电磁加热模块,可结合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对锅本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可解决爆炒需求,还是当用户使用普通金属锅体时,可以利用第二加热源对普通金属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适应性更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专用烹饪锅体,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底部设有采用导磁金属制成的盘体,以及印制在盘体底面上作为第一加热源的发热膜,专用烹饪锅体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源电连接的上取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作为第二加热源的电磁加热模块,电磁加热模块也与上取电结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烹饪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包括内锅和包裹在内锅外的外锅,所述盘体直接作为所述内锅的底盘,内锅底盘与外锅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磁加热模块设置在该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烹饪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取电结构为固定在外锅底部的上耦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烹饪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专设有用于测量盘体温度的感温元件,该感温元件与所述上耦合器电连接。

5.一种自动烹饪设备,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烹饪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区域上设有下取电结构,所述机体内设有电源板和控制板,下取电结构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自动烹饪设备还配备有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专用烹饪锅体,当专用烹饪锅体设置在机体的烹饪区域上以后,上取电结构与下取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取电结构为固定在机体表面的下耦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耦合器的上表面与机体表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用于检测锅体内壁温度的测温元件,该测温元件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板根据测温元件获取专用烹饪锅体内壁的实时温度,当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开启,控制第二加热源关闭;如果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且实时温度突然下降或者需要高功率爆炒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同时开启;当实时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同时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烹饪锅体中第二加热源中的电磁加热模块设有多个,每个独立的电磁加热模块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能对多个独立的电磁加热模块进行分别控制;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底部设有多个测温元件,每个测温元件分别与不同位置的一个电磁加热模块上下对应设置;当设置在机体上的锅体为专用烹饪锅体,控制板根据各测温元件获取专用烹饪锅体底部不同位置的实时温度,当所有位置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开启,控制第二加热源关闭;如果所有位置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且某一处位置的实时温度突然下降,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与该位置对应的电磁加热模块同时开启;当所有位置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t,且需要高功率爆炒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所有位置的电磁加热模块第二加热源同时开启;当所有位置实时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t时,控制板控制第一加热源和所有位置的电磁加热模块同时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表面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操作控制模块,该操作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烹饪锅体及自动烹饪设备,其中专用烹饪锅体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的底部设有采用导磁金属制成的盘体,以及印制在盘体底面上作为第一加热源的发热膜,专用烹饪锅体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源电连接的上取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作为第二加热源的电磁加热模块,电磁加热模块也与上取电结构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专用烹饪锅体内设有作为第二加热源的电磁加热模块,可结合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对锅本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可解决爆炒需求,还是当用户使用普通金属锅体时,可以利用第二加热源对普通金属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适应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锦,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