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5052发布日期:2023-06-14 19:3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智能家居重要的一环。许多厂商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0911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扫地机器人,其主要包括吸尘模组、动力模组、扫地模组。由于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对于对于灰尘及细小垃圾采用吸附的方式吸入设备内进行收集,为了保证有效吸力,扫地机器人的底盘离地面间的距离需设计较小,但低趴的底盘会导致扫地机器人的通过性较差,当扫地机器人所经过的路径中存在略微凸出的阻挡则容易导致其无法通过,例如间隔推拉门的底部轨道、地毯边缘等位置,若这些阻挡的两侧位置都属于需清扫空间,则需要在扫地机器人完成一侧工作后,人工将其搬运跨过阻挡再进行另一部分的阻挡,较为不便,有待进一步优化以现有扫地机器人通过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底盘升降能力、通过性佳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移动装置、吸尘装置、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盘间隔设于第一底盘上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机构、电动推杆,所述导向机构连接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并限制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仅可沿竖向方向移动,所述电动推杆连接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以调整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之间的间距,所述吸尘装置安装于第一底盘上,所述第二底盘上设有容纳吸尘装置通过的第一让位口,所述移动装置安装于第二底盘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轮、转向轮,所述第一底盘上设有容纳驱动轮穿过的第二让位口,及容纳转向轮穿过的第三让位口。

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齿轮箱,所述驱动轮包括转轴,驱动轮的转轴位于第二底盘下侧位置,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于第二底盘底面,所述伺服电机、齿轮箱设于第二底盘顶面,齿轮箱穿过第二底盘与转轴连接,伺服电机通过齿轮箱与转轴驱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槽座、滑块,所述滑槽座固定设于第一底盘上,所述滑块固定设于第二底盘边缘处且与滑槽座位置对应,使滑块可竖向滑动的嵌设于滑槽座内。

5、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设有四组并分布于第二底盘外边缘处。

6、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集尘盒、滚刷,所述吸尘电机通过集尘盒连接滚刷,所述滚刷下方穿过第一底盘设置。

7、进一步的,还包括摄像头、控制器,所述摄像头安装于第一底盘上并朝外照射,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移动装置、吸尘装置、升降装置、摄像头。

8、进一步的,还包括拨扫装置,所述拨扫装置包括拨扫电机、旋转刷,所述拨扫电机安装于第一底盘上方,所述旋转刷与拨扫电机连接并设于第一底盘下方。

9、进一步的,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于第一底盘上。

1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具备如下优点:采用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的两组底盘设计,通过升降装置实现第一底盘的升降能力,清扫过程中,使第一底盘处于低位,保证位于第一底盘的清扫装置具备足够吸力,保证清扫效果,在通过障碍时,使第一底盘处于高位,使得该扫地机器人的通过性提高,保证扫地机器人可通过上述阻挡位置。解决了现有扫地机器人通过性不佳的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移动装置、吸尘装置、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盘间隔设于第一底盘上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机构、电动推杆,所述导向机构连接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并限制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仅可沿竖向方向移动,所述电动推杆连接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以调整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之间的间距,所述吸尘装置安装于第一底盘上,所述第二底盘上设有容纳吸尘装置通过的第一让位口,所述移动装置安装于第二底盘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轮、转向轮,所述第一底盘上设有容纳驱动轮穿过的第二让位口,及容纳转向轮穿过的第三让位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齿轮箱,所述驱动轮包括转轴,驱动轮的转轴位于第二底盘下侧位置,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于第二底盘底面,所述伺服电机、齿轮箱设于第二底盘顶面,齿轮箱穿过第二底盘与转轴连接,伺服电机通过齿轮箱与转轴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槽座、滑块,所述滑槽座固定设于第一底盘上,所述滑块固定设于第二底盘边缘处且与滑槽座位置对应,使滑块可竖向滑动的嵌设于滑槽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设有四组并分布于第二底盘外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电机、集尘盒、滚刷,所述吸尘电机通过集尘盒连接滚刷,所述滚刷下方穿过第一底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控制器,所述摄像头安装于第一底盘上并朝外照射,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移动装置、吸尘装置、升降装置、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扫装置,所述拨扫装置包括拨扫电机、旋转刷,所述拨扫电机安装于第一底盘上方,所述旋转刷与拨扫电机连接并设于第一底盘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于第一底盘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该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移动装置、吸尘装置、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底盘间隔设于第一底盘上方,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导向机构、电动推杆,所述吸尘装置安装于第一底盘上,所述移动装置安装于第二底盘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轮、转向轮。采用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的两组底盘设计,通过升降装置实现第一底盘的升降能力,解决了现有扫地机器人通过性不佳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许梓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梓恒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