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5850发布日期:2023-11-29 21:2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电器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已有的诸如ih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其内锅的底部设置有线圈和用于缠绕线圈的线圈盘,以便利用电磁加热内锅。

2、为了能够达到内锅侧部加热的效果,有些内锅会整体设置成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空腔。用于加热的液体设置于空腔内。当底部线圈盘加热时,空腔内的液体升温会相变,使热量传导至内锅的侧部。

3、上述双层结构使得内锅整体尺寸较大,内锅侧部和底部的加热均用底部线圈盘实现,对内锅侧部的加热温度受限。

4、因此,需要一种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

3、内锅,所述内锅包括内锅侧壁,所述内锅侧壁设置有沿所述内锅的周向延伸且呈环形的导热腔,所述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并且所述导热腔包括受热段和与所述受热段连通的传导段;以及

4、侧部加热件,所述侧部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内锅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内锅的侧部,所述侧部加热件与所述受热段位置对应,以对所述受热段内的导热介质加热。

5、根据本方案,侧部加热件对受热段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后,利用导热介质的热传导作用,传导段内的导热介质也被快速地升温,这样侧部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从受热段的位置处快速地传递至导热腔的各个位置,使其内的导热介质温度大致均恒。而后导热介质所负载的热量传递至内锅侧壁,使内锅侧壁快速地升温,以对内锅内的食物进行辅助加热。

6、这种侧部加热方式侧部加热件对内锅侧部的一小部分加热,不需要对整圈内锅侧部加热,就可以使内锅侧部在周向上的温度大致均恒,节约能耗成本。并且可以单独控制侧部加热,达到期望的侧部加热温度,以及与底部加热共同作用,使整个内锅加热均匀,从而食物受热更均匀,加热效果好,保证锅内侧部处的食物口感更佳。

7、侧部加热件不用环绕内锅设置,使得可以减小侧部加热件在周向上的尺寸,降低侧部加热件的材料成本。并且尺寸小的侧部加热件安装更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内锅的整体尺寸较小,有利于产品小型化。

8、可选地,每一个所述导热腔包括一个所述受热段,所述侧部加热件位于所述内锅在所述受热段的一端。

9、根据本方案,侧部加热件对导热腔一个位置处进行加热,便可实现整个导热腔内导热介质升温且温度均恒,从而对整个内锅侧部进行均匀辅助加热。侧部加热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和装配。

10、可选地,还包括保温圈,所述保温圈设置于所述内锅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内锅的侧部,所述侧部加热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圈。

11、根据本方案,侧部加热件能够更靠近内锅,更有效地对导热腔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加热效率高。

12、可选地,还包括安装件,所述侧部加热件固定至所述安装件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所述保温圈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安装口内并固定至所述保温圈。

13、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件,一方面可以便于侧部加热件的安装,先将侧部加热件固定至安装件,而后将带有侧部加热件的安装件安装至保温圈,装配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可以遮挡侧部加热件,防止液体溢流到侧部加热件,从而避免侧部加热件接触溢流液体而损坏。

14、可选地,所述侧部加热件为电磁加热元件、电阻加热元件、红外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者。

15、根据本方案,侧部加热方式可以是电磁加热、电阻加热和红外加热中的至少一者。

16、可选地,所述煲体在竖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区段和第二位置区段,所述第一位置区段对应于所述内锅,所述第二位置区段为所述第一位置区段二等分的上部区段,所述导热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区段的下部。

17、根据本方案,导热腔的位置设置对内锅的侧部进行有效地加热,升温快速,能量利用率更高,对内锅内的食物的加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

18、可选地,所述导热腔在竖向方向上的宽度d1为20mm≤d1≤40mm。

19、根据本方案,导热腔的宽度设置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内锅,对内锅的侧部进行有效地加热,升温快速,能量利用率更高,对内锅内的食物的加热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

20、可选地,所述内锅包括内金属层和外金属层,所述外金属层在所述内锅侧壁处与所述内金属层分离并向外凸出以形成所述导热腔,所述内金属层在所述导热腔的其他部分处与所述外金属层复合在一起。

21、根据本方案,具有两个金属层的内锅可以容易地通过吹胀的方式形成导热腔,成型效果好,生产制造简单。

22、可选地,所述导热腔向外凸出于所述内锅的外表面;并且/或者

23、还包括底部加热组件,所述内锅还包括与所述内锅侧壁相连的内锅底壁,所述底部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内锅底壁。

24、根据本方案,向外凸出的导热腔可以导热腔可以更靠近侧部加热件,更有效地对导热腔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加热效率高。可以单独控制底部加热和侧部加热,使两者可以单独加热内锅或同时加热内锅,内锅受热更均匀,食物口感更佳。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盖体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煲体,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导热腔包括一个所述受热段,所述侧部加热件位于所述内锅在所述受热段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圈(21),所述保温圈设置于所述内锅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内锅的侧部,所述侧部加热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23),所述侧部加热件固定至所述安装件的背向所述内锅的外侧,所述保温圈设置有安装口(24),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安装口内并固定至所述保温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加热件为电磁加热元件、电阻加热元件、红外加热元件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在竖向方向上具有第一位置区段(r1)和第二位置区段(r2),所述第一位置区段对应于所述内锅,所述第二位置区段为所述第一位置区段二等分的上部区段,所述导热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区段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在竖向方向上的宽度d1为20mm≤d1≤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包括内金属层和外金属层,所述外金属层在所述内锅侧壁处与所述内金属层分离并向外凸出以形成所述导热腔,所述内金属层在所述导热腔的其他部分处与所述外金属层复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煲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以在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煲体包括内锅和侧部加热件,内锅包括内锅侧壁,内锅侧壁设置有沿内锅的周向延伸且呈环形的导热腔,导热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并且导热腔包括受热段和与受热段连通的传导段;侧部加热件设置于内锅的外侧且位于内锅的侧部,侧部加热件与受热段位置对应,以对受热段内的导热介质加热。根据本技术,侧部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从受热段的位置处快速地传递至导热腔的各个位置,侧部加热件对内锅侧部的一小部分加热,不需要对整圈内锅侧部加热,就可以使内锅侧部在周向上的温度大致均恒,节约能耗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罗江波,廖雄,黄家建,钟辰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