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3706发布日期:2023-07-19 15:4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密闭门,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在建造大量的地下构筑物调蓄池,调蓄池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调蓄池内部有大量冲洗和除臭等设备,需要定期检修,调蓄池储水空间和与需要检修的设备安装空间之间设有一个密闭门,密闭门打开时,调蓄池两侧连通,关闭时不连通。由于储水空间会产生一些具有危害性的气体,因此需要保证密闭门的密闭性能,既要防水又要避免气体的流通,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提高密闭门的密封性能,例如增加一些密封条的方式。

2、此外,为了考虑储水期密闭门的密闭性能,需要有足够的承压力,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密闭门朝向储水侧开启的设计,如此,当储水侧有水时,水会更加推紧密闭门,从而保证密闭门更加牢固。

3、然而在提高了密封性能,容易导致密闭门两侧的气压不一致,当储水侧的气压大于干燥侧的气压时,就会导致密闭门开启困难,相反,当干燥侧的气压明显大于储水侧的气压时,又容易发生密闭门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密闭门主体与密闭门外框之间发生松动,降低密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采用朝向储水侧开启的设计,并且结合支撑部和反推锁紧机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双向锁紧,从而在两侧气压不平衡时,当干燥侧的气压明显大于储水侧的气压时也可以保证密封性能。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包括密闭门外框、密闭门主体以及将密闭门主体与密闭门外框转动连接的绞链,所述密闭门外框上设有用于支撑密闭门主体干燥侧的支撑部,所述密闭门主体上设有可视窗,密闭门主体干燥侧上设有反推锁紧机构,所述反推锁紧机构的两侧支撑于密闭门外框的干燥侧上以拉紧密闭门主体支撑于支撑部上。

4、所述反推锁紧机构包括手动转盘、传动杆和两组密封连杆,所述手动转盘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杆连接两组密封连杆,所述密封连杆上设有牵引锁钩,所述密闭门外框上设有与所述牵引锁钩配合的锁钩拉环,所述手动转盘转动后通过传动杆带动密封连杆上的牵引锁钩拉紧所述锁钩拉环。

5、所述传动杆呈m型,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密封连杆。

6、所述密封连杆由多级顶推螺栓与密闭门主体紧密连接。

7、所述多级顶推螺栓呈凹型结构,所述密封连杆的转轴镶嵌于所述多级顶推螺栓呈凹槽内,实现可转动功能。

8、所述密闭门外框外侧设有环形镶块,环形镶块镶嵌在构筑物墙体内。

9、所述密闭门外框整体熔铸而成。

10、所述密闭门外框的外侧设有墙体海绵单面胶,所述密闭门主体与密闭门外框之间设有密封条。

11、所述设施还包括密闭门主体的厚度为密闭门外框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12、所述支撑部为台阶式支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采用朝向储水侧开启的设计,并且结合支撑部和反推锁紧机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双向锁紧,从而在两侧气压不平衡时,当干燥侧的气压明显大于储水侧的气压时也可以保证密封性能。

15、2、通过手动转盘、传动杆和密封连杆以及牵引锁钩的方式实现反推锁紧机构,纯机械实现,恶劣环境下可靠性较高。

16、3、传动杆呈m型,可以更加省力。

17、4、环形镶块可以实现密闭门外框与构筑物墙体的牢固嵌合。

18、5、密闭门外框整体熔铸而成,可以提高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门外框、密闭门主体以及将密闭门主体与密闭门外框转动连接的绞链,所述密闭门外框上设有用于支撑密闭门主体干燥侧的支撑部,所述密闭门主体上设有可视窗,密闭门主体干燥侧上设有反推锁紧机构,所述反推锁紧机构的两侧支撑于密闭门外框的干燥侧上以拉紧密闭门主体支撑于支撑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推锁紧机构包括手动转盘、传动杆和两组密封连杆,所述手动转盘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杆连接两组密封连杆,所述密封连杆上设有牵引锁钩,所述密闭门外框上设有与所述牵引锁钩配合的锁钩拉环,所述手动转盘转动后通过传动杆带动密封连杆上的牵引锁钩拉紧所述锁钩拉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呈m型,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密封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杆由多级顶推螺栓与密闭门主体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顶推螺栓呈凹型结构,所述密封连杆的转轴镶嵌于所述多级顶推螺栓呈凹槽内,实现可转动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门外框外侧设有环形镶块,环形镶块镶嵌在构筑物墙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门外框整体熔铸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门外框的外侧设有墙体海绵单面胶,所述密闭门主体与密闭门外框之间设有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施还包括密闭门主体的厚度为密闭门外框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台阶式支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可视承压密闭门设施,包括密闭门外框、密闭门主体以及将密闭门主体与密闭门外框转动连接的绞链,密闭门外框上设有用于支撑密闭门主体干燥侧的支撑部,密闭门主体上设有可视窗,密闭门主体干燥侧上设有反推锁紧机构,反推锁紧机构的两侧支撑于密闭门外框的干燥侧上以拉紧密闭门主体支撑于支撑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朝向储水侧开启的设计,并且结合支撑部和反推锁紧机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双向锁紧,从而在两侧气压不平衡时,当干燥侧的气压明显大于储水侧的气压时也可以保证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叶开洋,李云飞,蔡光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洼石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