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5787发布日期:2024-03-05 15: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户外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1、充气床垫指的就是经过充气后膨胀体积变大的一种床垫。其具有很强柔韧性好和弹性佳的特点,由于其放气之后容易携带使用方便,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户外用品上其优势更为突出,不同的使用人群对于床垫的弹性要求不同,现有的充气床垫普遍气压低,支撑力不够,床面不平整,支撑不均匀,平稳度不够,容易倾倒,充气、抽气不便捷,或者存在慢漏气等,另外,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充放气的方式来实现对充气床垫的弹性调节,即当弹性较大的时候则通过放气的方式使得床垫更加柔软,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充气床垫的柔韧性,尤其是放气之后很容易导致床垫向下塌陷,而且由于充气床垫较轻的特性,当床垫的气量不足的时候,使用者坐在床垫边沿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充气床垫倾倒,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充气床垫柔韧性以及支撑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床垫,其可以保证在充气床垫在柔软性调节过程中对于充气床垫支撑性的需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床垫,包括:

3、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至少包括床面,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所述第一充气室和所述第二充气室相隔离,所示第一充气室位于所述床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充气室位于所述床面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充气室环绕所述床面;

4、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充放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室和所述第二充气室相连通。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床底,所述床底位于所述第一充气室的下方,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三充气室与所述第一充气室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充气室位于所述床底的外侧且环绕所述床底。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侧围挡,所述侧围挡位于所述床面和所述床底的外侧,所述侧围挡包括侧围挡膜层和侧围挡布层,所述侧围挡膜层位于所述侧围挡布层的内侧,所述侧围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床面以及所述床底形成密封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第一分隔膜层,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上端靠近所述床面,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下端远离所述床面,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外侧表面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充气室,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充气室。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分隔膜层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连接,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上端位于所述床面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围挡之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第二分隔膜层,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下端靠近所述床底,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上端远离所述床底,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外侧表面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内侧为所述第二分隔膜层,所述第二分隔膜层上设置有连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三充气室与所述第一充气室相互连通。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分隔膜层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下端位于所述床底的下表面与所述侧围挡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侧围挡的外侧复合设置有围挡加强布。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床面包括床面基础布和床面复合膜,所述床面复合膜复合在所述床面基础布的上表面,所述床面复合膜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以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床底包括床底基础布以及床底复合膜,所述床底复合膜复合设置在所述床底基础布的下表面,所述床底复合膜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以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床面基础布与所述床底基础布之间设置有拉丝。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充放气阀包括充放气阀基座,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形成有充放气通道,所述充放气阀基座的外表面形成有扁平的环状凸起,两个所述充放气阀的所述充放气阀基座分别伸入至所述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还设置有侧向充放气孔,所述侧向充放气孔与所述充放气通道连通,形成于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的环状凸起的侧面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通过扎带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罩住所述充放气通道的开口端。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拉丝的分布密度为每平方米大于一万根,所述床面复合膜以及所述床底复合膜以及所述侧围挡膜层为tpu材质,采用拉丝设计的面料,每平方米10000多点拉丝结构,确保床面平整,支撑均匀,拉丝之间摩擦少,减少噪音,稳定性好,充抽便捷,不漏气。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气床垫,其包括床垫本体以及两个充放气阀,床垫本体的顶部为供睡眠的床面,而床垫本体至少具有相互分隔的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两个充气室,两个充放气阀分别给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进行充放气,第一充气室位于床面的下方,其可以通过第一充气室的充放气来调节床面的柔软舒适性,而第二充气室设置在床面的外侧,其可以通过充放气阀给第二充气室充气来保证整个结构的支撑性,防止由于充气床垫柔软状态下支撑性变弱,尤其可以防止由于床面柔软之后承重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使用者从床面滑落。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床底,所述床底位于所述第一充气室的下方,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还形成有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三充气室与所述第一充气室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充气室位于所述床底的外侧且环绕所述床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侧围挡,所述侧围挡位于所述床面和所述床底的外侧,所述侧围挡包括侧围挡膜层和侧围挡布层,所述侧围挡膜层位于所述侧围挡布层的内侧,所述侧围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床面以及所述床底形成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第一分隔膜层,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上端靠近所述床面,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下端远离所述床面,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外侧表面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充气室,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一充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膜层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连接,所述第一分隔膜层的上端位于所述床面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围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还包括第二分隔膜层,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下端靠近所述床底,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上端远离所述床底,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外侧表面与所述侧围挡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内侧为所述第二分隔膜层,所述第二分隔膜层上设置有连通孔以使得所述第三充气室与所述第一充气室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膜层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分隔膜层的下端位于所述床底的下表面与所述侧围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挡的外侧复合设置有围挡加强布。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包括床面基础布和床面复合膜,所述床面复合膜复合在所述床面基础布的上表面,所述床面复合膜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以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床底包括床底基础布以及床底复合膜,所述床底复合膜复合设置在所述床底基础布的下表面,所述床底复合膜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以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床面基础布与所述床底基础布之间设置有拉丝。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阀包括充放气阀基座,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形成有充放气通道,所述充放气阀基座的外表面形成有扁平的环状凸起,两个所述充放气阀的所述充放气阀基座分别伸入至所述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还设置有侧向充放气孔,所述侧向充放气孔与所述充放气通道连通,形成于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的环状凸起的侧面与所述侧围挡膜层热熔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充放气阀基座上通过扎带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罩住所述充放气通道的开口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至少包括床面,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充气室和第二充气室,所述第一充气室和所述第二充气室相隔离,所示第一充气室位于所述床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充气室位于所述床面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充气室环绕所述床面;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充放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室和所述第二充气室相连通,本发明可以保证在充气床垫在柔软性调节过程中对于充气床垫支撑性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曹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雪狼户外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