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6153发布日期:2024-03-18 18:4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具体的说是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1、吸尘器运行使用时噪声主要来自于负压电机运行噪声、气流与吸尘器风道结构碰撞以及经过凹凸面形成涡流导致的噪声,这主要因为风道结构在网状、过滤结构处导风面积和迎风角度变化设计不当。而相应的降噪举措、改良设计,主要通过增设吸音网膜进行噪声声波传播阻隔吸收,但是该结构增设会产生额外的气流阻力,影响吸尘器流速,导致吸尘低效,对于一些大风量、高流速需求的清洁情况、使用环境适配性更差,因此,无法兼顾降噪和高风量风速负压吸力,使得吸尘器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吸尘器因风道结构在网状、过滤结构处导风面积和迎风角度变化设计不当,使得噪声较大,而相应的降噪举措、改良设计,增设吸音网膜,会产生额外的气流阻力,影响吸尘器流速,导致吸尘低效,对于一些大风量、高流速需求的清洁情况、使用环境适配性更差,无法兼顾降噪和高风量风速负压吸力,使得吸尘器使用体验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包括:

3、吸尘器主体,其内部设置分离过滤机构并在分离过滤机构的后侧设置内排风网,吸尘器主体的后端两侧设置与内排风网连通的侧向排风窗;

4、排风道结构,连通内排风网和侧向排风窗,排风道结构包括进风结构、插接固定的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以及设置于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内的第二过滤网,进风结构、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内壁还设置有消音机构。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吸尘器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卡接固定的顶盖、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带有底盖的尘杯体,吸尘器主体前端设置正对其内部下风腔的集气口,尘杯体在集气口的出口端铰接有翻盖挡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分离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下风腔内的隔离支架、套设在隔离支架上的第一过滤网以及固定有负压风机的风机架,尘杯体与隔离支架顶部密封连接并形成上风腔和下风腔,风机架设置于上风腔内。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内排风网为弧形或多棱折线形排风网,上壳体在内排风网的排风端设置有导风槽,进风结构卡接在导风槽底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进风结构包括收缩段和连接段,收缩段为弧形内凹结构且其内壁设置有若干不同朝向的消音机构,连接段密封连接在上排风壳体的进风网口外侧并通过连接柱插接和螺栓进行进风结构、上壳体和上排风壳体的固定。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第二过滤网与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的内壁相互卡接并紧贴锲合,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正对侧向排风窗且尺寸缩小的第一侧向排风口和第二侧向排风口,沿着第一侧向排风口和第二侧向排风口内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不同朝向的消音机构。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消音机构包括环境采样模块、分析模块以及声波发射模块,环境采样模块对收缩段、第一侧向排风口和第二侧向排风口内环境噪声声波采集,分析模块基于声波叠加原理对采集到的声波波形进行分析并得出与其相位相反的声波波形,声波发射模块对新的声波进行发射。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侧向排风窗通过边缘卡块卡接在上壳体上,上壳体在侧向排风窗的相应位置设置开口,侧向排风窗上间隔设置若干导风叶片。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结构使用时,通过吸尘器内部形成负压环境,吸附收集的含尘气体经过灰尘分离,气流上行流经负压风机、上风腔并进入内排风网,相较常用吸尘器负压风机设置位置,本吸尘器中负压风机设置于尘杯内,能提高集气口和分离结构内的负压程度,使得集气口吸力充足且分离结构过滤罩气流过滤流动稳定高效,并适当降低吸尘器出风口处气体流速,进而减小高速气流与吸尘器内部凹凸结构碰撞以及产生涡流导致的噪声。

21、2、通过内排风网弧形或多面充分进风、导风槽导风、进风结构的收缩段导风面积减小对气流进行提速并通过全面环境噪声捕获、精确分析、发射波形相位相反的声波进行声波抵消降噪,进风结构的连接段至上排风壳体导风面积降低,进行气流降速,以降低气流经过进风网口的流速,进而降低气流与风道结构间的碰撞以及流经产生的涡流进而导致的噪声,干净气流由第二过滤网的吸音吸尘由侧向排风口和侧向排风窗排出吸尘器。

22、3、侧向排风口、排风壳体、侧向排风窗迎风面积先减小后增大,提高第二过滤网处气流流速,保证气流通过高效性,并进行排风窗处降速降噪,侧向排风口处消音机构进行声波叠加抵消降噪,导风叶片铰接设置在侧向排风窗上,使得导风叶片受气流推动旋转至与气流方向相同的角度,使得导风更加顺畅,气流摩擦碰撞叶片导致的噪声降低。

23、4、第二过滤网可在吸尘器闲置、未运行时,进行排风口风道结构与外界的隔离,避免外界浮尘飞入污染吸尘器内部,堆积在过滤网表面的灰尘,当吸尘器运行时,通过负压形成的气流反冲洗,避免过滤网外侧灰尘堆积,而当有大风量、高风速需求时,可将第二过滤网拆下,减小过滤导致的气流阻力,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通过消音机构进行抵消降噪。风道结构模块化设计,相互插接、卡接装配,生产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主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卡接固定的顶盖、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带有底盖的尘杯体,所述吸尘器主体前端设置正对其内部下风腔的集气口,所述尘杯体在所述集气口的出口端铰接有翻盖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风腔内的隔离支架、套设在所述隔离支架上的第一过滤网以及固定有负压风机的风机架,所述尘杯体与隔离支架顶部密封连接并形成上风腔和所述下风腔,所述风机架设置于所述上风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排风网为弧形或多棱折线形排风网,所述上壳体在所述内排风网的排风端设置有导风槽,所述进风结构卡接在所述导风槽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包括收缩段和连接段,所述收缩段为弧形内凹结构且其内壁设置有若干不同朝向的所述消音机构,所述连接段密封连接在所述上排风壳体的进风网口外侧并通过连接柱插接和螺栓进行所述进风结构、上壳体和上排风壳体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与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的内壁相互卡接并紧贴锲合,所述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正对所述侧向排风窗且尺寸缩小的第一侧向排风口和第二侧向排风口,沿着所述第一侧向排风口和第二侧向排风口内侧壁周向设置有若干不同朝向的所述消音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机构包括环境采样模块、分析模块以及声波发射模块,所述环境采样模块对所述收缩段、第一侧向排风口和第二侧向排风口内环境噪声声波采集,所述分析模块基于声波叠加原理对采集到的声波波形进行分析并得出与其相位相反的声波波形,所述声波发射模块对新的声波进行发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排风窗通过边缘卡块卡接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上壳体在所述侧向排风窗的相应位置设置开口,所述侧向排风窗上间隔设置若干导风叶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吸尘器的模块化风道结构,包括:吸尘器主体,其内部设置分离过滤机构并在分离过滤机构的后侧设置内排风网,吸尘器主体的后端两侧设置与内排风网连通的侧向排风窗;排风道结构,连通内排风网和侧向排风窗,排风道结构包括进风结构、插接固定的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以及设置于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内的第二过滤网,进风结构、上排风壳体和下排风壳体内壁还设置有消音机构。本发明通过风道结构模块化设计、配合消声机构声波叠加抵消降噪,兼顾了低噪声和大吸力风量风速的使用需求,风道结构相互插接、卡接装配,生产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徐冬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斯卫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