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7371发布日期:2023-06-10 02:3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姿势康复训练,具体为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


背景技术:

1、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由于国内的脑瘫康复机构的数量有限,仅有小部分的患者在康复机构中接受训练,所以康复训练器就显得尤为重要,且需要多个康复训练器才能完成训练,而国内相应的医院机构较少,导致患儿治疗量不够,凳子也可以有助于家庭康复训练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一种用于小儿脑性瘫痪等特殊儿童使用的凳子,有助于在家庭内辅助进行康复训练,保障患儿治疗量。


技术实现思路

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以辅助小儿脑性瘫痪的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包括凳子主体,所述凳子主体包括支撑柱、凳子座板和凳子侧板,所述支撑柱呈矩形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凳子座板位于支撑柱的上方,每根所述支撑柱与凳子座板之间均设置有高度调节件,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凳子侧板,四根所述支撑柱之间且位于凳子侧板底部设置有站立牵拉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转动套和螺纹杆,所述支撑柱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支撑柱内设有用于容纳螺纹杆的容纳槽,所述螺纹杆顶端与凳子座板底部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凳子座板的前端开设有四个座板孔洞,前端的所述凳子侧板上开设有四个侧板孔洞。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站立牵拉机构包括底板和调节板,所述底板顶端和调节板底端均为空腔设计,所述调节板置于底板的空腔内,所述调节板后端与底板活动铰接,所述调节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支撑件,所述固定板的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于底板的空腔内,所述支撑件卡接于限位槽内。

11、3.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高度调节件,通过旋转转动套能够调节螺纹杆的高度,从而调节凳子座板的高度,能够更适合不同高度的脑瘫儿童使用,让他们能做到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在90度,有效调整脑瘫儿童坐姿,使脑瘫儿童建立正确的坐姿,通过将束腹带穿过座板孔洞和侧板孔洞能够用于将脑瘫儿童束缚固定,座板孔洞用于固定双侧大腿,侧板孔洞固定双侧小腿,能让脑瘫儿童更有安全感的坐在凳子上玩耍,以辅助小儿脑性瘫痪的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1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站立牵拉机构,在使用站立牵拉机构时,将站立牵拉机构从该凳子中取出,然后将调节板向上抬起与底板分离,再通过将支撑件转动抬起,并将支撑件卡接入固定板的限位槽内,从而将调节板位置固定,能够让脑瘫儿童站立在调节板进行牵拉,能够有效缓解脑瘫儿童的双下肢肌张力,并且通过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在支撑件卡接入不同位置的限位槽内,能够有效调节调节板的支撑角度,从而便于调节牵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包括凳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凳子主体(1)包括支撑柱(11)、凳子座板(12)和凳子侧板(14),所述支撑柱(11)呈矩形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凳子座板(12)位于支撑柱(11)的上方,每根所述支撑柱(11)与凳子座板(12)之间均设置有高度调节件(13),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柱(1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凳子侧板(14),四根所述支撑柱(11)之间且位于凳子侧板(14)底部设置有站立牵拉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13)包括转动套(131)和螺纹杆(132),所述支撑柱(11)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套(131),所述转动套(13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2),所述支撑柱(11)内设有用于容纳螺纹杆(132)的容纳槽(111),所述螺纹杆(132)顶端与凳子座板(12)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131)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凳子座板(12)的前端开设有四个座板孔洞(121),前端的所述凳子侧板(14)上开设有四个侧板孔洞(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牵拉机构(15)包括底板(151)和调节板(152),所述底板(151)顶端和调节板(152)底端均为空腔设计,所述调节板(152)置于底板(151)的空腔内,所述调节板(152)后端与底板(151)活动铰接,所述调节板(152)与底板(151)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1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53)包括固定板(1531)和支撑件(1533),所述固定板(1531)的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31),所述固定板(1531)底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532),所述支撑件(1533)转动连接于底板(151)的空腔内,所述支撑件(1533)卡接于限位槽(1532)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使用的凳子,包括凳子主体,所述凳子主体包括支撑柱、凳子座板和凳子侧板,所述支撑柱呈矩形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凳子座板位于支撑柱的上方,每根所述支撑柱与凳子座板之间均设置有高度调节件,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凳子侧板,四根所述支撑柱之间且位于凳子侧板底部设置有站立牵拉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站立牵拉机构,将支撑件卡接入固定板的限位槽内,从而将调节板位置固定,能够让脑瘫儿童站立在调节板进行牵拉,能够有效缓解脑瘫儿童的双下肢肌张力。

技术研发人员:蔡楚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高瑞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