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5968发布日期:2023-07-05 18:2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幕墙,尤其涉及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幕墙外表面通常会设置装饰层,例如镶嵌在幕墙之间的可打开玻璃窗单元。

2、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窗单元通常是从外部进行安装、拆卸,例如文献号为cn2115482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双面或单面自由更换led广告板幕墙系统,包括设置在玻璃幕墙内侧或外侧的幕墙广告,所述幕墙广告包括朝远离玻璃幕墙方向依次装配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及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之间形成侧夹持腔,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形成中部夹持腔,所述侧夹持腔内安装有广告板,所述中部夹持腔内安装有灯带。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对广告板进行安装、拆卸和更换的效果。该技术方案中中空玻璃板需要从室外进行拆卸安装,当中空玻璃损坏时拆卸不便。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更换的玻璃窗单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所述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包括至少两根幕墙立柱,所述幕墙立柱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横梁,所述横梁与幕墙立柱围合成容纳单元窗组件的空腔,所述单元窗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外框,所述外框前端旋转连接内扇框,所述内扇框前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压板,所述内扇框内部后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扣接两个压线,所述压板与压线之间夹持中空玻璃。

4、进一步的,所述压线包括扣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扣部前端的支撑部。

5、进一步的,所述压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内扇框前端。

6、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与中空玻璃之间设置胶条。

7、进一步的,所述内扇框与所述外框铰接。

8、进一步的,所述内扇框与外框之间设置铰接件。

9、进一步的,所述内扇框近端和远端设置盖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压线与内扇框之间还设置执手锁点。

11、进一步的,所述执手锁点包括设置在内扇框内的底座以及旋转设置在压条上的把手,所述把手近端具有锁头,所述锁头用于锁住所述底座。

12、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与内扇框之间设置胶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的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通过将近端和远端的压条与内扇框脱扣以实现中空玻璃的拆卸,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包括至少两根幕墙立柱,所述幕墙立柱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横梁,所述横梁与幕墙立柱围合成容纳单元窗组件的空腔,所述单元窗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外框,所述外框前端旋转连接内扇框,所述内扇框前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压板,所述内扇框内部后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扣接两个压线,所述压板与压线之间夹持中空玻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包括扣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扣部前端的支撑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内扇框前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中空玻璃之间设置胶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框与所述外框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框与外框之间设置铰接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扇框近端和远端设置盖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与内扇框之间还设置执手锁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锁点包括设置在内扇框内的底座以及旋转设置在压条上的把手,所述把手近端具有锁头,所述锁头用于锁住所述底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与内扇框之间设置胶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所述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包括至少两根幕墙立柱,所述幕墙立柱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横梁,所述横梁与幕墙立柱围合成容纳单元窗组件的空腔,所述单元窗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外框,所述外框前端旋转连接内扇框,所述内扇框前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压板,所述内扇框内部后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扣接两个压线,所述压板与压线之间夹持中空玻璃。本技术的内换式玻璃单元窗系统,通过将近端和远端的压条与内扇框脱扣以实现中空玻璃的拆卸,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玲,杨辰益,陈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