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发泡,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垫子。
背景技术:
1、目前,地垫是一种铺设入口处、室内或者车内等位置,能够有效刮除泥尘、水分等杂物,保持铺设面整洁的产品。地垫一般为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脚感更加舒适。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垫子使用一段时间后,泥尘等杂物会残留在垫子表面,需要进行抖落或者清洗。但是,抖落过程中,由于泥尘等杂物分散在垫子的不同部位,在抖落过程中会散落到较大范围内的地面,需要进行重新打扫收集,较为不便,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残留于垫子上的杂物进行收集,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垫子。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层垫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双层垫子,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和所述底层具有弹性,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料孔,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相互贴合,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的周侧之间形成有固定部和开口部,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形成收纳腔,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料孔均与所述收纳腔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时,底层与铺设面接触,通过固定部和开口部形成具有开口的收纳腔;当脚踩在面层时,杂物等会从料孔掉入收纳腔内,以对杂物进行收集;当需要对垫子进行清理时,通过挤压面层和底层,使得贴合的开口部打开,将收集的杂物从开口部直接倒出,实现便于对残留于垫子上的杂物进行收集的效果。
5、优选的,所述底层位于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有延长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部能够增大底层的面积,使得收纳腔内收集的杂物不易从开口部掉落。
7、优选的,所述面层和所述底层周侧且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位置通过缝线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缝线,可以将面层和底层周侧的固定部通过缝线缝制固定。
9、优选的,所述底层背离所述面层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层铺设于室内地面或者车内等铺设面后,定位槽能够提高底层与铺设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底层发生滑动。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排布和形状面积与所述料孔的排布和形状面积相同。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底层原生产材料上的定位槽开设完成后,直接将底层原料分切为两片,便可形成面层的原料,便于面层的加工。
13、优选的,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包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层和面层的周侧容易受到磨损,而第一包边能够包住底层和面层周侧,减小底层和面层周侧的磨损、损坏。
15、优选的,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位置包裹有第二包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可以包住固定部上底层和面层之间的间隙,减小收纳腔内的杂物从固定上底层和面层之间的间隙散出。
17、优选的,所述底层和所述面层均为eva片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eva片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便于开口部的打开。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弹性面、底层、料孔、固定部和开口部之间的配合,实现便于对残留于垫子上的杂物进行收集的效果;
21、(2)通过设置延长部,减小收纳腔内的杂物掉落出来;
22、(3)通过设置第一包边,能够减小底层和面层周侧收到的磨损;通过设置第二包边,实现减小杂物从底层和面层之间位于固定部的间隙掉出。
1.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1)和底层(2),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具有弹性,所述面层(1)上设置有若干个料孔(3),所述面层(1)与所述底层(2)相互贴合,所述面层(1)与所述底层(2)的周侧之间形成有固定部(4)和开口部(5),所述面层(1)和底层(2)之间形成收纳腔,所述开口部(5)和所述料孔(3)均与所述收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位于开口部(5)的位置设置有延长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所述底层(2)周侧且位于所述固定部(4)的位置通过缝线(7)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背离所述面层(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的排布和形状面积与所述料孔(3)的排布和形状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和所述面层(1)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包边(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和所述面层(1)位于所述固定部(4)的位置包裹有第二包边(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和所述面层(1)均为eva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