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放架和烹饪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6875发布日期:2023-11-17 22:3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置放架和烹饪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置放架和烹饪套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火锅或者料理锅等家用烹饪器具产品在使用时,有下述问题:

2、1)漏勺和汤勺等餐具不能固定,在锅内容易滑倒、倾斜或者翻转,甚至导致食物散开;

3、2)漏勺和汤勺等餐具不能固定,烹饪时需要用手扶着餐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置放架,其能够供具有挂钩的餐具挂置,且防止餐具在烹饪腔内非人为的运动。

2、使得将置放架上的餐具至少部分位于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置放架的烹饪套件。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置放架包括上环形件、下环形件和多个竖腿,多个所述竖腿沿着所述下环形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竖腿的底端与所述下环形件连接,顶端与所述上环形件连接,所述上环形件具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支撑部,所述竖腿包括高度调节组件,以调节所述上环形件的高度。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置放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给烹饪器具配置相应的置放架,漏勺和汤勺等餐具挂置于置放架的上环形件,餐具挂置于置放架时,其下部位于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这样防止餐具在烹饪腔内非人为的运动,方便使用者烹饪操作,解决了在烹饪过程中餐具在烹饪腔内容易滑倒、倾斜或者翻转的问题,且烹饪食物时无需手扶餐具,提高了用户体验感。竖腿设有高度调节组件,使上环形件的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烹饪腔,也适应不同尺寸的餐具。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多个第一横腿,至少两个所述竖腿与所述第一横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下环形件的外周,所述第一横腿高于所述下环形件,且低于所述上环形件。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中环形件,所述第一横腿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中环形件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环形件包括内环件、外环件和多个第二横腿,多个所述第二横腿沿着所述内环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内环件位于所述外环件的内周侧,且通过所述第二横腿与所述外环件连接,所述内环件形成所述支撑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筒柱、支腿和锁定件,所述筒柱的底端与所述下环形件连接,所述筒柱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插槽,所述支腿的顶端与所述上环形件连接,底端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支腿被锁定于所述筒柱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定件包括均套设于所述支腿外周的锁紧套筒和阻尼圈,所述锁紧套筒与所述筒柱螺纹连接,所述阻尼圈被构造成在所述锁紧套筒朝向靠近所述筒柱运动时,所述阻尼圈发生弹性变形以提供用于阻止所述支腿下降的阻尼力。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尼圈为弹性硅胶件或弹性塑胶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环形件设有食品级材料制的脚垫,和/或,所述上环形件设有食品级材料制的手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套件,包括烹饪器具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置放架,烹饪器具具有烹饪腔,所述置放架与所述烹饪器具配合使用时,所述置放架的所述支撑部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烹饪腔内。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套件,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置放架,具有防止餐具在烹饪腔内非人为的运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具有挂钩的餐具,所述餐具通过所述挂钩挂置于所述置放架,所述餐具包括漏勺、锅铲、食物夹、刀、叉和汤勺中的至少一者。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置放架,用于供具有挂钩(310)的餐具(300)挂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形件(110)、下环形件(120)和多个竖腿(130),多个所述竖腿(130)沿着所述下环形件(12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竖腿(130)的底端与所述下环形件(120)连接,顶端与所述上环形件(110)连接,所述上环形件(110)具有与所述挂钩(310)配合的支撑部,所述竖腿(130)包括高度调节组件,以调节所述上环形件(110)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横腿(140),至少两个所述竖腿(130)与所述第一横腿(1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腿(14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下环形件(120)的外周,所述第一横腿(140)高于所述下环形件(120),且低于所述上环形件(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环形件(150),所述第一横腿(140)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中环形件(1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件(110)包括内环件(111)、外环件(112)和多个第二横腿(113),多个所述第二横腿(113)沿着所述内环件(11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内环件(111)位于所述外环件(112)的内周侧,且通过所述第二横腿(113)与所述外环件(112)连接,所述内环件(111)形成所述支撑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筒柱(131)、支腿(132)和锁定件,所述筒柱(131)的底端与所述下环形件(120)连接,所述筒柱(131)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插槽,所述支腿(132)的顶端与所述上环形件(110)连接,底端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锁定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支腿(132)被锁定于所述筒柱(1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均套设于所述支腿(132)外周的锁紧套筒(133)和阻尼圈(134),所述锁紧套筒(133)与所述筒柱(131)螺纹连接,所述阻尼圈(134)被构造成在所述锁紧套筒(133)朝向靠近所述筒柱(131)运动时,所述阻尼圈(134)发生弹性变形以提供用于阻止所述支腿(132)下降的阻尼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圈(134)为弹性硅胶件或弹性塑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置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形件(120)设有食品级材料制的脚垫,和/或,所述上环形件(110)设有食品级材料制的手柄。

9.一种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挂钩(310)的餐具(300),所述餐具(300)通过所述挂钩(310)挂置于所述置放架(100),所述餐具(300)包括漏勺、锅铲、食物夹、刀、叉和汤勺中的至少一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置放架和烹饪套件,置放架包括上环形件、下环形件和多个竖腿,多个竖腿沿着下环形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竖腿的底端与下环形件连接,顶端与上环形件连接,上环形件具有与挂钩配合的支撑部,竖腿包括高度调节组件,以调节上环形件的高度。漏勺和汤勺等餐具挂置于置放架的上环形件,餐具挂置于置放架时,其下部位于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这样防止餐具在烹饪腔内非人为的运动,方便使用者烹饪操作,解决了在烹饪过程中餐具在烹饪腔内容易滑倒、倾斜或者翻转的问题,且烹饪食物时无需手扶餐具,提高了用户体验感。竖腿设有高度调节组件,使上环形件的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烹饪腔,也适应不同尺寸的餐具。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军,郑绍海,冯亚伟,黄冠江,万景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