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1982发布日期:2023-06-08 16:2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清洁电器,具体提供了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1、清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一些表面清洁装置具有污水桶和地刷,地刷处吸取的污物通过进污管输运至污水桶的内腔中。在表面清洁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污水桶和进污管进行清洗,以保持内部洁净状态,避免污物在污水桶内壁及进污管处的积聚。

2、发明人了解到,相关技术方案中的表面清洁装置在清洗污水桶和进污管时存在下述不便:进污管为细长型结构,其内腔的直径较小,难以通过毛刷等工具清洁进污管的内壁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能够解决表面清洁装置中细长型进污管的内壁面难以清洁的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地刷以及与地刷枢转连接的机身,机身上设有污水桶,污水桶上设有进污管,进污管下端与地刷连通以吸取污物,进污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一管部内壁面和第二管部内壁面围合形成进污流道,第二管部能够相对于第一管部运动以使得至少进污管的部分内壁面暴露于外部环境中。

3、进一步的,污水桶的下端具有进污口,进污口处于污水桶下端面的中部,进污管包括引流段,引流段的下端与进污口连通,上端与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形成的进污流道连通。

4、进一步的,污水桶的下端具有进污口,进污口处于污水桶下端面的边缘,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围合成的进污管向下延伸至污水桶的下端并与进污口连通。

5、进一步的,第一管部至少包括设置于污水桶的凹槽,第二管部为盖板,盖板与污水桶活动连接并形成污水桶外侧壁的一部分。

6、进一步的,盖板处设有滑槽,污水桶外侧壁设有滑扣,或盖板处设有滑扣,污水桶外侧壁设有滑槽;盖板与污水桶通过滑扣和滑槽实现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盖板远离自身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污水桶外侧壁之间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或,盖板远离自身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污水桶外侧壁之间通过磁铁吸合实现连接。

9、进一步的,引流段处于污水桶的内部,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处于污水桶的外部并形成独立段,独立段的下端与引流段连通,上端通过污水桶外侧壁处的通孔与污水桶的内腔连通。

10、进一步的,进污管凸出于污水桶的外部,机身上设有用于容纳进污管的容纳槽。

11、进一步的,第一管部至少包括设置在机身外壁面的内凹槽,内凹槽设置在机身朝向污水桶一侧的壁面处,污水桶外侧壁形成第二管部。

12、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3、(1)本方案中进污流道由第一管部内壁面和第二管部内壁面围合形成,第二管部能够相对于第一管部运动以使得至少进污管的部分内壁面暴露于外部环境中。这种设置方式使得进污管具有利用进污流道输送污物的工作状态以及至少使得进污管部分内壁面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清洁状态,进污管能够通过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的运动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当要清洁的内壁面暴露在外部时,便于利用毛刷或水流冲洗来清洁进污管的内壁面,避免细长型进污管内壁面不便清理的问题。

14、(2)本方案中在污水桶下端面的中部设置进污口,进污管包括引流段,利用引流段来连接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这种设置方式中,相对于传统表面清洁装置来说,污水桶处进污口的位置不变,不需要在机身等结构处重新设计与进污口对应的接口,减少了污水桶的适配难度。

15、(3)本方案中污水桶下端面边缘设置进污口,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围合成的进污管部分向下延伸至污水桶的下端并与进污口连通;这种设置方式便于减少或消除进污管在靠近进污口位置与污水桶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不会因为间隙存在而在进污口处积蓄难以清洁的污物。

16、(4)本方案中第一管部至少包括设置于污水桶的凹槽,盖板作为第二管部并与污水桶活动连接并形成污水桶外侧壁的一部分;这种设置方式中利用污水桶的外侧壁参与形成第一管部,减少或者消除了进污管与污水桶内壁之间的间隙,减少因为间隙存在而在污水桶内积蓄难以清洁污物的概率。

17、(5)本方案中在采用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处凹槽参与形成进污管的情况下,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采用滑扣与滑槽实现滑动连接,便于实现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的可拆卸安装,便于实现凹槽部分的进污管能够在上述输送污物的工作状态以及清洁状态之间进行快速转换,降低进污管在凹槽部分的清洁难度。

18、(6)本方案中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便于通过盖板的转动实现凹槽部分的进污管在上述输送污物的工作状态以及清洁状态之间进行快速转换,降低进污管在凹槽部分的清洁难度。

19、(7)在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转动连接的基础上,本方案为了实现盖板转动到设定位置后的定位,在盖板远离自身转动中心的一侧通过卡扣或卡槽连接,或者通过磁铁吸合实现连接;这种设置方式中,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之间不会完全脱离接触,在清理完毕凹槽及盖板后,不需要重新实现盖板与污水桶外侧壁之间的定位。

20、(8)本方案中在进污口处于污水桶下端中部的情况下,引流段处于污水桶内部,独立段处于污水桶外部并形成独立段,独立段下端与引流段连通;这种设置方式中,独立段脱离污水桶的外侧壁的结构设置使其便于独立拆装;同时,独立段与污水桶之间不存在间隙,不会因间隙存在而积蓄污物。

21、(9)本方案中在进污口处于污水桶下端外边缘的情况下,使得进污管整体凸出于污水桶外部,便于实现进污管整体的拆装,降低进污管内壁的清洁难度;进污管处于污水桶外部,完全消除了进污管与污水桶内壁间的间隙,不会因为间隙而积蓄污物;同时进污管不占用污水桶内部空间,便于增加污水桶内部空间的容积。

22、(10)本方案中第一管部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外壁面的内凹槽,将污水桶外侧壁的部分结构作为第二管部;这种设置方式中利用机身和污水桶的外壁面参与形成进污管,在将污水桶从机身处拆除时,能够直接暴露内凹槽和污水桶中参与形成进污管的外壁面,省略了额外拆装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的工序,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地刷以及与地刷枢转连接的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污水桶,所述污水桶上设有进污管,所述进污管下端与地刷连通以吸取污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内壁面和第二管部内壁面围合形成进污流道,所述第二管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部运动以使得至少所述进污管的部分内壁面暴露于外部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桶的下端具有进污口,所述进污口处于所述污水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进污管包括引流段,所述引流段的下端与所述进污口连通,上端与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形成的进污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桶的下端具有进污口,所述进污口处于所述污水桶下端面的边缘,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围合成的进污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污水桶的下端并与所述进污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至少包括设置于污水桶的凹槽,所述第二管部为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污水桶活动连接并形成污水桶外侧壁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处设有滑槽,所述污水桶外侧壁设有滑扣,或所述盖板处设有滑扣,所述污水桶外侧壁设有滑槽;所述盖板与污水桶通过所述滑扣和滑槽实现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污水桶外侧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远离自身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所述污水桶外侧壁之间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或,所述盖板远离自身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所述污水桶外侧壁之间通过磁铁吸合实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段处于所述污水桶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处于所述污水桶的外部并形成独立段,所述独立段的下端与所述引流段连通,上端通过所述污水桶外侧壁处的通孔与所述污水桶的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管凸出于所述污水桶的外部,所述机身上设有用于容纳进污管的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外壁面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设置在所述机身朝向所述污水桶一侧的壁面处,所述污水桶外侧壁形成所述第二管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具有易清洗进污管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地刷以及与地刷枢转连接的机身,机身上设有污水桶,污水桶内设有进污管,进污管下端与地刷连通以吸取污物,进污管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一管部内壁面和第二管部内壁面围合形成进污流道,第二管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部运动以使得至少所述进污管的部分内壁面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本技术能够便于实现进污管内壁面的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李玉涛,邢靖宣,胡籍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