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6448发布日期:2023-08-24 22:3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蒸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蒸锅。


背景技术:

1、蒸锅是人们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厨房用具。为了在不开盖的情况下往蒸锅里加水,通常在蒸锅外部设置有水箱,水箱与蒸锅内的水槽通过管道连通,从而可在蒸食物时直接通过水箱往蒸锅内的水槽添水,而不需要打开锅盖。然而,这一类蒸锅在使用时存在蒸汽从水箱的开口处外泄的情况,从而影响蒸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蒸汽从水箱处外泄的蒸锅。

2、一种蒸锅,包括:底座以及水箱,所述底座内设有水槽,所述水箱设有容腔,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容腔与所述水槽始终保持连通,所述水箱包括箱体以及箱盖,所述容腔设于所述箱体,且所述箱体具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密封所述开口。

3、本申请提供的蒸锅,由于容腔与水槽始终保持连通,因此,可通过水箱往水槽添水,而不需要打开蒸锅的锅盖进行添水。并且,通过在箱盖和箱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能够密封开口处的间隙,从而可避免蒸汽从开口处往外泄漏。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具有朝向所述开口延伸设置的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圈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密封部外侧,当所述箱盖盖合所述开口时,所述密封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密封圈至少部分被夹持于所述密封部外壁与所述开口内壁之间。

5、如此,通过密封部和开口内壁将第一密封圈牢牢夹紧,形成很好的密封效果。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内壁靠近所述箱盖的一端设有斜面或弧形面,且自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容腔的一端至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容腔的一端,所述开口的内径逐渐增大。

7、如此,斜面或弧形面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从而盖合箱盖时,密封部更容易伸入开口内。而通过转动的方式打开箱盖时,斜面或弧形面可以避让密封部,使得箱盖能够顺利转动而打开。可见,设置斜面或弧形面更容易打开及盖合箱盖。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箱盖上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把手部。

9、如此,打开或盖上箱盖都非常方便,并且,由于箱盖连接在箱体上,不容易丢失箱盖。把手部的设置便于用户打开箱盖。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端的防漏部,所述防漏部朝向所述容腔延伸形成防漏筒,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防漏筒上。

11、如此,箱盖盖合于箱体时,箱盖与箱体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箱盖盖严箱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槽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始终保持连通。

13、如此,结构非常简单,保证了容腔和水槽始终保持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箱体之间密封配合。

15、如此,可避免水箱和底座之间出现漏水的情况。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围设于所述进水口周侧的第一环形筋,所述箱体设有围设于所述出水口周侧的第二环形筋,所述第一环形筋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筋内侧或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环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筋之间。

17、如此,通过第一环形筋和第二环形筋配合能够将第二密封圈牢牢夹紧,从而形成很好的密封效果。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锅还包括接汁盘,所述接汁盘设置于所述水槽上方,所述接汁盘设有接汁槽,所述接汁盘底部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连通所述接汁槽和所述水槽。

19、如此,水槽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出口向上流动,从而可供接汁盘上方的蒸笼使用。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汁盘底部朝向所述水槽底壁延伸形成有聚能环,所述聚能环与所述水槽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聚能环将所述水槽分隔成位于所述聚能环内侧的第一腔和位于所述聚能环外侧的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间隙连通,所述蒸锅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对应所述第一腔设置,以用于加热所述第一腔内的水。

21、如此,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仅通过间隙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内的水不易出现对流,而加热件对应第一腔设置,从而第一腔内的水更容易升温至沸腾而产生蒸汽,而第二腔内的水温度相对较低,不易产生蒸汽,从而水箱内的水更不易升温而产生蒸汽。该实施例有利于更快地产生蒸汽,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汁盘外壁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搭接于所述水槽的上沿。

23、如此,台阶部可以挡住蒸汽,避免该处出现蒸汽泄漏。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底座外侧;和/或,所述箱体设有能够显示所述容腔内水位高度的可视窗。

25、如此,水箱设置于底座外侧,便于通过水箱往水槽内添水,而不需要打开锅盖以及取走蒸笼进行添水,使用非常方便。设置可视窗可以方便用户查看容腔内的水位高度,从而及时添水,避免出现干烧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以及水箱(20),所述底座(10)内设有水槽(11),所述水箱(20)设有容腔(211),所述水箱(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容腔(211)与所述水槽(11)始终保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2)具有朝向所述开口(212)延伸设置的密封部(221),所述第一密封圈(23)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密封部(22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12)内壁靠近所述箱盖(22)的一端设有斜面(2121)或弧形面(2122),且自所述开口(212)靠近所述容腔(211)的一端至所述开口(212)远离所述容腔(211)的一端,所述开口(212)的内径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21),所述箱盖(22)上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有把手部(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包括主体部(213)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3)上端的防漏部(214),所述防漏部(214)朝向所述容腔(211)延伸形成防漏筒(2141),所述开口(212)形成于所述防漏筒(21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1)侧壁设有进水口(12),所述箱体(21)侧壁设有出水口(215),所述出水口(215)与所述进水口(12)始终保持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2)与所述出水口(215)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30),以使所述底座(10)与所述箱体(21)之间密封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设有围设于所述进水口(12)周侧的第一环形筋(13),所述箱体(21)设有围设于所述出水口(215)周侧的第二环形筋(216),所述第一环形筋(13)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筋(216)内侧或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30)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环形筋(13)和所述第二环形筋(21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还包括接汁盘(50),所述接汁盘(50)设置于所述水槽(11)上方,所述接汁盘(50)设有接汁槽(53),所述接汁盘(50)底部设有蒸汽出口(51),所述蒸汽出口(51)连通所述接汁槽(53)和所述水槽(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汁盘(50)底部朝向所述水槽(11)底壁延伸形成有聚能环(54),所述聚能环(54)与所述水槽(11)底壁之间具有间隙(55),所述聚能环(54)将所述水槽(11)分隔成位于所述聚能环(54)内侧的第一腔(111)和位于所述聚能环(54)外侧的第二腔(112),所述第一腔(111)和所述第二腔(112)通过所述间隙(55)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汁盘(50)外壁设有台阶部(56),所述台阶部(56)搭接于所述水槽(11)的上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外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蒸锅,包括:底座以及水箱,所述底座内设有水槽,所述水箱设有容腔,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容腔与所述水槽始终保持连通,所述水箱包括箱体以及箱盖,所述箱体具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以密封所述开口。本申请提供的蒸锅,由于容腔与水槽始终保持连通,因此,可通过水箱往水槽添水,而不需要打开蒸锅的锅盖进行添水。并且,通过在箱盖和箱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能够密封开口处的间隙,从而可避免蒸汽从开口处往外泄漏。

技术研发人员:程久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