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及充电存储盒

文档序号:34502018发布日期:2023-06-18 00:5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及充电存储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勺结构,尤指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多功能勺及充电存储盒。


背景技术:

1、吞咽障碍会导致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风险增加,可见对于吞咽障碍患者来说,进食安全与吞咽功能训练很重要。国内外研究表明,舌肌功能与吞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故而加强舌肌训练是提升吞咽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针对吞咽障碍患者所提供的工具,仅有用于自主拉伸舌部进行肌肉锻炼的训练器,以及用于辅助患者进食、材质柔软的勺子。两者功能单一,无法为患者提供兼具进食和训练的功能,另外,患者舌肌功能需要到医院通过专业设备进行舌压测量,对于患者和家属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及充电存储盒,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为患者提供兼具进食和训练多种功能,无法自行测量舌压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包括:勺柄;勺头,所述勺头连接在所述勺柄的一端;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设于所述勺头上,用于按摩患者的舌部;舌压测量装置,所述舌压测量装置连接在所述勺柄的另一端,用于测量患者的舌部压力;第一电池模块,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设于所述勺柄内,并与露于所述勺柄外的第一磁吸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舌压测量装置和第一控制主板供电。

4、一种充电存储盒,应用于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有上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容置仓,所述容置仓用于容纳所述多功能勺;第二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电池模块设于所述盒体内,并与设于所述容置仓内的第二磁吸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用于为第二控制主板供电;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为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充电以及通过所述第一磁吸触点与所述第二磁吸触点的磁吸连接来为所述第一电池模块充电。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6、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勺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了多种功能,集进食、舌压测量、舌肌训练于一体,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具体来说,在为患者提供正常饮食功能基础上,既可通过按摩装置对舌部进行按摩,实现舌部训练,又可通过舌压测量装置对患者的舌压进行测量,实现舌肌能力的评测,无需具备医疗专业知识既可熟练操作,使用便捷、实用性高,患者的进食安全有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按摩凸点,所述按摩凸点设于所述勺头的外凸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靠近所述勺头的部分内设有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与一按摩开关连接,所述震动马达由所述第一电池模块供电,所述震动马达用于带动所述按摩凸点震动来对舌部进行按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压测量装置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勺柄连接,另一端与一气囊贯通连接,所述导气管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板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导气管内的气压变化,所述第一控制主板与一显示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与所述勺柄之间磁吸连接或插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由感温硅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头的内凹面上设有多条计量刻度线。

8.一种充电存储盒,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存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存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主板连接并由所述第二电池模块供电,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至少一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指示电量、工作状态、充电状态和消毒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吞咽障碍患者用多功能勺及充电存储盒。多功能勺包括:勺柄;勺头;按摩装置设于勺头上,用于按摩患者的舌部;舌压测量装置设于勺柄一端,用于测量患者的舌部压力;第一电池模块,设于勺柄内并与第一磁吸触点连接,用于为舌压测量装置和第一控制主板供电。充电存储盒包括:盒体,转动连接有上盖,盒体内设有容置仓,用于容纳多功能勺;第二电池模块,设于盒体内并与第二磁吸触点连接,用于为第二控制主板供电;充电接口,与第二电池模块连接,用于为第二电池模块充电及通过第一与第二磁吸触点的磁吸连接来为第一电池模块充电。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为患者提供兼具进食和训练多种功能,无法自行测量舌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康瑞赋,付烁瑾,肖倩,王艳玲,宣泽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