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57909发布日期:2023-07-13 04:0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密闭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1、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人防门分类比较鲜明,有普通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按照人防门的打开方向又分为单向防护密闭门和双向防护密闭门。人防门会把门内外的空气隔离,具有轻微的抗爆震能力,防水、防爆、抗空气污染,目前人防门多使用在底下商场、医院、仓库、底下停车场等出入口。

2、双向防护密闭门包括一扇门扇,门扇铰接于墙体上的门框内,门扇的转动角度为180°。通过转动门扇实现防护密闭门的开关和闭合。当将门扇转动至90°,防护密闭门呈关闭状态;转动角度大于90°时,防护密闭门呈打开状态。

3、对于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转动门扇,以实现双向防护密闭门的打开与关闭,故门扇与门框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导致双向防护密闭门在关闭时密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双向防护密闭门的密封性,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扇、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端和下端的密封条,所述门扇上套设有门框,所述门扇的一侧铰接于所述门框上,所述门框上套设有墙体,所述密封条用于封堵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的空隙,所述门扇上设有限制自身转动的固定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门扇,门扇带动密封条移动,将门扇转入门框内,门扇带动密封条移动至门框与门扇的空隙处,用密封条封堵空隙。再用固定件固定门扇,限制门扇转动,使防护密封门呈关闭状态。通过设置密封条,以便于封堵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空隙,减少毒气沿空隙进入,提高防护密闭门的密封性。

5、可选的,所述密封条沿竖直方向滑移于所述门扇内,门扇内开设有供所述密封条滑移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供所述密封条的一端滑出所述门扇,所述门扇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密封条滑动的移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关闭防护密封门时,先转动门扇,将门扇转入门框内,通过固定件固定门扇,限制门扇转动,使防护密闭门呈关闭状态。然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密封条朝靠近门框的方向滑动,使密封条的一端抵接于门框的内壁上,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空隙封堵。减少密封条抵接于门框内壁上阻碍门扇转入的情况,以便于移动门扇。

7、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条远离所述门框一端的移动杆、铰接于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密封条一端的限位杆,所述门扇内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滑移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所述门扇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杆转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移动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杆抵紧于所述限位槽槽壁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关闭防护密封门时,先将门扇转入门框内,通过固定件固定门扇,限制门扇转动,使防护密闭门呈关闭状态。然后将限位杆转入限位槽,限位杆带动移动杆沿竖直方向滑移于移动槽内,移动杆带动密封条朝靠近门框的方向滑动,使密封条的一端滑出容纳槽并抵接于门框的内壁上,将门框和门扇之间的空隙封堵。将限位杆转动至与移动杆相平行的位置,使限位杆依靠摩擦力卡紧于限位槽内,以限制移动杆滑动,进而限制密封条滑入容纳槽。以便于移动密封条,使密封防护密闭门更方便。

9、可选的,所述移动杆靠近所述密封条的一端设有插接块,所述密封条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块插入并卡紧的插接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更换密封条时,解除固定件对门扇的固定,将门扇转出门框,然后将门扇上端的密封条向上滑出容纳槽、将门扇下端的密封条向下滑出容纳槽,使插接块滑出插接槽。再将更换后的密封条沿竖直方向滑入容纳槽内,将插接块滑入插接槽,插接块依靠摩擦力卡紧于插接槽内,以限制密封条脱离。通过设置插接块,使密封条可拆卸,以便于更换密封条。

11、可选的,所述密封条具有弹性,所述密封条抵紧于所述门框的内壁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密封条封堵门扇和门框之间的空隙时,密封条远离移动杆的一端抵紧于门扇的内壁上,并且密封条受挤压力压缩。减小密封条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加强密封条的密封性,进而提高防护密闭门的密封性。

13、可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移动杆的一端铰接于相邻所述限位杆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关闭防护密闭门时,先将门扇转入门框内,通过固定件固定门扇。然后将相邻限位杆的铰接处朝靠近门扇的方向按压,使限位杆转入限位槽内。限位杆带动移动杆沿竖直方向滑移于移动槽内,移动杆带动密封条朝靠近门扇的方向滑动。使密封条的一端滑出容纳槽并抵紧于门框的内壁上。密封条受挤压力压缩,将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空隙封堵,提高防护密闭门的密封性。将限位杆转入限位槽后,限位杆依靠摩擦力卡紧于限位槽内,限制自身转动,进而限制移动杆移动,将密封条抵紧于门框内壁的状态固定。通过设置若干限位杆相互铰接,按压相邻限位杆的铰接处就能同时带动若干移动杆滑动,减少单独移动每一个限位杆的情况,使密封防护密闭门更省力。

15、可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防滑棱。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杆转入限位槽后,限位杆带动防滑棱移动至限位槽内,使防滑棱抵紧于限位槽槽壁上,减少限位杆受压力转出限位槽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滑棱,增大限位杆与限位槽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固定限位杆。

1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于所述门扇侧壁上的固定框、滑移于所述固定框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框顶壁上,所述门框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下端滑入的固定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防护密闭门时,将门扇朝靠近门框的方向转动,门扇带动固定框和固定杆移动,将固定杆沿固定框向上滑动,使固定杆的底壁滑动抵接于门框的内壁上。门扇转入门框内后,固定杆的下端自动于固定槽槽口相对应,固定杆受重力向下滑动,固定杆的上端抵接于固定框顶壁上、下端滑入固定槽内,将门框与门扇相连,限制门扇转动,以便于关闭防护密闭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密封条,以便于封堵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空隙,减少毒气沿空隙进入,提高防护密闭门的密封性;

21、2.通过设置限位杆和移动杆,以便于移动密封条,使密封防护密闭门更方便;

22、3.通过设置若干限位杆相互铰接,按压相邻限位杆的铰接处就能同时带动若干移动杆滑动,减少单独移动每一个限位杆的情况,使密封防护密闭门更省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1)、设置于所述门扇(1)上端和下端的密封条(12),所述门扇(1)上套设有门框(2),所述门扇(1)的一侧铰接于所述门框(2)上,所述门框(2)上套设有墙体,所述密封条(12)用于封堵所述门扇(1)与所述门框(2)之间的空隙,所述门扇(1)上设有限制自身转动的固定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2)沿竖直方向滑移于所述门扇(1)内,门扇(1)内开设有供所述密封条(12)滑移的容纳槽(14),所述容纳槽(14)供所述密封条(12)的一端滑出所述门扇(1),所述门扇(1)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密封条(12)滑动的移动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3)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条(12)远离所述门框(2)一端的移动杆(131)、铰接于所述移动杆(131)远离所述密封条(12)一端的限位杆(132),所述门扇(1)内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131)滑移的移动槽(133),所述移动槽(133)与所述容纳槽(14)相连通,所述门扇(1)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杆(132)转动的限位槽(134),所述限位槽(134)与所述移动槽(133)相连通,所述限位杆(132)抵紧于所述限位槽(134)槽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31)靠近所述密封条(12)的一端设有插接块(15),所述密封条(12)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块(15)插入并卡紧的插接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2)具有弹性,所述密封条(12)抵紧于所述门框(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2)远离所述移动杆(131)的一端铰接于相邻所述限位杆(1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2)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防滑棱(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包括固定于所述门扇(1)侧壁上的固定框(111)、滑移于所述固定框(111)内的固定杆(112)所述固定杆(112)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框(111)顶壁上,所述门框(2)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112)下端滑入的固定槽(2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防护密闭门,涉及防护密闭门技术领域,包括门扇、设置于门扇上端和下端的密封条,门扇上套设有门框,门扇的一侧铰接于门框上,门框上套设有墙体,密封条用于封堵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空隙,门扇上设有限制自身转动的固定件。本申请通过设置密封条,以便于封堵门框与门扇之间的空隙,减少毒气沿空隙进入,提高防护密闭门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旭,张迪,王梓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旭东人防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