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7098发布日期:2024-05-11 00:0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枕头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尤指一种利用调整气囊与支架进行高度调节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1、cn 215913942u、cn 208892062u、cn 110074594a、cn 202800863u、cn214386893u、cn 215838071、cn 211961522u及cn 207544743u等专利揭示一种利用气囊的充泄气决定枕头高度的技术。惟,前述专利公开的枕头高度调整专利是直接以气囊作为枕头的推动者,使得枕头高度受限于气囊的充气力度,将导致枕头的调整范围受限。

2、另外,cn 201426589y则揭示一种气囊与机械结构调整枕头高度的技术内容。但由cn 201426589y图4与说明书内容来看,气囊于实施上必须承担叉架整体的重量,导致气囊无法轻易带动叉架升高。再者,cn 201426589y的气囊设置于叉架的中心点,尽管动筒上升后拉动与之黏接的气囊,并以此带动叉架,进而改变枕罩垫高度,然而cn 201426589y的枕罩垫高度实际上仍是由气囊直接决定,无法脱离枕头高度调整范围受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常用以气囊直接决定枕头高度所衍生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包括基座,枕头承板,连接基座与枕头承板的支架,以及至少一个调整气囊。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交叉枢纽连接,并形成交叉点,第一支架包括带动板,带动板与基座形成第一夹角,带动板与枕头承板形成第二夹角;至少一个调整气囊位于第一夹角和或第二夹角,调整气囊的体积变化连带改变带动板的斜率,以使所述第一支架连动所述第二支架改变所述交叉点的高度,并使基座与枕头承板之间距离改变。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气囊包括第一调整气囊和第二调整气囊,所述第一调整气囊设于靠近所述第一夹角内角处,所述第二调整气囊设于靠近所述第二夹角内角处,以使所述第一调整气囊和所述第二调整气囊交错排布。

4、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气囊包括至少两个气囊,至少两个气囊上下依次排布,靠近交叉点的气囊包括靠近带动版的侧端,侧端投影在远离交叉点的气囊内,或者,至少两个气囊在枕头高度调整装置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重叠。

5、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气囊包括囊部以及连接所述囊部的固定部,所述带动板设置有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

6、在一个实施例中,囊部在枕头承板的正投影覆盖交叉点在枕头承板的正投影。

7、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气囊包括囊部以及连接所述囊部的固定部,所述带动板设置有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

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所述两个第一连杆平行设于所述带动板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连杆,所述两个第二连杆平行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两侧,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交叉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交叉设置。

9、在一个实施例中,带动板包括两个短侧边和两个长侧边,所述两个第一连杆平行设于所述两个长侧边两侧。

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枕头承板,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枕头承板。

11、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包括第一装配部和第一轨道,所述枕头承板包括第二装配部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别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1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横杆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横杆的相对两端为所述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二横杆的相对两端为所述第二移动部。

13、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两相对的边框,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别设于所述两两相对的边框中的相邻边框。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枕头承板面向所述基座一侧设置有组接件,所述第二轨道设于所述组接件。

1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部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滑块,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包括滑槽,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一侧或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所述止滑垫。

16、依前述
技术实现要素:
所揭,相较于常用技术,本实用新型以至少一个调整气囊基于自身体积变化连带改变带动板的斜率,令至少一个调整气囊以杠杆方式间接地改变枕头承板的高度,借此以改善常用受限于气囊膨胀力度,进而导致枕头调整范围受限制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气囊包括第一调整气囊和第二调整气囊,所述第一调整气囊设于靠近所述第一夹角内角处,所述第二调整气囊设于靠近所述第二夹角内角处,以使所述第一调整气囊和所述第二调整气囊交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气囊包括至少两个气囊,所述至少两个气囊上下依次排布,靠近所述交叉点的所述气囊包括靠近所述带动板的侧端,所述侧端投影在远离所述交叉点的所述气囊内,或者,所述至少两个气囊在所述枕头高度调整装置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气囊包括囊部以及连接所述囊部的固定部,所述带动板设置有连接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部在所述枕头承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交叉点在所述枕头承板的正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所述两个第一连杆平行设于所述带动板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连杆,所述两个第二连杆平行设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两侧,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交叉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板包括两个短侧边和两个长侧边,所述两个第一连杆平行设于所述两个长侧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枕头承板,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枕头承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装配部和第一轨道,所述枕头承板包括第二装配部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别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横杆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两相对的边框,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别设于所述两两相对的边框中的相邻边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承板面向所述基座一侧设置有组接件,所述第二轨道设于所述组接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滑块,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包括滑槽,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枕头高度调整装置,包括基座,枕头承板,连接基座与枕头承板的支架,以及至少一个调整气囊。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交叉枢接连接,并形成交叉点,第一支架包括带动板,带动板与基座形成第一夹角,带动板与枕头承板形成第二夹角;至少一个调整气囊位于第一夹角和或第二夹角,调整气囊的体积变化连带改变带动板的斜率,以使所述第一支架连动所述第二支架改变所述交叉点的高度,并使基座与枕头承板之间距离改变。

技术研发人员:余亮,邓醒明,刘伟雄,郑镜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席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