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泡聚集罩以及沥米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3526发布日期:2024-05-09 21:1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泡聚集罩以及沥米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厨用器具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蒸汽泡聚集罩以及沥米电饭煲。


背景技术:

1、见图1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沥米电饭煲的结构,附图标记包括:100是锅体,200是煮饭锅,300是蒸饭锅,400是加热盘,500是米汤,600是米汤泡沫,700是米饭。由于这种沥米电饭煲在蒸饭阶段不能实现米饭与米汤的彻底分离,使得蒸饭锅底层的米饭被米汤泡沫所浸润,造成做出的米饭上层较松散,下层仍然湿润现象,达不到高质量沥米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沥米电饭煲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蒸汽泡聚集罩以及沥米电饭煲,其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蒸汽泡聚集罩,所述蒸汽泡聚集罩包括环形设置的罩壁以及设置在罩壁顶部的罩顶,所述罩顶或者罩壁靠上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气泡逃逸孔眼,所述蒸汽泡聚集罩罩壁的下沿周边设置有若干个过水缺口。

3、所述气泡逃逸孔眼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所述过水缺口的形状不限于方形,过水缺口的最深度处占罩壁高度的1/20至1/4。

4、所述蒸汽泡聚集罩由金属板材冲压或焊接拼接制成,或者由塑料材质注塑一体成型。

5、所述蒸汽泡聚集罩与蒸饭锅采用分离连接,或者,所述蒸汽泡聚集罩与蒸饭锅采用一体连接,当采用一体连接,与蒸汽泡聚集罩一体连接的蒸饭锅的锅底构成蒸汽泡聚集罩的罩顶,蒸饭锅的锅底的孔眼构成蒸汽泡聚集罩罩顶的气泡逃逸孔眼,当采用分离连接,则在蒸汽泡聚集罩的罩壁上设置若干个使其居于煮饭锅锅底中央的侧翼。

6、一种沥米电饭煲,包括锅体、电加热装置、温感器和控制装置, 所述锅体内依次嵌装有煮饭锅和蒸饭锅,所述煮饭锅锅底和蒸饭锅锅底之间设置有上述的蒸汽泡聚集罩。

7、所述蒸汽泡聚集罩与蒸饭锅采用分离连接,或者,所述蒸汽泡聚集罩与蒸饭锅采用一体连接,当采用一体连接,与蒸汽泡聚集罩一体连接的蒸饭锅的锅底构成蒸汽泡聚集罩的罩顶,蒸饭锅的锅底的孔眼构成蒸汽泡聚集罩罩顶的气泡逃逸孔眼。

8、所述蒸饭锅通过其口部锅沿与煮饭锅的口部锅沿接触形成悬挂,或者,由蒸汽泡聚集罩将蒸饭锅支撑在煮饭锅的锅底之上,其罩壁充当支撑。

9、所述电加热装置是由一个中心电热盘和电热圈形成的组合体,或者是一个单体电热盘。

10、所述单体电热盘、中心电热盘和电热圈是通过电流热效应发热的发热体,或者是对煮饭锅锅底进行感应加热的高频感应线圈。

11、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依据温感器的信号,由程序分别控制单体电热盘,或中心电热盘和电热圈的通电、断电和功率调整,实现对煮饭锅锅底分阶段的不同功率加热,或对锅底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进行分阶段,分区域的不同功率加热。

12、所述温感器包括锅底温感器和锅盖温感器。

13、采用蒸汽泡聚集罩的沥米电饭煲的主要工作机理是:

14、一是煮米阶段,加热装置对煮饭锅锅底加热,当煮饭锅与蒸饭锅中的水被加热至沸腾,煮饭锅锅底剧烈沸腾的水形成大量水蒸气泡被蒸汽泡聚集罩所聚集,由于蒸汽泡聚集罩中的气泡只有少量能通过蒸汽泡聚集罩罩顶的孔眼上升逃逸,而大量来不急逃逸的气泡在蒸汽泡聚集罩的上部空间聚集形成一定体积的水蒸气层,又由于水蒸气层侵占了煮饭锅中与蒸汽层相同体积水的空间,因此,这一定体积的蒸汽层自动将煮饭锅中的水位抬高,使得沸腾的水面或米汤水面明显高过米面,漫过米面的沸腾水对米进行冲击式煮米,致使大米表面更多的淀粉脱落于米汤中,显著提升了煮米的效能;

15、二是沥米阶段,当米被煮至7-9分熟,控制装置停止加热装置的供电,让水停止沸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以使得在蒸汽泡聚集罩的上部空间形成水蒸气层通过罩顶的孔眼完全向上逃逸掉,在加之米在煮米阶段对水的部分吸收,蒸饭锅中的米汤水面就自动下降到煮饭锅的底部区域,致使米汤水面明显的低于蒸饭锅的锅底,实现了米汤与米饭的彻底分离。

16、三是蒸饭阶段,控制装置对加热装置低功率供电(约为原功率1/8至1/4),低功率加热使得煮饭锅下部的米汤产生微微沸腾,所产生的气泡足以通过蒸汽泡聚集罩罩顶的气泡逃逸孔眼向上逃逸掉,不会在蒸汽泡聚集罩的上部空间形成大量聚集,蒸汽泡聚集罩的上部空间也不会形成蒸汽层,保持了米汤与米饭的彻底分离,米汤微微沸腾产生的蒸汽对米饭蒸煮达到一定时间,米饭熟透,做出上层和底层都很松散的沥米饭。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解决了现有沥米电饭煲做出的下层米饭不够松散的缺陷。

19、2. 采用蒸汽泡聚集罩的沥米电饭煲结构简单,没有专设的米汤阀门、米汤通道及米汤盒等复杂结构,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的繁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泡聚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泡聚集罩(1)包括环形设置的罩壁(1-1)以及设置在罩壁顶部的罩顶(1-2),所述罩顶(1-2)或者罩壁(1-1)靠上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气泡逃逸孔眼(1-3),所述蒸汽泡聚集罩罩壁(1-1)的下沿周边设置有若干个过水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泡聚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逃逸孔眼(1-3)的形状不限于圆形,所述过水缺口(1-4)的形状不限于方形,过水缺口(1-4)的最深度处占罩壁(1-1)高度的1/20至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泡聚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泡聚集罩(1)由金属板材冲压或焊接拼接制成,或者由塑料材质注塑一体成型。

4.一种沥米电饭煲,包括锅体(10)、电加热装置、温感器和控制装置(4), 所述锅体内依次嵌装有煮饭锅(2)和蒸饭锅(3),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饭锅(2)锅底和蒸饭锅(3)锅底之间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蒸汽泡聚集罩(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泡聚集罩(1)与蒸饭锅(3)采用分离连接,或者,所述蒸汽泡聚集罩(1)与蒸饭锅(3)采用一体连接,当采用一体连接,与蒸汽泡聚集罩(1)一体连接的蒸饭锅(3)的锅底构成蒸汽泡聚集罩(1)的罩顶,蒸饭锅(3)的锅底的孔眼(3-0)构成蒸汽泡聚集罩(1)罩顶的气泡逃逸孔眼(1-3),当采用分离连接,则在蒸汽泡聚集罩(1)的罩壁(1-1)上设置若干个使其居于煮饭锅锅底中央的侧翼(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饭锅(3)通过其口部锅沿与煮饭锅(2)的口部锅沿接触形成悬挂,或者,由蒸汽泡聚集罩(1)将蒸饭锅(3)支撑在煮饭锅的锅底之上,其罩壁(1-1)充当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是一个由中心电热盘(10-1)和电热圈(10-2)形成的组合体,或者是一个单体电热盘(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沥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热盘(10-3)、中心电热盘(10-1)和电热圈(10-2)是通过电流热效应发热的发热体,或者是对煮饭锅(2)锅底进行感应加热的高频感应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沥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依据温感器的信号,由程序分别控制单体电热盘(10-3),或中心电热盘(10-1)和电热圈(10-2)的通电、断电和功率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器包括锅底温感器(10-2-1)和锅盖温感器(10-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泡聚集罩以及沥米电饭煲,包括锅体、电加热装置、温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锅体内依次嵌装有煮饭锅和蒸饭锅,所述煮饭锅锅底和蒸饭锅锅底之间设置有蒸汽泡聚集罩,蒸汽泡聚集罩包括环形设置的罩壁以及设置在罩壁顶部的罩顶,所述罩顶或者罩壁靠上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气泡逃逸孔眼,所述蒸汽泡聚集罩罩壁的下沿周边设置有若干个过水缺口,在煮米阶段,水蒸气汽泡会在蒸汽泡聚集罩中聚集,致使锅中原有水面高度被明显的抬升,在蒸饭阶段蒸汽层消失,致使锅中米汤水面明显低于蒸饭锅的锅底,蒸饭锅底层的米饭不会受到米汤泡沫的润湿,从而显著提升沥米饭的质量,解决现有沥米电饭煲做出的沥米饭的底层米饭不够松散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兰,蒋正炎,赵汝其,林红华,梁秋霞,王俊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亚兰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