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5866发布日期:2023-11-17 15:0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门窗配件,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


背景技术:

1、铝合金门窗被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大多为直角边,这种压线既不美观,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小昆虫或大量灰尘,亦或者用水清洁擦拭玻璃时会有很多的灰尘进入玻璃与压线接缝里,无法使之清理干净,导致门窗始终无法保持干净整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困扰室内面玻璃清洁问题的门窗室内面压线。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在门窗边框的室内面上设置压线框架,所述压线框架上设置有与门窗玻璃贴合的胶条;所述压线框架端面突出设置弧状的压线部分,所述压线部分的一侧端部朝向所述玻璃表面设置,且所述胶条设置于所述压线部分的侧端部可与所述玻璃的搭接处,所述胶条与所述压线部分之间呈弧面设置的光滑过渡连接。

4、进一步地:弧形的所述压线部分截面形状为向外凸出式或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5、进一步地:上部所述压线框架上的第一压线为向外凸出式的弧形结构。

6、进一步地:下部所述压线框架上的第二压线为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7、进一步地:两侧所述压线框架上的第三压线和第四压线为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胶条的截面形状为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9、进一步地:两侧所述压线框架的内部分叉式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边框、所述玻璃上扣条可拆卸连接的联接部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门窗采用弧状压线,且压线与玻璃搭接处采用高弹性的胶条,这样可使压线与玻璃之间的缝隙大大减小,避免昆虫与灰尘直接落入缝隙中无法清理,弧状的压线大大减小了落下的灰尘与昆虫的附着面,同时用水清洗玻璃时,由于压线与玻璃搭接处采用的是高弹性的胶条,因此也可避免落下的水珠裹挟灰尘落尽压线缝里,使得采用弧状压线的门窗更便于清理,也更容易保持整洁。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在门窗边框(1)的室内面上设置压线框架(7),所述压线框架(7)上设置有与门窗玻璃(2)贴合的胶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框架(7)端面突出设置弧状的压线部分(3),所述压线部分(3)的一侧端部朝向所述玻璃(2)表面设置,且所述胶条(4)设置于所述压线部分(3)的侧端部可与所述玻璃(2)的搭接处,所述胶条(4)与所述压线部分(3)之间呈弧面设置的光滑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其特征在于:弧形的所述压线部分(3)截面形状为向外凸出式或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其特征在于:上部所述压线框架(7)上的第一压线(31)为向外凸出式的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其特征在于:下部所述压线框架(7)上的第二压线(32)为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压线框架(7)上的第三压线(33)和第四压线(34)为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4)的截面形状为向内凹陷式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压线框架(7)的内部分叉式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边框(1)、所述玻璃(2)上扣条(5)可拆卸连接的联接部位(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门窗室内面压线,在门窗边框的室内面上设置压线框架,所述压线框架上设置有与门窗玻璃贴合的胶条;所述压线框架端面突出设置弧状的压线部分,所述压线部分的一侧端部朝向所述玻璃表面设置,且所述胶条设置于所述压线部分的侧端部可与所述玻璃的搭接处,所述胶条与所述压线部分之间呈弧面设置的光滑过渡连接。本技术门窗采用弧状压线,且压线与玻璃搭接处采用高弹性的胶条,这样可使压线与玻璃之间的缝隙大大减小,同时也可避免落下的水珠裹挟灰尘落尽压线缝里,使得采用弧状压线的门窗更便于清理,也更容易保持整洁。

技术研发人员:廖飞船,陈玲军,沈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特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