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控温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6442发布日期:2024-02-02 21:5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液体控温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一般涉及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控温器具。


背景技术:

1、即热即冷饮水机作为现有的能够直接满足用户接水需求的工具,在实际的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在高温状态容易发生汽化的原因,饮水机内部的水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沸腾状态,这就导致用户实际接到的水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

2、因此,现有的即热即冷饮水机仍存在卫生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液体控温器具,用于利用压强的增加提高液体的沸点,以使得液体能够加热至沸腾状态,具有对液体杀菌的效果,保障了卫生安全。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控温器具,其包括储液箱、液体加热腔以及出液支路;储液箱的出口与液体加热腔的入口连接,液体加热腔的出口与出液支路连接;

3、液体加热腔用于,接收储液箱流入的液体后,增加液体加热腔内的压强并对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得液体达到沸腾状态后通过出液支路流出液体控温器具。

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液体控温器具,在利用加热腔对液体进行加热时,利用加热腔内压强的增大升高了液体沸点,使得液体在加热过程中能够达到真正的沸腾状态,从而达到对液体杀菌的效果,保障了卫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即热饮水机由于加热不到位导致卫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温器具包括储液箱、液体加热腔以及出液支路;所述储液箱的出口与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入口连接,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出口与所述出液支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腔包括容纳腔和增压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件为弹性组件,用于压缩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以增加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压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温器具还包括第一测温组件;所述第一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液体加热腔之间,用于测量流入所述液体加热腔的液体的第一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温器具还包括第二测温组件;所述第二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出口,用于测量流出所述液体加热腔的液体的第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温器具还包括第二换热组件和控温箱;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一入口和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一出口和所述控温箱连接,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出口和所述控温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二入口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温器具还包括第三测温组件和换向组件;所述第三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控温箱和所述换向组件之间,用于测量流出所述即用液体的第三温度;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液支路上,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储液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控温器具还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发热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出液支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支路还包括喷吹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控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支路还包括防喷溅组件;所述防喷溅组件用于防止蒸汽喷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控温器具。该液体控温器具包括储液箱、液体加热腔以及出液支路;储液箱的出口与液体加热腔的入口连接,液体加热腔的出口与出液支路连接;液体加热腔用于,接收储液箱流入的液体后,增加液体加热腔内的压强并对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得液体达到沸腾状态后通过出液支路流出液体控温器具。利用压强的增加提高了液体沸点,以使得液体能够加热至沸腾状态,达到了对液体杀菌的效果,保障了卫生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营,林达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