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9861发布日期:2023-11-17 19:2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充气垫,具体涉及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


背景技术:

1、充气垫一般是指是充气后的气床垫,可以与帐篷配套使用,从而在户外活动中提供睡眠的场所。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垫在使用时,往往需要铺设气泡铝垫来进行保温,但是在户外活动中,同时携带气泡铝垫和充气垫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车载空间,且气泡铝垫的表面光滑,往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打滑,影响使用体验和保温效果。

2、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将气泡铝垫功能和充气垫功能相结合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包括上面层、下面层、上热熔膜和上反射膜;上面层四周的边沿与下面层四周的边沿热熔连接,并在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形成充气腔;上热熔膜热熔焊接于上面层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若干条形的第一夹层空间;若干条形的上反射膜设置于第一夹层空间内;所述充气腔内设置有若干条形的挡板隔膜;挡板隔膜将充气腔分隔为若干条形的隔腔,上反射膜位于对应隔腔的上方。

4、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上热熔膜与上面层的焊接处形成有第一焊接线;所述挡板隔膜的上沿热熔连接于第一焊接线上,并将第一焊接线向充气腔的内侧进行牵拉。

5、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挡板隔膜的上沿折弯形成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与上热熔膜热熔焊接;在上反射膜的两端处,所述上热熔膜和上面层热熔焊接形成第一固定焊点。

6、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靠近于上面层四周的边沿的隔腔的上方不设置上热熔膜和上反射膜。

7、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充气垫还包括有下热熔膜和下反射膜;所述下热熔膜热熔焊接于下面层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若干条形的第二夹层空间,若干条形的下反射膜设置于第二夹层空间内。

8、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下热熔膜与下面层的焊接处形成有第二焊接线;所述挡板隔膜的下沿热熔连接于第二焊接线上,并将第二焊接线向充气腔的内侧进行牵拉。

9、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挡板隔膜的下沿折弯形成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折弯边与下热熔膜热熔焊接;在下反射膜的两端处,所述下热熔膜和下面层热熔焊接形成第二固定焊点。

10、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靠近于上面层四周的边沿的隔腔的上方不设置上热熔膜和上反射膜。

11、作为上述充气垫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上反射膜和下反射膜均采用铝膜、无纺布基反射膜或玻璃反射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方案中采用在充气垫的内层设置上反射膜的方式,从而使得充气垫在使用时,人体产生的热辐射能够由上反射膜进行反射,从而提高保温效果,同时,由于反射膜是嵌入在充气垫内部的,无需在户外出行时,额外携带气泡铝垫,减轻出行时的物质携带负担;

14、2.本方案中的反射膜被裁剪为若干条状结构,其两端通过固定焊点进行限位,两侧通过焊接线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得面层、反射膜、热熔膜三者发生错位时具有更高的容错率;有效的降低充气垫生产制造时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层(1)、下面层(5)、上热熔膜(3)和上反射膜(2);上面层(1)四周的边沿与下面层(5)四周的边沿热熔连接,并在上面层(1)与下面层(5)之间形成充气腔;上热熔膜(3)热熔焊接于上面层(1)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若干条形的第一夹层空间;若干条形的上反射膜(2)设置于第一夹层空间内;所述充气腔内设置有若干条形的挡板隔膜(4);挡板隔膜(4)将充气腔分隔为若干条形的隔腔,上反射膜(2)位于对应隔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热熔膜(3)与上面层(1)的焊接处形成有第一焊接线;所述挡板隔膜(4)的上沿热熔连接于第一焊接线上,并将第一焊接线向充气腔的内侧进行牵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隔膜(4)的上沿折弯形成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与上热熔膜(3)热熔焊接;在上反射膜(2)的两端处,所述上热熔膜(3)和上面层(1)热熔焊接形成第一固定焊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靠近于上面层(1)四周的边沿的隔腔的上方不设置上热熔膜(3)和上反射膜(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还包括有下热熔膜和下反射膜(6);所述下热熔膜热熔焊接于下面层(5)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若干条形的第二夹层空间,若干条形的下反射膜(6)设置于第二夹层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热熔膜与下面层(5)的焊接处形成有第二焊接线;所述挡板隔膜(4)的下沿热熔连接于第二焊接线上,并将第二焊接线向充气腔的内侧进行牵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隔膜(4)的下沿折弯形成第二折弯边,所述第二折弯边与下热熔膜热熔焊接;在下反射膜(6)的两端处,所述下热熔膜和下面层(5)热熔焊接形成第二固定焊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靠近于下面层(5)四周的边沿的隔腔的下方不设置下热熔膜和下反射膜(6)。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射膜(2)和下反射膜(6)均采用铝膜、无纺布基反射膜或玻璃反射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充气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反射膜的充气垫,包括上面层、下面层、上热熔膜和上反射膜;上面层四周的边沿与下面层四周的边沿热熔连接,并在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形成充气腔;上热熔膜热熔焊接于上面层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若干条形的第一夹层空间;若干条形的上反射膜设置于第一夹层空间内;所述充气腔内设置有若干条形的挡板隔膜;挡板隔膜将充气腔分隔为若干条形的隔腔,上反射膜位于对应隔腔的上方。本方案中采用在充气垫的内层设置上反射膜的方式,从而使得充气垫在使用时,人体产生的热辐射能够由上反射膜进行反射,从而提高保温效果,无需额外携带气泡铝垫,减轻出行时的物质携带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辉,姚君伟,郭靖,姜梦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自然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