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7708发布日期:2024-02-09 12:2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及设置在锅体上的盖体,盖体具有合盖位置及开盖位置,盖体包括面盖及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面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内盖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排气管,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筋。

2、限压阀设置在安装孔内,并具有封堵排气管的封堵位置及打开排气管的排气位置,限压阀上设置有凹槽,限压阀可相对于排气管转动。当盖体上的凸筋旋入限压阀的凹槽内时,限压阀落下以处于封堵位置。旋转限压阀,当盖体上的凸筋顶住限压阀的底面时,限压阀的局部翘起,此时限压阀落下以处于排气位置。

3、上述的限压阀在开合盖过程中,需要用户手动旋转,以实现处于封堵位置。如果用户忘记将限压阀旋转到封堵位置,下次烹饪食材时容易出现溢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开合盖过程中需要用户手动旋转限压阀回到封堵位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设置在锅体上,并具有合盖位置及开盖位置,盖体包括面盖及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面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内盖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排气管,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部;限压阀,设置在安装孔内,并具有封堵排气管的封堵位置及打开排气管的排气位置,限压阀上设置有配合凸部,配合凸部与第一斜面部滑动配合以使限压阀上升或者下降;推顶件,可升降地穿设在盖体内并具有下降位置及上升位置,推顶件朝向限压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部,第二斜面部的斜面与第一斜面部的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推顶件位于下降位置时第二斜面部与第一斜面部共同形成限位配合凸部的限位凹部,推顶件位于上升位置时第二斜面部的斜面向上凸出于第一斜面部的斜面;当配合凸部位于限位凹部内时使限压阀保持在排气位置;当盖体转动至开盖位置时,锅体推动推顶件上升至上升位置,配合凸部沿第二斜面部的斜面和第一斜面部的斜面下降,以使限压阀下降至封堵位置。

3、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盖体处于合盖位置(如盖体的盖牙与锅体的锅牙叠置设置保持盖体锁定)时,推顶件保持在下降位置。需要手动排气时,用户会转动限压阀,限压阀上的配合凸部与第一斜面部滑动配合以使限压阀上升,当配合凸部位于限位凹部内时使限压阀保持在排气位置,实现快速排气进而快速开盖。盖体由合盖位置转动至开盖位置(如盖体的盖牙与锅体的锅牙错开)的过程中,当盖体处于开盖位置时,锅体推动推顶件上升至上升位置,限压阀在重力作用下,配合凸部沿第二斜面部的斜面和第一斜面部的斜面下降,以使限压阀下降至封堵位置。这样无需用户手动旋转限压阀回到封堵位置,限压阀便能够自动回到封堵位置,降低了下次烹饪食材时容易出现溢锅的风险。同样地,本申请的盖体由开盖位置转动至合盖位置的过程中,当盖体处于开盖位置时,限压阀也能够自动回到封堵位置。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在开合盖过程中需要用户手动旋转限压阀回到封堵位置的问题。

4、进一步地,锅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部及凹入部,当推顶件朝向锅体的一端与凹入部滑动配合时,推顶件位于下降位置,当推顶件朝向锅体的一端与环形部滑动配合时,推顶件位于上升位置。上述结构中的环形部的形状设置,便于盖体在转动时推顶件朝向锅体的一端能够直接在环形部上滑动。

5、进一步地,第一斜面部包括呈锐角夹角设置的第一立面及第一斜面,第二斜面部包括呈钝角夹角设置的第二立面及第二斜面,第二立面与第一立面接触配合,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在上述结构中,当推顶件位于上升位置时,第一斜面部的第一立面不再阻挡配合凸部,且由于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能够拼接成一条斜坡面,配合凸部直接沿该斜坡面下降。

6、进一步地,推顶件包括竖杆段及与竖杆段连接的斜杆段,锅体推动竖杆段上升,第二斜面部设置在斜杆段朝向限压阀的一端。上述结构中的竖杆段和斜杆段之间留有能够避让内盖的空间,防止推顶件升降过程中与内盖发生干涉。

7、进一步地,第一斜面部为弧形楔块;和/或,配合凸部朝向推顶件的一端设置有配合斜面。上述结构中的配合斜面能够减少配合凸部与第一斜面部的斜面和第二斜面部的斜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阻力,使得配合凸部沿第一斜面部的斜面上升或者下降时更加顺畅。

8、进一步地,在配合凸部离开第二斜面部后,为了使推顶件能够顺畅地由上升位置下降至下降位置,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盖体内的弹性件,弹性件向推顶件施加弹性力,以使推顶件由上升位置下降至下降位置。

9、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安装座和内衬,内衬设置在面盖和内盖之间,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座内,面盖和内盖之间设置有升降通道,推顶件位于升降通道内。上述结构中的升降通道设置限制了推顶件在盖体内的活动范围,推顶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上升或者下降,防止活动过程中从盖体内掉落。

10、进一步地,面盖和/或内盖上沿盖体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面盖及内盖围成升降通道。上述结构中的推顶件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挡在推顶件的两侧,限制了推顶件在盖体内周向的活动范围。

11、进一步地,推顶件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安装座的外侧面止挡配合,第二止挡部与内衬的上表面止挡配合。上述的第一止挡部与安装座的外侧面止挡配合防止推顶件的本体随推顶件朝向限压阀的一端一起由第一通孔进入至安装孔内,第二止挡部与内衬的上表面止挡配合防止推顶件的本体随推顶件朝向锅体的一端一起由第二通孔伸出至盖体外,避免推顶件从第二通孔中掉落。

12、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手动驱动限压阀向左或者向后转动,限压阀上设置有带动限压阀转动的拨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的顶部设置有环形部(11)及凹入部(12),当所述推顶件(40)朝向所述锅体(10)的一端与所述凹入部(12)滑动配合时,所述推顶件(40)位于所述下降位置,当所述推顶件(40)朝向所述锅体(10)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部(11)滑动配合时,所述推顶件(40)位于所述上升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部(26)包括呈锐角夹角设置的第一立面(261)及第一斜面(262),所述第二斜面部(41)包括呈钝角夹角设置的第二立面(411)及第二斜面(412),所述第二立面(411)与所述第一立面(261)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斜面(412)与所述第一斜面(262)的倾斜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40)包括竖杆段(42)及与所述竖杆段(42)连接的斜杆段(43),所述锅体(10)推动所述竖杆段(42)上升,所述第二斜面部(41)设置在所述斜杆段(43)朝向所述限压阀(30)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部(26)为弧形楔块;和/或,所述配合凸部(31)朝向所述推顶件(40)的一端设置有配合斜面(31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20)内的弹性件(50),所述弹性件(50)向所述推顶件(40)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推顶件(40)由所述上升位置下降至所述下降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还包括安装座(23)和内衬(24),所述内衬(24)设置在所述面盖(21)和所述内盖(22)之间,所述安装孔(25)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3)内,所述面盖(21)和所述内盖(22)之间设置有升降通道(28),所述推顶件(40)位于所述升降通道(28)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1)和/或所述内盖(22)上沿所述盖体(20)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挡板(281)和第二挡板(282),所述第一挡板(281)、所述第二挡板(282)、所述面盖(21)及所述内盖(22)围成所述升降通道(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40)上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止挡部(44)和第二止挡部(45),所述第一止挡部(44)与所述安装座(23)的外侧面止挡配合,所述第二止挡部(45)与所述内衬(24)的上表面止挡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阀(30)上设置有带动所述限压阀(30)转动的拨动件(3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设置在锅体上,盖体包括面盖及设置在面盖下方的内盖,面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内盖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排气管,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部;限压阀,设置在安装孔内,限压阀上设置有配合凸部;推顶件,可升降地穿设在盖体内并具有下降位置及上升位置,推顶件朝向限压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部,推顶件位于下降位置时第二斜面部与第一斜面部共同形成限位配合凸部的限位凹部,推顶件位于上升位置时第二斜面部的斜面向上凸出于第一斜面部的斜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在开合盖过程中需要用户手动旋转限压阀回到封堵位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