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0358发布日期:2024-04-23 11:1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ui可视化服务平台,特别是一种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1、用户界面简称ui,亦称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用户界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8957120u的一种服务平台,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按摩柱以及按摩头的配合设计可以很好地对久坐的工作人员腿部进行按摩,并且,调节孔和滚轴的配合设计可以很好地调节按摩柱的使用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此外,显示组件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将显示屏隐藏在操作平台内部,当长期不使用显示屏时可以将其收纳在操作平台内部,可以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此外,散热扇以及散热孔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对操作平台内部进行散热,操作平台内部会安装一些控制主机等设备,可以对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但是该装置的按摩柱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的,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使用者难以对按摩柱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但是该装置的按摩柱是通过螺丝进行固定的,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使用者难以对按摩柱的高度进行调节。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支撑板、操作平台、底座、电动推杆、显示屏以及散热机构,所述操作平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底部,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内,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一端,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以及,

5、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调节件、限位件以及移动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上,所述移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滑块、转动杆、定位块以及按摩装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一侧,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一侧,所述按摩装置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螺纹杆、第一锥形齿、转动把手以及第二锥形齿,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固定于所述螺纹杆一端,所述转动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锥形齿固定于所述转动把手一端,所述第一锥形齿与所述第二锥形齿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第一弹簧以及拉杆,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腔室,所述限位柱活动于所述腔室内,所述按摩装置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弹簧固定于所述限位柱一端,所述拉杆固定于所述限位柱一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固定于所述转动把手外侧,所述棘爪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啮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支撑柱、刹车轮、第二弹簧以及定位板,所述支撑柱活动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刹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一端,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外侧,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一端,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定位板活动于所述活动槽内。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件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随时调节按摩柱的高度,通过限位件的设置,方便对调节件进行拆装,进而方便使用者对按摩柱进行清洗,通过移动件的设置,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包括滑块(201a)、转动杆(201b)、定位块(201c)以及按摩装置(201d),所述支撑板(101)上开设有滑槽(w),所述滑块(201a)滑动于所述滑槽(w)内,所述转动杆(201b)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201a)一侧,所述定位块(201c)固定于所述转动杆(201b)一侧,所述按摩装置(201d)上开设有定位槽(q),所述定位块(201c)插接于所述定位槽(q)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还包括螺纹杆(201e)、第一锥形齿(201f)、转动把手(201g)以及第二锥形齿(201h),所述螺纹杆(201e)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w)内,所述滑块(201a)上开设有螺纹孔(s),所述螺纹杆(201e)与所述螺纹孔(s)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201f)固定于所述螺纹杆(201e)一端,所述转动把手(201g)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第二锥形齿(201h)固定于所述转动把手(201g)一端,所述第一锥形齿(201f)与所述第二锥形齿(201h)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2)包括限位柱(202a)、第一弹簧(202b)以及拉杆(202c),所述定位块(201c)上开设有腔室(x),所述限位柱(202a)活动于所述腔室(x)内,所述按摩装置(201d)上开设有限位孔(z),所述限位柱(202a)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孔(z)内,所述第一弹簧(202b)固定于所述限位柱(202a)一端,所述拉杆(202c)固定于所述限位柱(202a)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2)还包括棘轮(202d)和棘爪(202e),所述棘轮(202d)固定于所述转动把手(201g)外侧,所述棘爪(202e)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1)一侧,所述棘轮(202d)与所述棘爪(202e)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03)包括支撑柱(203a)、刹车轮(203b)、第二弹簧(203c)以及定位板(203d),所述支撑柱(203a)活动于所述底座(103)上,所述刹车轮(203b)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203a)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03c)设置于所述支撑柱(203a)外侧,所述定位板(203d)固定于所述支撑柱(203a)一端,所述底座(103)上开设有活动槽(m),所述定位板(203d)活动于所述活动槽(m)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调度服务平台,包括主体组件,包括支撑板、操作平台、底座、电动推杆、显示屏以及散热机构,所述操作平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底部,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内,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一端,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以及,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调节件、限位件以及移动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件的设置,方便使用者随时调节按摩柱的高度,通过限位件的设置,方便对调节件进行拆装,进而方便使用者对按摩柱进行清洗,通过移动件的设置,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业春,陈微,梁东生,万静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威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