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桌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7660发布日期:2024-05-20 11:5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桌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桌床。


背景技术:

1、由于经济结构转型与人力资本更改,城市的住房压力很大,大众的住房意识也随之变化,居住空间小型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中小型公寓和胶囊旅馆这一居住方法渐渐被青年群体所接受,一室一厅或一室的户型在一定经济水平下足以满足他们个体生活所需,但由于市面上的传统家具体积较大且功能单一不适用于蜗局空间,而卧室作为家居环境中关键组成部分,在同时拥有休息,储物,工作三大功能时,会使卧室空间较为拥挤,导致居住舒适性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可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组合式桌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由于市面上的传统家具体积较大且功能单一不适用于蜗局空间,而卧室作为家居环境中关键组成部分,在同时拥有休息,储物,工作三大功能时,会使卧室空间较为拥挤,导致居住舒适性较低。

2、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桌床,包括按摩床,所述按摩床的一端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侧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设有盖和在按摩床上的桌子,所述桌子的底端设有移动轮,所述按摩床的另一端设有床头,所述床头的内侧设有凳子,所述桌子的上方且位于角落处设有储物架。

3、优选的,所述按摩床包括放置在地面的床体以及安装在床体上方的床垫。

4、优选的,所述床头包括柜体,转动安装在柜体顶端一侧的支撑板以及铰链安装在柜体底端一侧的盖板。

5、优选的,所述柜体的顶端与底端均设有呈开口状的容腔,所述支撑板和盖板分别盖和在柜体的两个容腔开口。

6、优选的,所述凳子位于柜体的底端容腔内侧,所述柜体的底端容腔与所述凳子的尺寸适配。

7、优选的,所述桌子包括桌体以及滑动连接在桌体内侧的多个抽屉。

8、优选的,所述床体侧面的两端均设有缺口,所述桌体的支腿位于床体的缺口处。

9、优选的,所述按摩床的宽度与所述桌子宽度适配。

10、优选的,所述桌体的底端设有凸块,所述轴承座的边缘向上延伸有挡板,所述桌体的凸块与轴承座的挡板接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桌床由办公桌和按摩床两种模块构成,采用以小求变的动态空间设计应对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功能需求,对结构、体块重构控制家具体量,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水平维度达到“隐身”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床,所述按摩床的一端设有轴承座(11),所述轴承座(11)的内侧插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顶端设有盖和在按摩床上的桌子,所述桌子的底端设有移动轮(9),所述按摩床的另一端设有床头,所述床头的内侧设有凳子(10),所述桌子的上方且位于角落处设有储物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床包括放置在地面的床体(1)以及安装在床体(1)上方的床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包括柜体(6),转动安装在柜体(6)顶端一侧的支撑板(7)以及铰链安装在柜体(6)底端一侧的盖板(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6)的顶端与底端均设有呈开口状的容腔,所述支撑板(7)和盖板(2)分别盖和在柜体(6)的两个容腔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凳子(10)位于柜体(6)的底端容腔内侧,所述柜体(6)的底端容腔与所述凳子(10)的尺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桌子包括桌体(3)以及滑动连接在桌体(3)内侧的多个抽屉(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侧面的两端均设有缺口,所述桌体(3)的支腿位于床体(1)的缺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床的宽度与所述桌子宽度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3)的底端设有凸块,所述轴承座(11)的边缘向上延伸有挡板,所述桌体(3)的凸块与轴承座(11)的挡板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桌床,涉及家具领域,包括按摩床,按摩床的一端设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内侧插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设有盖和在按摩床上的桌子,桌子的底端设有移动轮,按摩床的另一端设有床头,床头的内侧设有凳子,桌子的上方且位于角落处设有储物架,按摩床包括放置在地面的床体以及安装在床体上方的床垫,床头包括柜体,转动安装在柜体顶端一侧的支撑板以及铰链安装在柜体底端一侧的盖板,本技术通过桌床由办公桌和按摩床两种模块构成,采用以小求变的动态空间设计应对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功能需求,对结构、体块重构控制家具体量,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水平维度达到“隐身”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昕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宇洲环通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