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杯,特别涉及一种防误打开水杯。
背景技术:
1、饮水杯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现有的饮水杯一般由杯体和杯盖组成,杯盖上设有饮水口。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自动翻盖水杯,包括有翻盖和盖体,盖体一侧和翻盖通过销轴相连接,销轴上设有扭簧,翻盖另一侧设有挂钩的按钮,挂钩勾住翻盖的凸台,按下按钮,翻盖在扭簧作用下自动翻开。这种自动翻盖水杯有一个安全隐患,意外碰触或误操作按钮,水杯中的热水在高温膨胀作用下,翻盖便会误开启,容易烫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的自动饮水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意外碰触按钮,在高温膨胀作用下,容易误打开,烫伤用户。
2、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误打开水杯,通过在按压槽内设置按钮组件,用户通过按压就可以很方便的打开水杯的防护盖,并且按钮组件中包括防误触结构,在合上防护盖后,将滑块向右滑动,由于凸台及传递柱的存在,无法按压按钮组件来打开防护盖,有效避免了误接触导致的防护盖打开情况,在需要打开水杯时,只需要将滑块向左滑动即可,解决了误打开问题,防止用户杯意外烫伤。
3、一种防误打开水杯,包括:
4、防护盖;
5、杯盖;
6、按钮组件;
7、所述防护盖的一端与杯盖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盖的另一端在合上时与所述按钮组件卡扣连接;
8、所述按钮组件还与所述杯盖活动连接,所述按钮组件用于通过按压使所述按钮组件与所述防护盖脱离,以打开所述防护盖;
9、所述按钮组件包括:
10、防误触结构;
11、所述防误触结构用于在合上所述防护盖时,避免所述按钮组件受到意外按压而打开所述防护盖。
12、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上设置有:
13、一按压槽;
14、所述按钮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按压槽内;
15、所述按压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开口;
16、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锁扣结构;
17、所述第一锁扣结构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按钮组件的第二锁扣结构卡扣连接。
18、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
19、按钮主体;
20、固定轴;
21、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按压槽内;
22、所述按钮主体上设置有挂口;
23、所述按钮主体通过所述挂口挂接在所述固定轴上;
24、所述第二锁扣结构成型在所述挂口的末端。
25、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误触结构包括:
26、滑块;
27、传递柱;
28、凸台;
29、所述传递柱一体成型在所述滑块上,随所述滑块一起滑动;
30、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按压槽的底部侧壁内侧,用于阻止所述传递柱向按压槽运动。
31、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钮主体还设置有按压部;
32、所述按压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33、所述传递柱上还设置有限位轴;
34、装配时,所述传递柱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在装配上所述限位轴后使所述防误触结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按钮主体上。
35、结合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误打开水杯还包括:
36、脖颈件;
37、杯体;
38、所述脖颈件固定/成型在所述杯体上;
39、所述脖颈件上设置有外螺纹;
40、对应的,所述杯盖上设置有适配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
41、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扣结构为卡口结构,所述第二锁扣结构为适配所述卡口结构的卡钩结构。
42、结合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盖上还设置有:
43、遮挡部;
44、所述遮挡部成型在所述防护盖上,以对所述按压槽进行遮挡。
45、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误打开水杯,通过在按压槽内设置按钮组件,用户通过按压就可以很方便的打开水杯的防护盖,并且按钮组件中包括防误触结构,在合上防护盖后,将滑块向右滑动,由于凸台及传递柱的存在,无法按压按钮组件来打开防护盖,有效避免了误接触导致的防护盖打开情况,在需要打开水杯时,只需要将滑块向左滑动即可,解决了误打开问题,防止用户杯意外烫伤。
1.一种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设置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触结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主体还设置有按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打开水杯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结构为卡口结构,所述第二锁扣结构为适配所述卡口结构的卡钩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误打开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上还设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