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8883发布日期:2024-11-22 17:3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旋转门,具体为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1、旋转式门禁装置是指各种利用旋转机制来实现出入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门禁设备,其通过旋转的机械结构,实现对人流、物流的出入控制和安全管理,而旋转门则是旋转式门禁装置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旋转的扇门结构,既实现了通行控制,又保持了建筑的通风和采光,同时还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在现代建筑和公共场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如现有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37038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旋转门,其包括一对弧框、华盖和转门;所述华盖固定在弧框顶部,华盖与两侧的弧框围成门腔,所述转门设置门腔内;所述华盖内设有驱动转门转动的驱动马达和控制驱动马达启停的控制器,所述转门为四翼转门,其包括中央轴筒和固定在该中央轴筒上的四个门翼,其中所述中央轴筒为中空筒柱,该中空筒柱的内腔顶部设有鼓风机,位于相邻两门翼之间的中央轴筒筒壁上纵向开有排风槽,并于排风槽内设有过滤网。该种多功能旋转门,除具备传统旋转门的基础功能外,还能够在来客进出门的过程中,在门腔内对来客进行洗尘式清洁,同时实现门腔内空气更新,且具有进出助力功能,广泛适用于商场、公司、学校、行政单位等公共场所装配使用。

3、虽然上述专利中的旋转门能够进行洗尘式清洁,但是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旋转门大多是作为公共场所的门禁装置来使用,一旦公共场所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需要进行紧急疏散时,虽然旋转门的两侧同样设置有逃生门,但是其空间有限,故为了迅速进行疏散,一般安保人员也会指导人群通过旋转门进行疏散,然而,由于旋转门难以处于完全开放的状态,因此其会影响人员疏散的效率,提高疏散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将旋转门转换成疏散状态,提高人员疏散效率,降低疏散难度。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包括旋转门整体框架,旋转门整体框架顶部的内侧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固接有转动接头,所述转动接头的下方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周侧固接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外门框,每个所述外门框内侧上端远离立柱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安装有与外门框铰接的内门框,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滑块的一端固接有螺纹块,所述立柱的上端固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中间位置固接有动力组件,所述防护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丝杆,每个所述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

3、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向电机、远程控制模块、蓄电池、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无线充电发送模块,所述旋转门整体框架的顶部固接有无线充电发送模块,所述防护框的中间位置固接有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丝杆固接,所述双向电机的一侧固接有远程控制模块,所述立柱的顶部固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固接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4、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转动接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靠近立柱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板,所述螺纹板靠近立柱的一侧固接有插块,所述转动接头上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块远离螺纹板的一端贯穿立柱并延伸至插槽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接头靠近插块的一侧开设有平面,且所述插块远离螺纹板一端的周侧开设有倒角。

6、进一步地,所述内门框靠近立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中间位置固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连接板靠近立柱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套设有复位弹性件。

7、进一步地,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抓握槽,所述内门框底部靠近立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

8、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下端与立柱铰接,所述导向板靠近立柱一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面固接有弹性疏散指示布,两个所述侧板相对面的下端均固接有展开弹性件,两个所述展开弹性件的另一端均与导向板固接。

9、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板相匹配的缺口,所述转动环上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拨动槽。

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当需要对公共场所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时,可启动双向电机,双向电机会带动两个丝杆进行转动,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块就会向远离立柱的方向移动,在螺纹块移动时会通过滑块拨动连接板,让连接板以及内门框发生转动,使四个内门框全部展开,接着人员就能从中间位置直接通行,以提高公共场所的疏散效率,降低疏散难度。

12、2、该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在丝杆转动过程中,螺纹板也会向远离立柱的方向移动,从而拔出插块,使立柱与转动接头之间失去限制,这样即便设备停机时外门框和内门框所处的位置会对通道产生阻挡,公共场所的安保人员也可以手动推动外门框,使外门框和内门框不会对人员的疏散产生不利影响。

13、3、该种旋转式门禁装置,若用于展开内门框的双休电机发生故障,则公共场所的安保人员可将卡块向下拉动,使内门框与连接板脱离,接着采用人工的方式推动内门框,使内门框展开,避免内门框无法展开,影响疏散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包括旋转门整体框架(1),旋转门整体框架(1)顶部的内侧安装有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固接有转动接头(2),所述转动接头(2)的下方安装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周侧固接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外门框(5),每个所述外门框(5)内侧上端远离立柱(4)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下方安装有与外门框(5)铰接的内门框(7),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顶部固接有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远离滑块(18)的一端固接有螺纹块(16),所述立柱(4)的上端固接有防护框(8),所述防护框(8)的中间位置固接有动力组件,所述防护框(8)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丝杆(13),每个所述丝杆(13)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双向电机(9)、远程控制模块(35)、蓄电池(10)、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1)和无线充电发送模块(12),所述旋转门整体框架(1)的顶部固接有无线充电发送模块(12),所述防护框(8)的中间位置固接有双向电机(9),所述双向电机(9)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丝杆(13)固接,所述双向电机(9)的一侧固接有远程控制模块(35),所述立柱(4)的顶部固接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顶部固接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与转动接头(2)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3)靠近立柱(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板(14),所述螺纹板(14)靠近立柱(4)的一侧固接有插块(15),所述转动接头(2)上开设有与插块(15)相匹配的插槽(3),所述插块(15)远离螺纹板(14)的一端贯穿立柱(4)并延伸至插槽(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接头(2)靠近插块(15)的一侧开设有平面,且所述插块(15)远离螺纹板(14)一端的周侧开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框(7)靠近立柱(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的中间位置固接有限位柱(22),所述限位柱(22)外侧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与限位槽(21)相匹配的卡块(23),所述连接板(6)靠近立柱(4)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23)相匹配的卡槽(20),所述限位柱(22)的下端套设有复位弹性件(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3)的两侧均开设有抓握槽(25),所述内门框(7)底部靠近立柱(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万向轮(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27),所述收纳槽(27)的内部设有导向板(28),所述导向板(28)的下端与立柱(4)铰接,所述导向板(28)靠近立柱(4)一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侧板(29),两个所述侧板(29)的相对面固接有弹性疏散指示布(30),两个所述侧板(29)相对面的下端均固接有展开弹性件(31),两个所述展开弹性件(31)的另一端均与导向板(28)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转动槽(32),所述转动槽(3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33),所述转动环(33)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板(28)相匹配的缺口,所述转动环(33)上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拨动槽(3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旋转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包括旋转门整体框架,旋转门整体框架顶部的内侧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底部固接有转动接头,转动接头的下方安装有立柱,立柱的周侧固接有四个等距分布的外门框,每个外门框内侧上端远离立柱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板。该种旋转式门禁装置,当需要对公共场所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时,可启动双向电机,双向电机会带动两个丝杆进行转动,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块就会向远离立柱的方向移动,在螺纹块移动时会通过滑块拨动连接板,让连接板以及内门框发生转动,使四个内门框全部展开,接着人员就能从中间位置直接通行,以提高公共场所的疏散效率,降低疏散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聂德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英迈斯(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